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第三章 谪仙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靖康二年,朝廷召令全天下各地组建勤王之师。钟相从他的乡社里抽出五百人,命他的长子钟子昂带着这些人马投到设在邓州一个姓郑的统制官所统辖的五千勤王军中。勤王军走到汴京,却又被勒令斥回。这钟子昂一去一回,一路看到的都是百姓的日子极苦。钟子昂就揭竿而起,在天子岗自立为王了,国号大楚。
钟氏父子的‘均贫富,等贵贱’很得人心,很多人投奔他去。钟相这支人马到处焚烧官衙、寺庙、道观、当地大户的庄院,斩杀官吏、儒生、道士、巫医、卜祝,却对农、耕、渔、樵好好相待。
钟相屡屡战胜官军,大意起来,结果被孔彦舟设下‘美人计’给算计了,钟相、钟子昂父子被抓被杀。钟相的两个部下杨太、杨钦推举钟相的另一个儿子钟子仪为首领——其实真正的首领是杨太。钟相的旧人马在杨太领导下更兴旺了。张晋云就是这时候到了杨太那里。
这也刚刚好是杨太成为朝廷四大心腹大患之一,朝廷派兵讨剿。杨太守着洞庭湖建水寨,特别是造战船水战的本事,天下无有出其右者。官军多次前往围剿,都是有去无回,败得很惨。
能人还是出在官军里。杨太最后还是敌不过官军。杨太死后,张晋云从此下落不明。大家猜测张晋云大约和杨太一道被难了——那杨太是被抓到处死了,这个不假。张晋云怎么能被官军抓到!可能看大势已去,投湖死了。
杨成俣道:“可是我听说他并没有死,在湖湘一带常有他活动的传闻。”
杜良臣尚未答话,彭岑率先道:“不光是湖湘、江淮一带,甚至两河、广南也都有这样的传闻,说得天花乱坠——传言如何能信!”
杜良臣道:“他的东莞老家,我派人去探看过,他的老父亲、母亲还健在。如果他还活着,我们可以不见,自己的父母总应当回去见一面。张晋云的父母亲都说十几年没见过他了。
这世上真有义人在!有人给他葺了一个衣冠冢,替他守墓,还有的担心张晋云当年性情太过耿直,嫉恶如仇,得罪小人,如今他下落不明,有人伺机加害他父母,这些义人日复一日守在张晋云家附近,照看这位大侠的父母——问他们,也不说自己姓名。这多位好手都说从未瞧见张晋云出现在自己家里。就算张晋云能躲得过这些人,他父母不像我们这些走江湖的狡诈,多多少少会露出一星半点。可也没发现他们隐藏什么。”杜良臣摇头道:“可怜张晋云白发苍苍的老父亲!七十多岁的人了。”

众人默然。
倒是彭岑道:“他这样的人,国就是家了。”
“不过这里有个绝大的疑问,所以引得我们要去找他。”杨成俣不急不徐道:“我师父告诉我说,若干年前有天深夜,有人敲开青城观的山门要见我师父,送还了我师兄的‘刑天剑’。
我师父说这是在杨太事败后第三年,我师父问他我大师兄的情形,那人说他一概不知道;问他这剑是怎么到得他手里的,那人只说是受人之托;问他是受何人之托,他也不说。然后那人连夜就下山去了。若是这人真的受人之托,那么他是受何人之托?这个托人的人,究竟是谁?委托之人是不是受我师兄之托?那人一开口就叫出我师父道号,这人一定见过我师兄或者有我师兄告知他我师父的道号!这剑是我师兄不离身之物!刑天剑送还给青城山的时候,他人当时是生还是死?”

杜良臣道:“那剑你现下一定随身佩着的吧,给我看看。”
杨成俣闻言,从身后解下宝剑,递给杜良臣。杜良臣平端着,仔细看着:“我见过正一教的护教宝剑,上面有七颗宝石正好嵌成北斗形状,俗称七星剑。最上面一颗宝石,对着北极星,握剑的时候拇指正好对着。这剑柄和吞口都和那不一样——正一教的七星剑,看着太奢华了,不像除暴安良、扶弱济贫的利器,倒像一件摆设。”
“这剑难道不是张晋云的?”杜良臣问道。
周仿道:“这刑天剑是归青城掌门人所有。从西汉年初张道陵在青城山立教,西汉末年,这剑就成为掌门人信物。代代相传,如今已经千年之久。我师兄离开青城山的时候,我师父特意取出这剑传给我师兄用。”
杜良臣道:“道潜道长的用意很明显。用这剑去管不平的事!”
彭岑倚在椅子上,远远看着刑天剑,一言不发。众人都不说话,一时间很寂静。
杜良臣将剑归还杨成俣,道:“张晋云确实没有死在洞庭湖。这剑是我派人送回到青城山的。所托之人就是张晋云!”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