第一章三年后(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管家,您老来了,要点什么?”
“你这有聚宏号的香肥皂吗?”
“有,刚进的货,您老要多少?”
“来上二十块吧,多少钱?”“每块三角,一共六块”“知道了”
“好的,您老不要点别了?”
“下次再说,我还有事,下午给我送去呀”
“没问题,下午一定给您老送去,您老放心吧”
“慢走,不送”
“小伙计,我问一下,怎么这肥皂涨价了?”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问着小伙计,“这不是马师傅吗?您老也要些肥皂?”
“是我,你到是认识我,我问你这肥皂怎么涨价了?”
“没有涨”“没涨那上个月还两角一块的怎么变成了三角一块?你给我说说”
“马师傅,这三角一块的是聚宏号新出的香肥皂,您老说的是大兴公司这个月又降了三分,一角七分就卖了,要不你老也试试这香肥皂?”
“哦,我说呢,只是这个价格有些太贵了吧?都能买两块大兴的肥皂了!”
“马师傅,这聚宏号的香肥皂,香的很,小店卖的很好,光小店这个月已经进了四次货,姨太太们和小姐现在都用这个了”
“那小伙计就先拿上一块吧,我先拿回去用用,不好我再来找你”
“没问题,您都老要是不合意,拿回说是了”
“马师傅不再要点别的?”
“你这还进了什么新东西?都拿出来给我看看”……………
刘铭、高平、颜天河和二十几个汉子爬在一个小山上,头上都带着用滕条编的安全帽,看着对面的一座高山。
向着南面的山坡已经裸露出山石,仔细看你会发现在山坡上也有一个手握一面红旗、头带一样安全帽的汉子。
“是张武这小子放炮吧?”“是的”颜天河道。“从用药开山以来,也就这小子没有出过事”“不出事最好”一出事就都是大事,不死就伤,往往还要留下残疾,这可是要养上一辈子的。
刘铭也是对于这种安全事故十分恼火,可是一开始大家都没有经验,常出事在心里上还好说,虽然也出了不少事了,刘铭还能理解。
可这些人还是不注意生产安全,这叫刘铭很生气,每次面对事故后的孤儿寡母,刘铭的心就很不是资味,这些是完成可是必免的,中国人多,太也不是这样用的。
这也许是从内心中对安全生产没有准确的定位,那只有用人来试出这个定位了。
刘铭又细心的问道“这次的火线,可是按规定的四十米吗?”
“有,我亲自看的,没有问题”“那就好,这样才叫放炮的人有时间跑出来!”这也是用人命来算出来的时间。
“是的,现在的药引的时间还是不能太确定”
说话间对面山上的那个汉子挥到了三个红旗,这是说点火组已经准备好了。
颜天河问道“马大个子人都到齐了吗?”这些汉子相互看了一下,一个似队长的人又数了一遍人头,十分肯定的道“一共二十八个人,放炮的四个,剩下的二十四个人都在这了”确定人数就是怕有人还在危险区,一旦放炮有可能会出事。
“那就通知对面开炮吧”刘铭道。
“马大个子。开炮吧”颜天河道。
说着,那个叫马大个子的汉子举起一面绿旗,对着对面的山上挥到了三下,这是旗语,同意对方的放炮请求。
对面山上又挥到四个红旗,表示知道了,这之后对着点火人道“点火”
点火组把火点着后,在确认点着后,马上向山下跑去,还在边跑边喝“开山了,开山了”
这四十米的药引子,是特殊制的,足够点火组跑上两分钟,最少也能跑出去六百米,这样是比较安全的。但是如果再加长药引子,那就引火的成功率就会降的很低。
点火组刚跑到掩护所,就听到一声巨响,山摇地动一般,高高扬起的岩土,把太阳都遮住了。刘铭在这之前都有准备,可还是振的耳朵嗡嗡响。这不是用黑火药可以做出的效果,这是硝化甘油和硅澡土做成的炸药,在川北的第一次应用。

这是由颜天河做出来的,他是1906年来到川北集团的,作为一个官费出国留学生,他没有去学军事,而是学习工矿开采,在他看来,中国现在被国欺凌,不只是武力太弱的原因,主要还是国力不行,光想发展军事,也无法改变国力是打不过洋人的。所以只有实业才能救国,只有国力强大了,军力才能上去,这是他心里想的,在中国这就是实业救国的人心中所想的。
在1904年学好归国后,颜天河总是找不到说话的人,他长年在外,许多的生活习惯已经西化了,对于这里的规矩十分的不熟悉。可对于一个爱国的人来说,他已经觉时间过的很快,许多事情要去做,而时间太少,但对于清政府各种衙门的官员来说,却觉得时间过的很慢,这一天天太难混了。
这两种人在一起必然会发生矛盾,颜天河没有办法改变这种风气,那就只有他自己别谋生路了。他是来川北时被这里的开山声吸引来的,这里的气息和他在美留学时的味道太似了。
随着川北贸易公司铁器销售量的增加,必然要加大铁矿石的供应量,而光靠用人工采矿是供应不上的,必须加大对矿藏的开采。一开始只是用黑火药,但是黑火花的爆破力很小,开山要用了很长时间,更多的人力,治铁的成本一直压不下来。而面对从长江上运来的洋人铁器产品,因为近年来价格上为了与川北的产品竞争,他们的价格也有所下降,所以川北迫切需要一种大威力的炸药,加在开采量,降低生产成本。
刘铭曾经也去想过,如何去生产更大威力的炸药,可他那点化学知识大部分都还给老师了,虽然刘铭时化学一向还是不错的,可是这些都经不过时间的摧抹,还在脑海中的只剩下简单一点东西。
颜天河来后,自己主动揽下了这个活,这种黄色炸药就是他用了三个月生产出来的,这种炸药是诺贝尔发明的,生产过程并不复杂,虽然原来是有专利的,可到了现在这个生产方法,很多人都知道。不要因为这个对他的能力有所怀疑,这里不是西方,也不是东南沿海,这是川省,在川北没有许多化工的东西,他要的每一项化工的物品,刘铭都不能提供,到后来,他只是向刘铭提出预算,刘铭听听后签字就行了,所有的化工品都是他自己提炼生产的。
高平现在是川北贸易公司铁工房主事,主抓的就是铁器生产,王五金现在已经去管军火的研发去了,单发的步枪和散弹枪就是他主持弄出来的,现在川北贸易公司的内部现在分工也开始变的细致多了,许多工作不在是一个人都兼着了。
而这个颜天河,在炸药成功后,川北贸易公司又多了三个部门,化工事业部、工矿勘探部、外文翻译部。这三个部门暂时还只有他一个人,他还要兼沙州镇学堂的化学和外文老师。
刘铭和他谈了一下,觉得像他这样的人才,川北实在是太需要了,人家在外学的主科是工矿开采,可是他学的相关学科,对于刘铭和川北来说,也是太需要了。现在对于刘铭和川北来说,知识就是金钱,知识就是发展壮大的动力。
可是颜天河来说,在清政府他是太闲了,在这他是太忙了,刘铭给他安排的事是太多了,使得他每天很晚才能睡。但是颜天河却对这里感觉十分舒服,这里没有压抑到叫你闻到的气味;什么都很落后,但是每天都能给上进的动力。
颜天河坐在桌前,提起笔一口气写了十多封信。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