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身陷重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冷临风自然更不会在意他,旁若无人地扭过头去对班石等人道:“除夕夜,潼关。”说着手一扬,原本还握在手中的玉箫已插回背后,手中已扣了几枚暗器,大小不一,方圆各异,分击九人。不过是回手的那一刹那,宛如暗器就在手边一般。几枚暗器前后不齐,却都打中九人,接着“喀喀”几声轻响,原本捆住九人的绳索立断,比刀还快。江湖中能施暗器的人绝不少,更有甚者一手齐发三几十枚十几种不同的暗器,百丈打**,暗中击蚊都不足为奇。只是暗器是用于伤人,而冷临风却意在放人。震断绳索人却无恙,就更高明了许多。甚至有一枚暗器连击三人,击中第一人后反弹出去击中第二人,又弹开击中第三人才飘然落地。着地后,别人方看清那根本不是暗器,竟是阴煞门的离魂索、地藏宫的叱杀令、星宿海的生死牌。这三样东西无论谁接到一枚绝活不过半月,可冷临风有七枚之多,仍安然无恙,无怪乎九人一见他又恨又怕,只狠狠地瞪着他却不敢动手。
绳索一断,九人先是一惊,接着切齿地道:“好!我们等着!”说完扭身便走,不过早有十几名金门子弟站在他们身后,见他们一脱束缚立即纷纷抽刀出鞘。金少政冷冷道:“几位要来便来,想走就走,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往后金门岂不名威扫地了吗!”九人都是行为怪戾之人,别人说东,他们偏就说西,别人要留,他们就要走走试试。所以当金少政的话是耳边风,肆无忌惮地往外就走。
立即有十几柄剑刺过来,只听一声暴喝,几声怒叱,接着“丁丁”数声,几道亮光飞起,再看守在门口的十几个金门子弟,十五柄剑断了八柄,剑尖飞出去,只剩剑柄握在手里。有一柄剑是被班石大掌拍断;车寒、蓬右只是闪身躲过;星宿海三人只是以衣袖拂剑,三柄剑就相撞而断;地藏三绝招式更绝,一人双掌在剑刺到面门时突合,拍住长剑,双掌往前一送,剑便如枯枝般折断;另一人只伸出食指连夹三夹,一柄剑就断为四截;第三人更绝,双手各握一剑,大喝一声,双剑已从中崩断。九人一招得手,人已出了大厅。金少政要派人去追,被金宗敬拦下来。
这九人一出手间便已胜过十五人,纵派人去追也只是多伤性命,且抓他们回来也是无用。不过这九人已有如此高的武功。却尚在各派三流之列,那么他们的帮主岂不更厉害。九人离开时,冷临风一直站在原地未动,既不看打斗的双方,也不看林捕头。他站得始终是笔直,只是头一直垂着,好象颈骨受了伤,无法抬头一样,全身上下没有一丝的防备,却松而不懈。林捕头双手抓着锁链逼视着他,突然一抖手,铁链兜头套向冷临风。众人一直在注视着他如何抓捕冷临风,而见他迟迟不动,知他在等时机,只要一有机会,就会出手。可虽知如此,但他的出手仍是令人感到突然。
冷临风头上是一顶大斗笠,而铁链不过六尺,两人相距已有三尺,再被抓住两端,这一下断断是套不下去的。可出乎意料的是,铁链却套了下去,连斗笠的边也未碰一下。武林人向来瞧不起朝廷鹰爪,没有几样象样的本事。可这林捕头一出手却是大家风范,绝不在一流之外,这一招“临渊撒网”运用到了妙巅,要想躲过也实在不易。可冷临风没躲,他连动都没动一下,就象生了根一般。但是铁链一套上他的颈,却“啪啪啪”一连串脆响,接着又“噼里啪啦”一阵嘈乱。再看那铁链,拘捕过多少强梁盗匪从未失手,可今日竟溃败在冷临风一招不发之下。震惊、懊恼、恐惧,还有几分绝望,林捕头瞪着冷临风,面无人色地道:“好!好!我今日无法揖拿你归案,但迟早有一日……”他没再说下去,因为他也不知道“迟早有一日”是什么时候。
徐知府带着林捕头走了,走时又气恼又无奈,还有些悲凉,他的仕途看来要仅此而止了。除了徐知府之外,没有人动。冷临风也没有走,不是因为他已被金门人包围,而是他好象并不想走。站在他身后的正是一向全心向佛的无通、无明两位禅师,他们一定要逼问出冷临风何以会“凌空虚度”,只因武林人都知道此是五台山灵台寺主持长老无心大师的绝学。武林最忌讳偷学别人的武功。
此时无通、无明已不再是面目祥和的得道高僧,他们脸上充满了杀气,这原是出家人不应有的。空智大师叹息道:“九弟、十二弟,你们二人修行了十几年,怎么还比不上一个武林后生的修为?多修无为,戒凶戒躁。”“这关乎五台山一派百年的声威,”无通心平气和的语气与他脸上的表情截然不同:“而且牵扯到武林公规,**别家武学者为天下所不容!冷少侠若不痛快说出武功来历,只怕走不出这座大厅。”“少侠只要如实以告,贫僧绝不多做为难。”无明的话显得有气无力,若不是他那张惨淡的脸杀气腾腾,真让人担心他会随时病重而亡。他本比无通略高,只是身材瘦弱,几乎皮包骨头,但那双眼太过凌厉,足可以杀人于无形。

冷临风僵立不动,冷冷道:“不说,能耐我何?”“好个狂妄的小子!”金鹰子森然道,晃肩扬手,已抓上冷临风的肩头,却是成名江湖的“错骨手”。殊不知有多少成名人物败在他这一抓一捏、一拍一搓之下。名噪京师的田诸明田老拳师、河北“一条龙”石义、山东“大金刚”邢泰来、川西李永叙等人都是武林道上的高手,却都输在他的“错骨手”下。最出名的一役是遣灭“越岭十八凶”。那伙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官府派兵揖拿过,结果惨败。许多武林人企图铲除,也一一丧命。当时,金鹰子只带了八名高徒,一人在二十余招内便制住了十八人,还一方百姓的安宁。自此,武林人都知道“错骨手”的厉害,任谁出不敢稍有大意。
冷临风却不避不闪,被抓个正着。金鹰子五指一收,一阵“咔吧咔吧”的骨节错落之声,他只觉得冷临风的肩胛骨在自己的五指之下碎裂,自己反倒吃了一惊。“冰河剑客”冷临风的名号一叫起来,连阴煞门的邪恶屑小都闻风丧胆,不料武功却如此不堪一击,竟躲不过自己这一抓。细一想又不对,他轻功之高有目共睹,绝无躲不过之理,还是自恃武功甚高不必躲闪呢?他一直就这么站着,没有丝毫生气,左手一直插在怀中,莫非是……他的左臂早就废了?不止金鹰子,其他人也十分奇怪——肩胛骨又称琵琶骨,是人之要害,一旦重创终生不愈,更遑论修上乘武功了。此为常识,人人皆知,所以此处也是学武之人必救之处。可冷临风却轻易就露给别人,骨裂经损毫无反应。除非他这条胳膊早已废了,才会毫无知觉。如此一来,他不肯出示左手给人的行止也不足为奇了。
金鹰子突然撤手,论身份自己是长辈,论地位,又是一派之主,出手对付一名后辈实在有些不光彩。冷临风虽恶名在外,但此时他既不躲闪,又不还手,倒令他无从下手。
武林正道都看重武林规矩,除十恶不赦之人,绝不会下杀手,更不会群起而攻之。在座诸人久走江湖,又岂会不明白。无通、无明虽有心动手,但若无十分实证,也是不能妄自出手。大厅之中一时相持不下。
金少村明白这一节,若要叔伯及叔伯祖出手擒住冷临风,须曲在其。自己辈分低,又为冷临风所伤,这次倒是报仇的机会。只要冷临风一伤自己,别的人就不能袖手旁观了。念及此,他抽剑在手,抖剑直扑过去,正是金门“有形剑”中的“白鹤入林”。他右臂吊起,用左手运剑,威力不减,一剑直直刺出。冷临风的咽喉、胸口、两胁、丹田尽在剑势威胁之下。金门武学源远流长,各般武艺皆通。金门子弟所习各不相同,各有所长,但剑是必练之功。也有专心于剑者,如据于天山的金宗致,人称“欺雪剑”;长白山的金宗朴的“排山剑”;行八的金宗权的“灵蛇剑法”;洞庭湖金宗放的“无形剑”都是由“有形剑”中参悟出来的。
金门子弟都是幼年习武,学用兵器必练剑,练剑必学“有形剑”。只是各人资质不同,武功高下不等。这金少村在兄弟中排名第十,武功却在八名前,若未受伤,足可以接下父亲金宗致三几百招不至落败。如今虽伤了右臂,但这一剑刺出去也着实气魄雄伟,象他这年纪能有如此修为已是不错了。至于冷临风武功如何,亲眼见过的并不多,只是传闻如何如何,什么人败在他剑下,败况如何。方才他出手放人脱身也只是显示了内力的高强,招式却未用。
金少村这一招虽霸气凌人,要破也不难,在座诸位除了金门子弟就是武林名宿,每个人至少有数种破法,却不知冷临风如何破。却见冷临风仍伫立不动。
这招“白鹤入林”攻必神速,用于防守也与“围魏救赵”有异曲同式之妙,只不过其中多了分拼命的意味,颇有些难缠。只要破解得法,或闪避,或以兵器磕开,或占先机皆可行,绝无行险之说。可冷临风的行事很难附众,只见他既不躲也不反击,长剑已刺到他胸前时,他才不急不缓地抽出玉箫一伸,搭上剑身手腕抖动,“唰唰唰”眨眼已划出八、九个绿圈,“丁当”之声不绝于耳,再看金少村的剑,已被他绞到七**十段里,段处平如刀切,剑柄光秃秃的连半点残剑也不剩。
人皆骇然,倘他手中是一柄利器,将剑削断并不为罕。只是那一只玉箫无尖无刃,圆圆转动,就断金斩铁。且那一段段半分不长,半分不短,就如用尺子量过一般,除非把对方的剑势与自己的招式拿捏得半分不差方可做到,这又是难上加难。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