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第三十五个故事:感恩的心;第三十六个故事:揪住冒充狐狸的多情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五个故事:感恩的心

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那是一个谦谦君子的时代,理想化的人生。

现在我们更多感受的是:世态炎凉,人走茶凉。我们在荒芜的世界里,寻找失去的真情,寻找真诚。

还有那么多乐于帮助我们的人吗?还有那么多乐于拉我们一把的手吗?

那帮过我们的人,我们是不是把他们真的记在心上呢?我们是不是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把别人给我们的关爱,传递下去,像一把热情的火炬,照亮有时清冷的人生呢?
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们,这样的感觉,要是我们人人都有,世界会变成一座美丽的花园。

纪老先生回忆说:“姚安公性情非常严峻,来往的绝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人。有一天,很让人惊诧的,他和一个衣衫褴褛的人说话,并且要我们兄弟都过来行礼。”

姚安公还说:“这是宋曼殊的曾孙,好久没有他的消息了。今天才见了在。这里还有一段往事:那是在明代兵荒马乱时,你们的曾祖年仅十一岁,游离于战乱之中,幸亏宋曼殊,才得以活下来。”

姚安公于是想方设法地,为这个落泊而来的、宋曼殊的曾孙,维持生计。

姚安公并且当众训戒说:“从道义上讲应当报恩的,也不必谈什么因果。但是因果实际上也不会有差错。”

他说:“这里有个故事,说的是过去某某人受过别人的救命大恩,等他富贵之后,就像得了见忘症似的,忘记了别人的帮助。并且看着恩人的子孙零落,熟视无睹,简直视同路人。”

“后来,他得了大病。正准备服药的时候,恍惚之间,看到当年的救命恩人,手持两封没有封口的信给他。他看了信以后,乃是他当年的求救信。他把装药的杯子丢到了地上,说‘我早该死了’。这天晚上,他就一命呜呼了。”

姚安公说的这个故事,发人深省。

只凭着自己的感觉,来感受这个世界,而不是用感恩的心态,来赞美生活。当别人帮助自己的时候,欣然接受;当自己能够有能力去帮助别人时,却视而不见,冷若冰霜。

这样的人,到最后注定会和文中人一样,说一句:“我早该死了。”

若想把世界建成一个花园,需要我们用感恩的心,来感受生活,来尽可能帮助别人……

第三十六个故事:揪住冒充狐狸的多情妇


有时候,我觉得真奇怪。天是青天,云是白云。是天,就是天;是云就是云。

为什么是天?却偏要说自己是云;为什么是云,又偏要说自己是天?想逃避什么呢?想享受自己的欢乐,回避自己的责任!

那么,有那么好的事情吗?你是天,你做的事情不符合礼仪,你就说你是云;你是云,你做的事情不符合道义,你就说你是天。

这样简单的欺骗,到底能维护多久呢?当真相揭露,怕你是天,也做不成天了;怕你是云,你也做不成云了。徒徒在人们讨厌的唾沫星中,被淹过半死……

有位卖鲜花的老太太说:京城里有一座宅子,地处偏僻,离空园子很近。以前空园子里,生活着很多狐狸。

有一位多情的少妇,夜里爬过矮墙,和邻居家的少年相好。她虽然行为放荡,却还想着保存名声。所以,因为怕这件事情败露,开始她就跟少年报了一个假名。

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少妇施展出全身解术,基本上把少年那颗火热的心,搞到手**不离十了。据她自己乐观估计:遭抛弃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了。她便扭扭捏捏,冒充是园中的狐女,也是为了增加自己的神秘感,和香艳程度。

少年喜欢少妇的多情和美丽,竟然难以忘情与她,缠缠绵绵地,跟她保持亲密的来往。

这样的日子过了好久。突然有一天,有人在少妇家的屋顶上,扔瓦片并且气愤地大声骂道:“我住在园中好久了,我的小孩淘气扔砖头瓦块,经常惊动邻居,这也是常有的事。但是却没有**骗人的事发生,你为什么要玷污我的名声?”

于是,少妇和少年私通的事情,就这样败露了,真是有点奇怪。

一般都是狐狸假冒**,这位多情妇却假冒为狐狸,并且干着不齿的勾当。

人们常把善于媚人的人比作狐狸,而这个狐狸比人还贞洁。

并且这个狐狸还是一个眼睛里不揉沙子的女中豪杰,居然揪出了一个冒充狐狸的“不正经分子”。

自古多情总被无情恼,可是多情妇,还是忍不住自己的**,只是把跨越道德的欢乐,嫁接到狐狸的名声上,就有点违背游戏的规则了。

黑是黑,白是白,凡是违背了道德和法律的底线,你曾经得到过多大的幸福,以后遭受多大的痛苦,你就必须也勇敢地承受!

人有人的丑陋,狐狸有狐狸的美德!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