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糟糕的远东战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与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芬兰在1942年10月30日签署《柏林和平条约》,这标志着从1938年8月1日起进行的欧洲大战至此结束。苏联与轴心国在这份《和约》签署一天以后,即10月31日签署《新不列斯克和约》,这则标榜从1941年3月开始的苏德战争到此为止。战争对于欧洲的国家而言宣告终止,但对遥远的太平洋地区来说,和平的路程还漫无止境:日军在1942年7月发动大规模的南下和西进攻势,3个月以后,55万日军已占领中国湖南、广西全境将中国GMD控制区一分为二——江西、安徽、广东、福建这几个省的大部分区域还在中国整整70万军队的控制之下但他们和重庆大西南后方彻底被切断了联系;5万日军胜利占领瓜尔卡纳尔岛并在大洋洲小国新西兰北部建立了登陆点、大名鼎鼎的“巴丹死亡行军”如期举行。美国海军依靠密电码部队在中途岛海战中侥幸地打败日本联合舰队,但是因为英国海军全部被德国牵制在辽阔的大西洋,日本在西太平洋仍然占有绝对优势。
日本陆军能在中国大陆取得新的胜利关键在于德国同苏联开战以后,德国的军火已无FA运抵中国,而苏联也停止了对蒋介石军队的武器输送;德国陆军在苏联大地上不断告捷,苏军在西伯利亚只剩下1个师的兵力作象征性的军队驻扎,日本随即将40万关东军南调进入中国腹地,使日军兵力重新拥有了机动兵团;另一方面,美国和中国的海上交通线不可能在继续运作下去,滇缅G路因为缅甸的失陷被迫关闭,蒋介石军队的大量海外补给几乎都停止了,美国的空中援助杯水车薪,军队弹药、燃油均处于消耗状态加之日本到处夸耀“武运长久”、“美国节节败退”“英国无力再战”等打击中国抗战士气的宣传攻势,所以当日军发动“天皇山一号作战”以来,蒋介石嫡系军队战斗力也呈现出下降形势。总而言之,同盟国在太平洋一败再败。
同盟国这样的窘境为德国插手运动产生了可能。张磊同他的手下都认为德国可以借助对日本进行战争的接口将军队派往远东,最不济也要把原荷属东印度群岛划进自己的口袋里。为了能实现这一目标,里宾特若甫先于11月11日前往意大利首都罗马,同齐亚诺会晤。这个双边部长级会议的目的就是为张磊和墨索里尼两位欧洲巨头会晤提前预热一下,双方先摸摸底,免得到时候有太大的矛盾。结果这次的会谈令里宾特若甫大为失望,意大利现在忙于消化在战争中获得的新地盘,对亚洲的新征服没有任何。当天晚上,第三帝国的外交部长乘专机返回柏林,张磊在元首府中等待着他的消息。结果很令人失望,德国在远东的扩张只能单独行动。

1943年元月,日军对江西、福建等地的中国GMD军队进行大规模进剿,中国J队伤亡惨重,东南半壁即将全部沦陷,蒋介石的心情可谓糟糕透顶。美国出于自己的安全考虑、罗斯福总统宣布将为中国再次提供1亿美元的无息贷款和总计1亿美元的无偿军事援助。但是蒋介石现在最需要的是坦克、枪支弹药和给装甲战车开动的燃油。这时,德国人出场了。苏联在这一次大战中损失惨重,为了安抚苏联,德国外交部同时对苏联、美国提议,由美国直接把黄金等硬通货交付给苏联和德国,再由德国和苏联为中国提供与之相对应的军火以及其他战略物资,德国支付中国的物资可以参照苏德战争开始以前,通过苏联铁路系统运达中国新疆。
美国、中国、苏联均对此表示无异议;日本则对德国一再表示外交抗议,指责德国出卖日本的国家利益而德国则要求日本恢复与中国、同盟国之间的和平谈判以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日本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德国宣布希望能在波茨坦举行由德国、美国、苏联、英国、中国同参加的“远东和平大会”,以商讨出可能的停战方案。各个受邀国均表示愿意参加——尽管他们当中在3个月以前还是血腥厮杀的仇敌。
德国内部有很多人对元首为什么插手如此遥远的战争而感到不理解,亚洲并不是德国核心利益所在;对于这个问题,张磊还有必要同自己的心腹们好好交流一番。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