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看山峦秋月舞 http://bbs.gdzixun.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惜湖山天下好,十分风景属僧家。
这样的诗句,虽然不免有点艺术夸张的意味,但却也真实地写出了“山”与“僧”的特殊关系。
的确,山是宗教的“据点”,而佛教又是我国最大的宗教,所以大凡名山,几乎遍布佛寺古刹。“天下秀”的峨眉山,在唐代时曾建有上百座佛寺。九华山鼎盛时,寺院近300座。五台山、普陀山、灵岩山、天童山、武夷山……哪一座不是佛殿巍峨、香烟缭绕?难怪人们要感叹“天下名山僧占多”了。
从达摩祖师起,一代代禅师们都喜欢生活在“幽涧清泉,峰高月白”的山林中。初祖在五乳峰面壁,四祖在破额山参禅,五祖在东山讲学……都是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峰峦胜地啊。
为什么禅师们独独钟情于深山老林?——禅者喜欢大自然。
禅师们都把自己看作是大自然的一分子,憧憬的是皈依自然,与自然同化,从而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当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直接与洋溢着生命力的大自然交流时,他们有一种江流入海似的归宿感,因此,对禅者来说,大自然具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
洞山良价禅师的偈颂,便写出了“情系深山”的喜悦:
而今高隐千峰外,月皎风清好日辰。
诸生诸佛不相侵,山自高兮水自深。
万别千差明底事,鹧鸪啼处百花新。
——禅者喜欢寂静。
修禅需要宁静的环境,禅的本意便是静心思虑,因此,避开尘世的烦嚣,移居人迹罕至的僻静深山,也就成了十分自然的选择。佛经中也说:“贤者,专心于精神的宁静,在林中漫步,树下冥思,都会感到满足,让心灵安宁吧,不要后悔,不要怠慢,修行人应该去寂静的地方栖身啊!”
——禅者喜欢孤独。
禅师们认为悟道最终是自己的事,谁也无法代替,因此他们向往离群索居,孤宿独坐。所以佛经中又说:“圣者的生活之道是孤独地居住,唯其如此。才能享受其中乐趣。
在敦煌资料中,有一首世所罕知的偈诗,名叫《山僧歌》,作者和时代均已无法考证,它从一个侧面道出了僧与山结缘的底蕴,现摘录其片段如下:
问曰:居山何以好?起时日高睡时早;山中软草以为衣,斋食松柏随时饱。卧崖龛,石枕脑,一抱乱草为衣袄。面前若有狼籍生,一阵风来自扫了。独隐山,实畅道;更无诸事乱相挠。虑多志散,知多心乱。只向岩前取胜游,每看飞鸟作欢闹。念佛鸟,分明叫,啾啾唧唧撩人笑……识心见性又知时,无心便是释迦老。
不过,对这一问题闹述得最深的,则是五祖弘忍大师。有人问他:“学习佛法,为什么不在城市,不在人群聚集之地,却要跑到深山里来居住?”
弘忍回答:“建造大厦的树木,本来就出自幽深的山谷,而不会在人群中成长。树木远离了人群,不被刀斧砍削损伤,才能够长成参天大树,日后用作坚挺的栋梁。所以学习佛法,应该辞别俗世杂务,远远地避开烦恼尘世,在幽谷里栖息静虑,在深山中修养情性。眼前没有了俗物的诱惑,心中自然安宁,这样学禅,如同种树,便能开花结果。”
对于禅者的“独处幽栖,潜形孤单,端坐树下,终朝寂寂”的隐居生活。常有人以“消极遁世,逃避现实”等异议之。但如果换个角度看,在人与自然的隔离、对立愈趋严重的今天。“回归自然”的口号,确实又具有不可抗拒的诱惑力,正在获得愈来愈多的现代人的认同。
享受着高度物质文明的现代人,在大都市中密集而居,一幢幢摩天高楼将人与自然隔离成两个世界,推窗见楼,开门是房,早就失却了星空灿烂,白云悠悠的概念。污染的空气,刺耳的噪音,拥挤的人群,魔幻的灯彩,无情的竞争……加上种种社会弊端,便造成了一种现代都市病;骚乱而困惑,紧张而惶恐,心灵上感到分裂与压抑的痛苦。想要咀嚼人生的真谛么?那便如普希金诗所言:“活得匆忙,来不及感受”。于是,人们想到了亘古如斯、美丽如常的大自然。
是的,人一进入山中,便像压紧的弹簧骤然放松似的,身心了无重负,陡觉轻快自在。山青林幽,花香溪流,那是一个清澈透明的世界,大自然千奇百怪,叹为观止的灵山异水中,蕴藏着造化的奥秘,写满了比人类更悠长的历史。在山中,你能遥望碧空如洗,气象万千,也能谛听泉水叮咚,小草细语……造化有灵,你一定会从中获得深刻的人生启示。
在大自然里,你可以学会沉思。一位西哲说过:“所有愉快中最高级的愉快,存在于对真理的沉思,一个人越是成功地达到真理的沉思,越能成为一个智慧的热爱者。”但是,只有在深山老林、独坐岩上的时候,你才能感到没有任何干扰的“沉思”是多么的可贵。也只有这时候,你才能冷静地回顾你的过去,观照你的现在,展望你的将来。
因此,大自然的宏伟神奇是治疗现代都市病的良药,是精神力量的源泉,笔者每年都要去深山老林旅游,作一次“身心洗涤”,每一回都有新的领悟,每一次都会感到比过去更冷静,更清醒,更充实。这一短暂的解脱,是心态的调剂,是活力的补充,待到下山时,就能更加精神抖擞地去迎接人生的挑战。这是一咱只有每个人自己才能体会到的宝贵的人生经验。当然,要现代人一生一世隐居在山林,是不必要也是不可能的。但每年去一次深山幽谷,当一回自由自在的禅者,哪怕只有三五天,也一定会获得益匪浅,终身难忘吧。
古语云:“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山峦高峻,是因为日积月累的结果。当然,愚公移山,要撼动太行、王屋二山,也需要日积月累的功夫。所以,积小成大,积少成多,是人与自然共通的道理。
现代社会,由于数字化操作,财产的增长模式已经出现了超越日进斗金,而是呈几何级数增长的架势。但是,没有最初的原始积累,没有积小成大的这个阶段,后来的这种增长就缺乏基础。白手起家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所以,积小成大,积少成多,无疑是赚取第一桶金的主要手段。
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另有棋语云:“旁观者清,录局者迷。”这是因为下棋之人深陷棋局之中,可能忽视了局面中某个部分的得失,从而影响了全局的胜败。
下棋如做人,也如做事。如果容易头脑发热,意气用事,往往会让自己隐入困境。遇事沉着,并且能够抽身出来,加以理性的思考,对于解决问题,是相当有助益的。
孔子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而孔子素来提倡“仁者爱人”,故“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游山玩水,成为中国古代文人血液里的风雅气质,并且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而且,九九重阳登高的习俗更推进了文人们对山的喜爱。早期文人们喜游的山主要是在中原地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五质,泰山以其君临天下而闻名,华山则以其险峻挺拔而著称。后来,随着中原文化向南发展,庐山、武夷山等名山秀水也渐渐纳入了文人们游玩的视野。
山有远观,才有近游。如李白《望天门山》就采取了远望的视角:“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观望山峦气势恢弘,更增添了文人们游玩的兴致,于是,他们携亲朋,共侍童,或酒或水,青衫布履,辗转登临山峰。但是,在山峦之间蜿蜒前行,为各处的景色所迷,也就忘怀了整座山峦的风貌,如苏轼《题西林壁》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梅尧臣的《鲁山山行》云:“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由于古代人烟稀少,山林地带更是荒凉,所以,宁静成为山林的一个主要特征。如王维在《鹿柴》中云:“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又如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云:“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紫俱寂,惟余钟馨音。”而梅尧臣在《鲁山山行》中更写道:“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颇有老子“鸡犬之声相闻而老死不相往来。”的情境。
山宁静而祥和,沉浸在山的怀抱中,往往不知时光荏苒,所以古人还夸张地戏传“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而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中也有类似的描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实际上,由于山势高拔,自然是要比脚下的气侯稍晚一些了。

山是宁静的,因而成文人们暂避世俗喧嚣的最好选择,再加上唐宋暑期佛道盛行,官场不得意的文人们往往选择这些僻静的山林避居。因此,在这一时期里,出现了大量山居访隐的诗文。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云:“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云:“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林逋的《山中寄招叶秀才》:“夜鹤晓猿时复闻,寥寥长似耿离群。月中未要恨丹桂,岭上且来看白云。”
而此间气魄最大,于山林隐居之境而遥想飞仙天界的,莫过于诗仙李白了。他于《望庐山瀑布》中言山中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于《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中云:“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仗,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甚至在梦中也不忘游山寻仙,如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咏道:“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古代文人们将莫大的兴致寄托在山峦之间,只要是能访到的山峦,他们都会纵情一游,意兴盅然。他们幽居山林,吟咏仙灵的诗情画意,仿佛那永远不会停滞的流水,冲刷着我们世俗的眼睛,让我们看到那云山雾海涌动的生命的快乐。
对现代人而言,达摩秘付的四个行门,是提升个人精神生活的锦囊。它引导人们彻底检讨生活的状况、苦乐的根源、成败的关键。它能安服内心不平的情绪,引发达观的态度,面对自己的人生。它能给人一套实现的方法训练自己有足够的智慧勘破无知和种种引诱,有足够的定力克服困难,而获得圆满成功的人生。它能给你清静的态度和意识,以冷静的眼光,看出生命的究竟和价值体系,使你活得有目标、有意义。达摩四行的简要含义是:报怨行、随缘行、称法行、无所求行。
禅是开启生活智慧和生命意义的法门,它是一门心的效能训练。
人如果明白怎么活,为什么而活,就能过得充实自在,活泼悦乐。禅正是教导我们获得这个答案的实践方法。
生活在喧嚣扰攘的现代社会里,触目所及的是琳琅满目的诱惑,众所关心的尽是功名利禄;争夺心、较量心、嫉妨心、愤恨心,充斥大部分人的心灵世界。它像浓雾浑尘一样,蒙蔽了心理生活的视野。看不出人生的轮廓,理不清人生的蓝图。这正是容易沦落陷阱的原因。
禅能帮助我们拭亮眼睛,看清世态的真相。净化心识,觉察生命光明之路,引导人们跨出踏实的脚步,走出充实圆满的幸福人生。
禅就像一盏明灯,能点亮心灵,开启人生的锦囊,时时刻刻可以从中获得新的指引,展露自性中的般若觉性。
中国禅的始祖达摩,是印度人,约在公元520年,由海路来到中国,弘扬佛法。由于其弟子们的创造发扬,结合中国文化的精华,形成了禅宗,达摩也被尊为初祖。达摩留下许多神奇的传说,诸如“一苇渡江”“面壁九年”等,甚至还有“易筋武学”等说法,其实大多是附会传说,而且也不要重要。达摩所留下来最值得重视的是一篇称为“二入四行”的经文,堪称达摩留给世人作为红尘路上的锦囊。
达摩所传授的人生锦囊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理入“,就是教导人们参悟生命的圆满性;透过冥思与顿悟,看出生命的原貌,从而建立完整安身立命的价值系统。这也就是所谓的开解。它是发现生命的实相与证悟成佛的修持方法。故云:理入者,谓藉教悟宗。
这是透过万缘放下,忽然超越于一切客尘(生活所接触的现象和执著),而看入生命的实相;在舍妄归真中,见如来本性,成就正等正觉。同时,也因为清醒和觉察,我们能活得更充实,更悦乐和更有效能。
当我们从各种成见、偏见、私心和自我中心的系缚中解脱出来时,理性变得清明,思考和觉察力于焉现前,这就是理入。因此,它是现代人必须学习的法门,是清醒的生活与工作必要的条件。
于是,我们该学禅,训练自己的心,让它变得安定,发挥清醒生活的功能,觉察到生命的喜悦,以及对人生终极意义的领悟。
训练就得从禅定开始,透过禅坐,让内在的理性得到充分的开放和流露,让心灵世界里的智慧得到苏醒。禅坐就是面壁,又称为壁观。它教导我们作超越现象的思维,解脱种种限定性思考,而入于智慧的直观,从而展开宽阔的心灵生活和视野,得到满足、喜悦和自在。这时,回过头来思考生活中的事务,就变得清朗又有创意。
禅坐是现代人值得学习的一种心灵修持,透过禅坐,身心可以放松,压力和焦虑得到纾解,生活与工作的创意得以提升,这些都是经过研究证实的。近年来,坐禅对个人心灵的影响又有许多发现:
它有助于一个人清醒的直觉,这是一种对生活及事务产生直接的知觉。这种能力有助于我们观察事务的真相,看清事务的道理,明白自己真正的态度。
禅坐的训练可以引发悠闲的警觉,它有益于专注和学习。
经过禅坐练习,心灵深处的纯净智慧,自然得到开启,它是领悟和开悟的根本。
在禅的训练中,我们发现最根本的内在自我,它就是无我相,没有执著的真我,在那儿我们容易接近到永恒的慧命。
禅学中所谓的“理人”,也就是透过心灵的安定和净化,从执著与对立的思考中解脱出来,我们不再只是生活在成见和限定性思考之中,不再只是用防卫的态度生活,而能跃入一个宽广的心灵世界,并发现真下的自己。这时,努力去生活,去实现人生,但没有执著和不安。这就是佛陀所谓: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禅的训练,就理入的部分来看,不但学会真正的心灵自由、解脱和证悟永恒的法界,同时也领悟到,自己尽了人生该做的事,用慈悲和智慧实现人生,而得到圆融的满足。
禅教导我们努力面对人生,告诉我们用清净的智慧面对生活与工作。这就叫“我生已尽,梵行已立”。禅也指引我们,努力开拓人生,增进众生的福报,但却让我们看清楚,没有一样东西在生命终了时能带得走,所以要懂得达观,懂得放下,不要执著。透过这个观照和觉悟,就能超脱,不再被六道轮回系缚,而回归到本体圆满的精神世界。
理入的禅行,能让我们看出生命的意义,理入的实践过程,则使心的效能变得清醒,从而流露出慈悲、喜、舍的智慧和态度。
锦囊的另一部分“行入”,它包含报怨行、随缘行、称法行和无所求行四部分,是勘破种种客尘,让自己在种种挫折、诱惑、困惑中能起正觉;生活过得悦乐自在,从而供作理入的资粮。
现代人不肯思索生死大事,不愿参悟自己本来面目,在“理入”上较少澄澈的顿悟。于是,“行入”的四个方法,对多烦恼的现代人就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这里要特别强调四行的意义和对现代人精神生活的价值。我深信,如果一个人能透过四行改变自己的意识世界,无疑的,对心智成长,生活适应,乃至工作事业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它确能帮助人在滚滚红尘中看出希望,活得坚韧有力。
达摩所提出的四种改变意识的方法,正是帮助现代人精神生活调适的四种方式。不过,这四种方式必须加以解释,才能灵活应用。特别是透过现代心理学的新知加以剖析说明,读者更能了解个中旨趣。不过,在未作详细分析前,我们有必要先检讨现代人普遍的心理现象;也就是说,当我们知道精神生活困境的根源时,也就更能有效地应用达摩的心理适应法则。
现代人的精神生活普遍呈现着紧张、焦虑、空虚和不安。一般而言,人们的物质生活是丰裕的,但在心灵上却显得赤贫。看来每天都在忙些什么,夜深人静时却觉得怅然若失。许多人为了避免这种空虚,开始一头栽进电视节目、整晚的麻将,或者置身灯红酒绿、吸毒麻醉或步入**之乡。事实告诉我们,许多精神上的困扰源自心灵的空虚。据我所知,空虚可能是现代人精神生活的最大难题。它使一个人看不出生命的意义和光明面,从而堕落迷失——
未完待续——
阿Q中文<>
广东资讯论坛
一品小说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