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三十四个故事:现实中的美女,镜子里的狐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四个故事:现实中的美女,镜子里的狐狸

纪老先人说:他的外祖父张雪峰先生,品格像雪中青松,像腊月寒梅,高尚纯洁。

张雪峰先生的书房里面,书桌、砚台精巧,图书整齐。他常把书房的门锁起来,他来的时候才能开。

书房前面就是院子,院子里花草茂盛,地上莓苔绿荫荫。家里的书僮和婢女如果没有听到召唤,也不敢随便踏进一步。

这个院子和书房,在家中孩子们的心中,感觉就像是世外桃园,激起孩子们想“探密”的极大好奇心。

可是因为惧怕着父亲,谁也没有进过他的书房。

纪老先生的舅舅健亭公,在他十二、三岁的时候,也正是顽皮捣蛋的时候,这个书房和院子,就成为他急切探寻的“目标”。

有一天,他趁父亲不在家的时候,偷偷来到院子里的树下纳凉。名为纳凉,其实他是很想到书房里去。

就在树下,他突然听到书房里好像有人走动。他怀疑是自己的父亲已经回来了,便屏住呼吸,从窗缝时往里面看。这一看不打紧,可把他吓了一大跳。

他看到了什么呢?

书房的竹椅上,大模大样地坐着一个女子,真是貌美如仙,人间难得几回见。

竹椅的对面,是一个大镜子,高达五尺。明明看到的是一个美人,在镜子里却影映出一只狐狸。

小小年纪的健亭公害怕极了,全身瑟瑟发抖,动也不敢动。他的眼睛还紧紧地盯着这个美女,看到她到底要干什么。

但见这个美女,先还是得意洋洋,目空一切的样子。突然,她好像发现了什么,急急地走到镜子面前。当她发现,镜子里影映着的居然是她的原形,她很是不开心了。

她开始绕着镜子,对着镜子呵气。只看见一股薄薄的轻雾,从空中升起,萦绕在镜子周围。

在外面偷看这一切的,小小的健亭公头直发晕,心想:这股雾气会不会有毒,我会不会就此丧命,郁闷,郁闷,父亲的这个书房真不好玩……

正在他胡思乱想之际,空中的薄雾慢慢消散了。

等他定晴再看时,这个美女已经重新坐到竹椅上,稳如泰山了,并且正在欣赏镜中,她刚才的“杰作”。


健亭公随着美女的视线,再看镜子。奇怪,先前那只狐狸的影像不见,镜子里影映的,居然是这个美女的形象。

健亭公一颗呯呯的心,总算回到了肚子里。哦,原来这个美女,是一只狐狸精!

健亭公很怕被这只狐狸发现,连忙蹑手蹑脚地从院子里,退了出来。

后来,他偷偷把这件事,又告诉了姚安公。姚安公曾给几个孙子讲《大学》修身那一章时,就举了这件事为例,分析说:“明亮的镜子上面,本来是空空的,所以影像无数可躲藏。但是一旦被妖气所遮盖,就不能再照出事物的原形,何况因为私情而发生的偏袒,事先就蒙上了自己的眼睛呢?”

他还分析:“不但私心可以蒙住眼睛,就是公心也能蒙住眼睛。如果一个正人君子,因为被小人钻了空子而愤怒,一时糊涂,也往往会颠颠倒是非。过去曾发生过包公的小吏,装作弄权的样子,让应挨棍子打的囚犯,反而没有挨打。这和娇气遮蔽了镜子,是同理不同事呀。所以要正心诚意,必须先接触事物,了解事物,从中获得第一手的知识。”

读到这里,我仿佛看到了纪老先生的先父,姚安公对孩子们谆谆教诲的慈祥模样。

说的多好呀!

一只狐狸,在现实中可能化为一个美女,迷惑着人们的视线。可一面镜子,就能让她原形毕露。可是当她吐出妖气,迷惑了镜子,她在镜子中也成了一个美丽的女子。

多么可怕的事情!

连那明亮的镜子,也不能帮我们分清楚事实的本象,我们还能相信谁呢?

私情也像狐狸吐出的烟雾,让讲私情的人,违反道德和法律的底线,铤而走险,最终甚至可能误了卿卿性命。

正人君子发起怒来,也会看走了眼,也会无心却做了错事。

如果要真实地了解某一个事物,那还是要全面、仔细地接触到这个事物,才能做出正确、客观的评价。

啊,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现实中的美女,镜子中的狐狸,善良的人们,警惕呀!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