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永生___这个八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008年的8月,因为奥运会,注定变得不平凡。理解、尊重和博爱的传奇,一直如火炬一样传承到中国,因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就在奥运会开幕前,我和大家又看到了两则消息,一个是被称作俄罗斯良心的作家索尔仁尼琴去世;他的年纪大了,近九十高龄的老人。
说实话,直到现在为止,他的绝大多数作品我都没有读过,而没有读的原因我自己并不知道,不是没有时间,不是读不懂,不是不热爱文学……而索尔仁尼琴却说,生命最长久的人并不是活得时间最多的人。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有一个伟大的作家就等于有了另外一个政府。
索尔仁尼琴是一个勇者,他在自己的生命中一再证实了这一点。特别是在最后20年,在明明知道属于自己的时代已经过去,明明知道自己那个精神家园已经不再之后,老作家依然坚持。或许就如他老人家说的那样,“除了升华,世界上没有人可以用其他方式离开这片土地。”
还有一个是远在南方东莞的一个年轻诗人,也离开了我们。这个消息来自秋风渐起的北方,从阔叶的大豆地里滚过,迅雷一样响在心头。我也是一个追求写出好文字的人,也有悲欢离合之痛。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说过这样的话:“美将拯救世界。”那世界现在到了怎样的地步?那美有多大的力量?
这可能不是一个寒者适宜生存的季节,但于四季轮回来说,天道有常,我们要学习忍受并怜悯一切的生者。

虽然是火热的八月,但因这两个人,同奥运会一样,郑重地提问我们,要怎么对待生活?从他们生命的转身看去,严肃的文化能否从此长醒?
八月里有一个中国传统的纪念日,七月十五。这是纪念亡者的最好机会,鲁迅说过忍看朋辈成新鬼。我和两位文人连边儿都靠不上,于是就在纪念自己的先人之后,又对这两位先行黄泉的人表示哀悼。
当然,八月在我的生活中除了奥运会这个大喜事之外,还有一位同仁结婚,还有几个朋友的孩子考取了理想中的大学,我看到了他们幸福的笑脸,对我来说,很宝贵。祝福他们。
生活可能就是如此吧,生生死死的,绝望又希望,枯萎后再出新芽,新的生活总是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逝去的人最希望的莫过于让我们继续改造这个世界,让它变得更美好,如果没有既定的模式,那就以顾拜旦的话为标准吧:“生活中重要的不是凯旋而是奋斗,其精髓不是为了获胜而是使人类变得更勇敢、更健壮、更谨慎和更落落大方。这是我们国际奥委会的指导思想。”
奥运会,全世界都记得,索尔仁尼琴,俄罗斯和文化人都记得,莫斯科还将出现以索尔仁尼琴命名的一条街道。而这个诗人,因为远在东莞,更因为年少,也在八月的季节里最后一次亮相,所以也写写他,以示纪念。我的同仁和朋友们,因为喜事,也注定令八月成为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篇章。
不管怎么说,记住这个八月。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