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3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按满族习俗,凡是重大事件,必得举行仪式,拜天,各出警言,以昭信守。此次仪式与以往并无不同,不过汉满毕竟风俗习惯有所不同,吴三桂参加仪式时还是稍感不适应。另外多尔衮提出了一个事先他并没有想到的要求,那就是大顺军服饰与吴三桂部非常相似,怕混战中双方无法辨认,以致误伤,希望吴三桂及其部下将士能剃发,与清军保持一致。那时清廷还没搞什么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运动,所以吴三桂并没把剃发往臣服与奴役这种带有深层政治含义的方面想,他只是心中不禁纳闷,他的部队与大顺军虽同为汉人装束,但毕竟敌我双方服饰还是有所区别的,明朝官军与大顺军打了这么多年,可从来没发生过谁分不清谁的问题。多尔衮的要求让他觉得非常奇怪,不过转念又一想,毕竟是两个不同的民族,可能在满人看来汉人跟汉人的服饰长相什么的都差不多,根本分不清什么张三、李四、王二麻子之类的。上了战场生死往往就在瞬息之间,确实难以细分,所以他爽快的答应了多尔衮的要求。洪承畴在帮他翻译时,自作主张润了润色,所以话就变成了这样:“说的是。我并非懦怯,使我再得万名骑兵,何惧于贼!今为兵少,故向您乞师,盟誓、剃发无恨!”让多尔衮听得颇为受用。
时间紧迫,吴三桂返回城后,第一件事便是下令全军剃发。现在很多人受辫子戏的误导,都以为满族男性的发型是前面光,后面浓密,外加一条又粗又长的大辫子。而实际上这是不符合历史的,大家想想看在当时,那么一个崇武好战的民族,怎么可能留那么一种极其不方便的发型呢。当时满族男性的发型是这样的,整个脑袋几乎都是光的,只有后脑有那么一小撮如铜钱大小的头发连着一根如同鼠尾巴那么细的小辫子。这种发型还有一个正式的名称叫“金钱鼠尾”吴三桂其实打心眼里也不喜欢这种在他内心中被认为龌龊的发型,但是时势所逼,作为一个军人从实用的角度考虑,这种发式在战场上确实比汉人的更实用,在日常中也更容易打理及清洁,受了伤也便于包扎救治,所以他比从事其它职业的汉人对这种发型的抵触情绪要少了许多。虽然都是大老粗,但作为人哪能没有个基本的审美标准,吴三桂料到了剃发在军中会有抵触情绪,所以命令中丝毫没有提到这是清廷的要求,只是告诉大家清军的救兵来了,马上要打一场大仗,因情况紧急找不到那么多清军军服给大家换上,为了避免战场上不必要的误伤,逐决定从即日起全军集体剃发,式样以清军官兵为标准,同时还列举了此种发型便于清洁,便于战场救护等等非常适合军人优点。虽然兄弟们还是少不得骂骂咧咧诅咒这不堪入目的发型,但部队的剃发行动进行的却是格外顺利。弟兄们剃完发,互相抚摸着对方光光的脑袋,都感叹这法式虽是难看至极,但也确实爽快不已,并互相安慰道:“上了战场活下来才是顶顶要紧的,头上那些毛毛与之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