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2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四月九日,多尔衮领着多铎、阿济格、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智顺王尚可喜、续顺公沈志祥及范文程、洪承畴及在沈阳做人质的朝鲜世子,齐聚堂子,奏乐行礼,再向天行拜,拜礼毕,炮声大作。
此次清军出征兵力约在10万以上。从沈阳出发后,以每天大约60里左右的速度行军。由于经常刮大风,尘土飞扬,如同下雾一般,能见度较低,连人的眼睛也常无法睁开,行军速度难以加快。出于谨慎,多尔衮并没有贸然进兵,一边行军,一边派出哨骑进行侦查,为了不在漫长的行军路上消磨掉士气,他还组织部队狩猎,一时间沿途受围捕的野兔、野鸡四处奔窜,清军收获颇丰
四月十三日,清军渡过辽河,进至辽河西120里的地方宿营。多尔衮身为全军统帅,责任重大,心情沉重,他明白此时整个民族兴亡命运都靠他了。虽然从没有表露,但他心中对此次战事一直都并不是非常有底。这次他们的对手并不是多年来战场上的老相识明军,这些年来虽然明军也偶有胜出,但整个清军打心眼里看不起这个对手,在这样的对手面前他们非常的自信。而这次即将交手的是李自成的大顺军,这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他的作战特点是什么?战斗力如何?这一切还都是一个谜。一个出色并且负责任的军事统帅面对这样的疑惑,往往是夜不能寐的,多尔衮也不例外。他派人请来洪承畴,洪承畴曾任明朝的陕甘三边总督,统率明军征剿农民军达十余年,甚至一度还差点消灭了了农民军,多尔衮很需要他来提供一些意见。洪承畴想了想说道:
我兵之强,天下无敌,将帅同心,步伍整肃,流寇可一战而除,宇内可计日而定矣。今宜先遣官宣布王令,示以此行特扫除乱逆,期于灭贼,有抗拒者必加以诛戮,不屠人民,不焚庐舍,不掠财物之意。仍布告各府州县,有开门归降者官则加升,军民秋毫无犯。若抗拒不服者,城下之日,官吏诛,百姓仍予安全,有首倡内应立大功者,则破格封赏,法在必行,此重务也。况流寇初起时,遇弱则战,遇强则遁。今得京城,财足志骄,已无固志,一旦闻我军至,必焚其宫殿府库,遁而西行。贼之骡马不下三十余万,昼夜兼程,可二三百里,及我兵抵京,贼已远去,财物悉空,逆恶不得除,士卒无所获,亦大可惜也。今宜计道里,限时日,辎重在后,精兵在前,出其不意,从蓟州、密云近京处,疾行而前。贼走则即行追剿,倘仍坐据京城以拒我,则伐之更易。如此,庶逆贼扑灭……

初,明之守边者,兵弱马疲,犹可轻入,今恐贼遣精锐伏于山岩狭处,以步兵扼路。我国骑兵不能履险,宜于骑兵内选作步兵,从高处觇其埋伏,俾步兵在前,骑兵在后,比及入边,则步兵皆骑兵也,孰能御之!若沿边仍复空虚,则接踵而进,不劳余力,抵京之日,我兵连营城外,侦探勿绝,庶可断陕西、宣府、大同、真(定)保(定)诸路,以备来攻,则马首所至,计日成功矣。流寇十余年来,用兵已久,虽不能与大军相拒,亦未可以昔日汉兵轻视之也。
洪承畴的话中强调了约束部队纪律的重要性,以往清军在关内的形象不佳,抢掠财物人口,与强盗无异,改变这等形象是当务之急。这次同农民军不仅仅是PK军事,同时也是人心的的PK。而在军事上,洪承畴指出了农民军遇弱则战,遇强则遁的作战特点。同时,他根据自己的经验及得到一些消息分析出农民军打下北京后“财足志骄,已无固志”的致命弱点,若是他们干不过清军,必携财焚宫殿而遁,清军应加快行军速度,发挥骑兵机动性强的特点,进行一场奇袭。同时他也很郑重的告诫多尔衮,农民军虽然现在腐化了,但它以往的战斗底子还在,其实力断不可小觑,以防骄兵必败。从以往的战斗来看,大顺军的战法还是颇为狡诈的,他建议采用马步军更迭之法,防止中埋伏。而在进攻路线上,他认为应从蓟州、密云接近京师的地方突破。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