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波茨坦会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由张磊一手主导的波茨坦会议在无视日本人一再叫嚣“我们要破坏这次威胁大日本帝国安全的会议”;于1943年2月1日召开。参加的国家元首是:德国元首张磊、苏联领袖斯大林、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中国国家元首蒋介石。开会以前张磊特地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阅兵典礼以就近对“世界四大国领袖”宣扬德国赢得战争胜利的杀人武器,检阅地点就在波茨坦阅兵广场。预定召开会议的当天上午,在波茨坦阅兵广场上,坐满了将近20万德国群众和数以百计的各国记者;在广场中央,5万名德国国防军士兵和1万名党卫军士兵排列整齐,等待大检阅的开始。
9点刚过,张磊先是和陆军司令冯.勃劳希契元帅(战争和平条约签定以后,张磊为了安抚军队的保守分子再次将这个老帅召了回来),海军司令雷德尔元帅、副司令邓尼茨上将,空军司令戈林帝国元帅、一一握手;和以往不同,这次没有张磊惯用的“开场白”,只是由帝国元首宣布“大阅兵开始!”接着,数万德军战士整齐划一地从群众眼中昂首挺胸地迈着正步,手中拿着擦拭一新的武器从贵宾检阅台下走过。然后模拟实战对抗拉开大幕。天空中JU-88D喷气式低空轰炸机、HE-220战术轰炸机在战斗机262的掩护下对假想敌地面阵地展开猛烈轰炸,飞机轰炸之后由K38-150重型榴弹炮和K40-170重型榴弹炮对地方阵地实施覆盖式炮击,最后步兵发起冲锋前再有K-100多管火箭炮对步兵进攻目标进行火力覆盖——德军地面火力之猛、梯次之全面远远超出在场所有人的预料。斯大林面色发青、丘吉尔目瞪口呆、罗斯福微微颤抖、蒋介石羡慕钦佩不已;记者们惊讶地看到德国观众在见识到自己军队如此迅猛的炮火之后不断从观众台上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火炮停止的那一霎那,“虎1”、“虎王”、“豹”式坦克立即带头冲向已经硝烟滚滚的“敌人阵地”,步兵伴随着坦克占领地盘;空降兵难得再次在观众眼中现身、夺取敌人后防补给站。通过4年战争的洗礼德军全部武装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使用最先进的战术理;除去水面大型舰艇,其它军种均在这次残酷的战争中有极其出色的表演、各兵种之间的配合如火纯清——这次检阅表明德国的战争机器(除去核子武器)在常规领域仍然领先其余强国。无疑,张磊的腰挺得更直了。
一个上午就在闹哄哄地大阅兵中渡过,午饭过程很简单;下午2点,各大国首脑进入会议室就“恢复太平洋地区和平”开始谈判。
张磊在会议一开始就积极发言:“各大国的领袖们,我们今天坐在一起是为了讨论如何使世界结束战争,恢复和平;就目前而言,日本在太平洋地区始终保持较大的优势,他的陆军占领中国将近一半的国土,他的海军霸占着整个西太平洋;这样的局势对我们当中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不利的,因此我有一个消灭日本国家战争实力和确保战争结束以后在远东新体系的计划,大家一起参详参详。”计划如下:
1、日本必须立即向英、美、中等国投降。
2、如果日本拒绝投降,那日本就会有被各参战国彻底毁灭的危险。
3、在确定日本拒绝投降以后,当德国、苏联军力准备完毕时,两国必须对日本宣战。
4、在日本最后战败之后,日本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侵占的一切殖民地都应该归还原所有国;鉴于荷兰已成为德国领土,其“荷属东印度群岛”应该由德国托管。
5、维西FA国无力恢复原“FA属印度支那”的殖民地,根据它的自身意愿,该殖民地因一分为二,北部由苏联托管、南部由美国托管。

6、日本同盟国泰国在投降以后因解除其武装,由其自身人民意愿重新选举以产生新的政府,但其战犯必须受到言词。
7、日本在《马关条约》、《日俄条约》、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以后获得的在华一切权益均应取消;台湾、澎湖、满洲国都因回到中国版图之中。
8、鉴于琉球群岛国际地位特殊性,该岛由德国、美国、英国、中国同托管;苏联托管日本北方四岛。
9、日本本土由德、英、美、苏四国联合监督管理——美国负责本州岛、德国负责九州岛、英国负责四国岛、苏联负责北海道岛。
10、朝鲜半岛待遇因参照FA属印度支那的方式,在北纬38线划分托管区,北部归苏联、南部归美国。
11、中国战争结束以后,“汪伪政权”必须取缔,其成员由中国自行处理。
12、德国恢复在《凡尔赛条约》中失去的在太平洋地区的一切权益(包括在中国山东的特权)。
13、中国同意将胶州湾重新划为德国驻军区。
张磊一口气读完德国的《计划》,“以上就是我第三帝国对远东战后的利益划分,大家看有什么问题》?”
罗斯福想了想,说道:“日本被我们大家联合托管,那他的国家安全也就由我们大家一同保证,他的军队又将如何对待呢?”
斯大林想也不想直接接口:“日本以后不需要军队了,它的军队必须被遣散,我们的军队会保证日本国家安全。”约大叔等了一下,说:“我苏联出兵势必进攻满洲,那德国的军事方案能不能先透露一些呢?”
张磊笑了笑,“德国的军事部署很简单啊,我会先派遣海军协助美国在西太平洋的进攻,之后再派遣10师到20个师的地面军队通过贵国的铁路系统运送到中国境内,协助蒋介石委员长抵抗日本陆军。”
蒋介石喜出望外,当然,如果德军在战争结束后还能留下来帮助他对付MZD的BA路军那就更好了。丘吉尔始终一言不发,大英帝国的远东利益就是恢复其全部的殖民地,但是根据同美国达成的“殖民地问题与偿还欠款草案”上,英国为了偿还欠下的巨额战争贷款,英国全部殖民地都将在战争结束以后一一独立出去,这些对英国而言才是最致命的打击。
会议进行的出乎意料的顺利;大家唯一发生矛盾的问题就是中国在战争结束以后,GCD问题如何解决——蒋介石坚持要将GCD一切武装取缔;美国认为GCD保留武装对中国而言是“利大于弊”,斯大林也坚持罗斯福的看FA;丘吉尔赞同蒋介石的要求,张磊没有表态。最后大家达成妥协:GMD军队与GCD军队比例为5:1,即在中国国防军120个师里,GCD拥有20个师。为期5天的会议还讨论了其它一些细节,诸如德国在中国山东驻留军队规模、权限;日本战争赔款数目——德国和中国大方地放弃对日本战争赔款;联合国正式成立日以及敲定“五大常任理事国”——德、美、英、中、苏,和拥有否决权。
会议最后发表《波茨坦公告》,在《公告》中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2月6日的会议闭幕典礼上,德国宣布第三帝国同日本帝国进入战争状态,遣回一切在日本的外交人员和侨民。对于张磊来说,这次会议是德国的辉煌胜利,他胜利地将手伸入太平洋地区,而且还在苏联与美国之间制造了2个地雷为德国日后进一步扩大美苏矛盾创造了可能。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