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1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吴三桂一败再败,败得他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不过朝廷仍对他给予信任和重用,在他被提升提督后,又授权宁远地区的部队都由他调遣。对此吴三桂倒并没暗自得意,他心里很明白,要是朝廷严格依大明律办事,他早该被剁上好几回了,朝廷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的宽恕他,甚至给予重用,原因就只有一个,因为他还有利用价值,可如果总是这样败下去,对于朝廷来说,留着他又有什么用呢?眼前最紧要的事就是集合被打散的散兵游勇,重新编制训练,早日形成战斗力,让这支部队成为他手上新的筹码。到崇祯十五年初,吴三桂已训练出新部队万余人,加上同期其他各镇新练成的士卒,已近三万人。崇祯皇帝命钦差从遥远的北京带来他的圣旨,圣旨中训示诸将:“整练主官兵马,既有头绪,着枹冲锋破垒,有进无退,糜坚不抗,立解久困之围。”除此之外,崇祯还给了吴三桂一道专旨,命其“奇正互用,马步各驱,励必死之心,奋无前之气,誓师进剿,击惰捣虚,务期一鼓解围,庶几除凶雪耻”崇祯把松山战败后解锦州、松山、塔山之围的重任交给吴三桂,可见吴三桂这时已成为明朝在关外的惟一依靠了。而吴三桂依靠着重新组织训练出来的军队,继续坚守宁远。
为了显示自己的价值,吴三桂很需要一场胜利。崇祯十五年(1642年)三月,也就是松山之战后的第二年,他与另外一位在战场上有着不光彩逃跑记录的将领白广恩组织了一次规模不算大的进攻。他们率兵四千余人进至塔山扎营,此时塔山已在清军的包围之中,吴三桂为打探清军虚实,命一部分兵力佯装进攻高桥,以引出清军,清军出动后,明军不战而退。
四天后,也就是三月八日,处在绝望中的祖大寿考虑再三,决定献城投降。他向围困锦州的清廷诸王打下包票:若他归顺后,清廷既往不咎,他能保证宁远也可让清军顺利得手。诸王准其降。锦州明军经过一年的死守,终于不战而降。拿下锦州后,清廷诸王与祖大寿商议该如何拿下宁远,最终的商议结果是:吴三桂犯有逃罪,肯定要被明朝廷撤换,可乘其尚未被撤换之时,利用祖大寿与他的亲属关系,一举拿下宁远。不过这次他们的如意算盘可打错了,他们太小看吴三桂了,以为他是和其他明朝将领一样胆怯无能之辈,而不知吴三桂是一头为了个人和家族利益可以变得极其凶狠的猛虎。此时的吴三桂根本就不想投降,这太不符合他的利益了。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与多罗睿郡王多尔衮曾派祖大寿的随从到宁远联络祖大寿的儿子,但守城将士已知祖大寿献城投降之事,不许来人入城。派去的人进不了城,只得在城下冲城头喊话套近乎,可没等他喊上两句,城头就放出两只箭来,不偏不倚直射入来人脚前的地面,守城将士大骂,若不是看在吴将军的面上,早就将来人射死了。
清军在夺取松山、锦州后认为,杏山、塔山破城也应该是很快的事了,皇太极把注意力转向了宁远,此城距锦州仅两百余里,骑兵朝发夕至。宁远原本有锦州及松山诸城作屏障,明军攻守自如,而此时,宁远已直接暴露在清军面前,驻守此城的明军官兵日益感到形势的危及,明军最担心的是,清军随时可以直达城下,以围锦的同样战术来对付宁远。
清军内部确有人主张乘着大胜,迅速攻取宁远。都察院参政祖可法、张存仁、理事官雷兴、马国柱等汉官向皇太极建议说:“今锦州既下,宁远惊骇,山海溃乱,燕京震动,明总兵吴三桂以松、锦失守之故,既踏可杀之罪,今祖氏全归,吴镇自不能安,又必有脱死之术,祖氏之子妇在宁远者,已心切来归矣。况其为祖镇之遗类,与其在门墙者,岂不畏死而求生乎!因此,大军当乘机临于宁远,声言吴兵所属各官之罪,摇动其志,必能得宁远,未必不如得松山后,即得锦州之速也。”
不过虽然清廷中有此主张,明军所担心的事却并没有发生,因为皇太极还不打算乘胜攻取宁远,他过于自信的认为,被打怕了的,吓破胆的明军必然在极度惊慌失措之中,此刻宁远明军官兵已无心再与清军一战,只要他给予保障生命安全的承诺,这些人就会欢天喜地的来投降。他对手下格外交代在处理锦州明军及家属时,对于那些原属宁远等处的,一律“留养”保全,切不得伤害。从一点看来皇太极还是有些政治头脑的,此时的他应当是看懂了些汉人的史籍典故的。他想用招抚的政策,兵不血刃的拿下宁远,同时,他又派遣八旗兵驻扎在宁远以西的大路,保持对吴三桂的军事压力。他指示在前线的清军将领:“宁远之人,若欲归顺,令我军入城,必索城中大员为质,命我兵严守城门,然后可入,不然,恐堕其计。”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转眼已到了四月间,但仍然看不出吴三桂有投降的任何迹象,皇太极有些摸不着头脑。汉官张存仁献策,他不主张以军事上的压力促使宁远守军投降,而主张对宁远采取和平攻势,阐明政策,安抚人心,打消守城明军的顾虑,招其来归。他说:“皇上宜颁敕谕于宁远城中镇将等官,开明松、锦生杀之理,顺逆之端,诛留分别,一一详示,吴三桂并非奇才良将,有不摇动其心者乎!”他还很无耻的回忆起自己当年守大凌河城时,屡次读到皇太极感人的招降信,促使他和守城的将官们无不“动念”,最后献城投降。他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成功并且经过考验的策略,他还特别提醒皇太极:“当乘今之宁远正在仓皇无措之际,应速给吴三桂等人写信劝降,仗我皇上之福,一纸赐书,胜于加兵数万,人心动摇,势如破竹,皇上乘机运策,因时速成。”

皇太极接受了张存仁的建议,当即命其以他的名义,分别给宁远吴三桂诸将及被围的塔山、杏山守将写信招降。特派刑部启心郎额尔格图赶往前线,将他的信件交给围城的清军诸将,命他们亲自督促将招降书射上城楼。
参考史料推测:这应该是皇太极首次直接给吴三桂来信,他在信中劝吴三桂认清形势,乘时归顺。原文是这样写的:
大清国皇帝敕谕宁远吴大将军:
朕以大兵围困松锦,松山副将夏承德先行纳款,率众来归,故彼眷属,并所部之人俱加留养,洪承畴亦留养之矣,其余抗命者尽行诛戮,惟祖大乐等,因系将军之戚,姑留之。锦州祖大寿归命,其眷属部众俱获保全,此正大将军趋吉避凶建功立业之秋也。倘狐疑未决,不速来归,尔明国皇帝有不疑将军而加之罪者乎?将军果能乘机构会,决意来归,则明哲之智,诚附之功,与迫而后归之松锦诸臣,大相悬绝,将军之亲戚可以完聚,富贵可以长保矣,否则,将军之全军已为我所取,印信已为我所夺,松锦陷没,坐视而不能救,种种罪愆,尔明国皇帝宁有轻恕将军之理耶!
曩者祖大寿之在锦州也,尔明国皇帝每疑之而欲加以罪,然而终不能者,以其族党甚强,且据锦州故耳。今将军以孤立之身,负危疑之迹,岂能自保无虞!况尔明国,“流寇”转炽,土宇凋残,倾亡之象,将军已目击之,时势若此,将军虽勇,一人之力,其奈之何哉!将军不于此时幡然悔悟,决计归顺,劳我士兵,迟我时日,彼时虽降,亦不足重矣,今尔明国皇帝,虽遣使讲和,其诚伪难知,成否亦未可必,而将军亲故,俱在于斯,归我之念,诚宜早定,朕以真情反复开谕,将军其详虑而熟思之。
皇太极考虑的很周到,除了给吴三桂去信,还给同守宁远的白广恩一封信,信件虽不如给吴三桂的那么长,但意思与给吴三桂的那封基本上差不多,信上他希望白广恩能开导吴三桂,同心协谋,举城归顺,只要他们愿意献城,将给予优厚待遇。
发出这两封信后,皇太极还不放心,他又命目前凡在清军营中与吴三桂有亲属关系及私交深厚的人,都给他写信,力促其归降。吴三桂的舅父祖大寿、姨夫裴国珍、兄长吴三凤、表兄胡弘先等都“遵旨各遗三桂书一函”。同时吴三桂的好友,汉官邓长春、陈邦选、姜新等人也先后分别“遵旨”写出一封封“致明宁远总兵书”
皇太极为了一个宁远竟然动员这么多人给吴三桂写信,真是煞费苦心。这些人的信在皇太极的授意下,都写得很实际,都是从个人的实际利益出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苦苦相劝,写信的人中,除皇太极外,都是他的亲朋好友,有的甚至是同他从小一起长大的,他们对他都较为了解,这些人的话不能不说是有些杀伤力的。此时是吴三桂有生以来处境最艰难的时刻,他已陷入最危险的处境之中,是战是降必须要作出抉择。多年来提携吴家的祖氏一门,从舅父祖大寿到祖泽润等十余个表兄弟皆已降清。他的亲哥哥、姨夫一家,以及共事多年,袍泽情深的好友都也已入清廷为官。而在如此众多的亲属投降清廷的情况下,崇祯是否还能像以往那样容忍吴三桂?主疑臣危,自古而然!松山大战时,吴三桂临阵逃跑,士卒尽丧,总督文武官俱陷,唯吴三桂幸免,崇祯是不会真的宽恕他的,他只是想继续利用他罢了。目前吴三桂坚守宁远。兵力薄弱,如清军一旦真的兵临城下,刀兵相见,而明朝又无力发兵援救,那时,或是被迫降,或是极无意义的为明朝献身,除了这两个结果,别无他路。在信中吴三桂的亲朋好友都劝他切不可冒傻气走这条绝路。皇太极也在信中说明,归降越早,功越大,而若是到了迫于形势而投降待遇则是完全不同的,这些的这些,吴三桂非常清楚,他从自己亲朋好友在清廷所受的优待看,他还是能感觉到皇太极招降的诚意。皇太极此时向他发出归降的倡议,可以说是给了他一个非常恰当也非常体面的台阶,只要他同意,立刻就能让自己脱离这备受煎熬的险境。这一切,非常具有诱惑力。
但奇怪的是,在这么多人的信发出后,吴三桂始终没有任何回应,这让皇太极和吴三桂的亲朋好友都非常意外与大惑不解。原本他们都认为劝降吴三桂那是很有把握的事,他们非常失望。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