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灾难前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41年第三帝国入侵苏联前夕,党卫军种族问题办公室就对未来的帝国控制的犹太人数量产生过新的估计,苏联西部地区整整有500多万犹太人,假使将他们全部参照帝国在波兰和西欧的处理方式,那会牵制德国很大一部分的兵力和人力。为了能一劳永逸地解决犹太人过多这个“历史性”难题,党卫军在内部连续召开多次会议。与会者不仅仅要制订出解决犹太人的计划方案,还要把苏联的布尔什维克主义清理干净-前者是民族问题,后者是意识形态问题。最后,希姆莱向张磊汇报他的手下想出的解决之道:用体消灭的方式最快捷、最方便。张磊粗粗看过以后就大手一挥,签上了老希的名字;他现在太忙了,即要参加陆军作战会议、制订《巴巴罗萨》行动计划,又要参加海军的作战会议去设定潜艇的狩猎范围;还要参与帝工业的联合会议以商讨第三帝国国防工业的现状和最大极限生产能力等等;犹太人问题反而成了最末位的问题。
张磊在行动大纲上签字以后,党卫军立即全面动员起来:根据计划将有6支党卫军部队在《巴巴罗萨》行动开始以后、尾随国防军进入苏联国土;他们与隶属国防军的其他武装党卫军的任务完全相左,例如党卫军第一装甲集团军下辖的“帝国近卫装甲军”(统领“元首”装甲师和“阿道夫.希特勒”机械化步兵师)、“帝国”第二装甲师、“骷髅”第三装甲师和6个步兵师,他们的任务就是协同正规军联合在一线作战消灭苏军有生力量;而这6支党卫军部队则被以“特遣部队”为头衔,部队番号从“A~F”命名。他们将在德军前线军团离开各个占领城市、村庄以后再迅速进入那些地区,他们要剿灭刚刚攻占土地上不受欢迎的平民分子。在对苏联军事行动开始之前,党卫军联络官弗里德里希陆军少将同国防军联络官富勒姆少将多次往返碰头为商讨“如何保证军队和党卫军同时采取行动而又不会互相妨碍。”到2月10日,他们已经确定出最佳方式:从党卫军“特遣部队”的职能上考虑,他们完全应由党卫军最高指挥部和战区指挥部统领,而在其他的各个方面,他们必须服从国防军的安排。国防军将会为他们提供营房、食品、汽油和通讯方面的一切援助。
按照A到F的顺序分成的6个“特遣部队”,每2个小组分别隶属于3支帝国最庞大的作战集团一同沿着苏德长达1500公里的战线渗透到苏联境内。每个“特遣部队”分别有一个营的兵力,由于需要对付的任务不同,“特遣部队”军官和士兵的比例要高于普通一般的军队。从大体上来说,“特遣部队”主要由NAZI精神十足的青年、前“冲锋队”分子、参加过战斗的党卫军士兵、有杀人前科的一些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党员犯人提前释放组合而成;经过党卫军再教育,他们都已能适应根据帝国最残忍的命令去消灭一切指定的人。

另一面,海德里希需要的基层领导者必须具有聪明才智和组织纪律,而他在受过最好教育的德国年轻一代的职业阶层中找到了这些人。许多人在平民生涯中是当律师的、他们还有一些医生和底层G务员。绝大多数人是事业有成、有理想、有抱负的30多岁年轻人。他们的个人背景中没有任何的反社会、反人类的倾向。
随着3月22日入侵的日期临近,各个“特遣部队”的指挥官被喊去谈话,平时里难得见到的党卫军高级头目亲自和他们“亲切会谈”、帮他们打气,并告诉他们,他们的行为是有FA理依据的,不必担心道德和FA律上的压力。3月20日,张磊亲自在柏林会见了12名“特遣部队”军官,来为他们训话:“布尔什维克主义和国家社会主义是完全不同的意识形态,其最终结果只能是一死一存。所有的犹太人、GCD党员和斯拉夫人都是我们日耳曼人不G戴天的敌人,是敌人就要被我们消灭,否则我们就是我们民族自己的罪人。对犹太人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同情心、每一位军人在对犹太人动手时都绝对不能有同情、有怜悯!要心如钢、手如枪,把犹太人全部处理干净。”
一位军官在面对张磊时,鼓起勇气,问道:“我的元首,对犹太人,我们应该枪杀吗?”
张磊没有回答,站在一旁的希姆莱立刻冷冰冰地接上:“那当然!”如此,一直在党卫军内部是否要将犹太人全部处决干净的悬疑至此结束。这标志着第三帝国开始对犹太人移民计划不在热衷,而通过体毁灭的途径来解决帝国内部越来越多的犹太人方式被提上了议事议程。
PS:我做了个选题调查,希望读者大人们能予以回复。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