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大敌当前,宁远却成了孤城(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袁崇焕叹了一口气,竭力让自己平静下来,语气平和地劝满桂道:"满将军,想想四年前,你我二人领命来到宁远,同甘苦共患难,把我们的血汗全都浇铸在这宁远城的城墙里去了。如今却要撤防弃城,对得起自己流的血汗么?你我都是七尺男儿啊,为朝廷、为百姓一定能做到生能舍己;就是倒在这宁远城下,也要做一个誓不还乡的千秋雄鬼。满将军,你说是吗?"
满桂羞愧地看了看比他矮了许多的袁崇焕,点了点头,好久才说话:"大人说的是,卑职错了……"
袁崇焕走近满桂,伸出了自己的双手:"满将军,我们亲手筑就这座宁远城,就不能再眼睁睁看着它毁在鞑子的手里--你我二人一定要心贴心肩并肩,决计死守宁远,是吗?"
满桂也伸出双手,两双手一下子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接着,袁崇焕又说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我打算将母亲和妻女都从前屯接到宁远来--"
满桂惊讶地看着袁崇焕,他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但迅即也作出了同样的决定:"卑职也将家眷从山海关接到宁远来!"
看着眼前这位率直的蒙古莽汉,袁崇焕非常激动:从满桂的转变中,他已经看到了坚守宁远的希望。
突然间他又想到:鞑子号称三十万大军,滿将军又是如何得知的?自己也是才刚知道哇!难道……这里面的蹊跷与家贼有关?于是便问道:"满将军,军营里的那些传言,是谁说给将军听的?"
满桂道:"孟乔方。"
袁崇焕心里一动,立时就想起了那个有一张胖乎乎又总是带着笑的脸、对自己从来都恭恭敬敬的游击孟乔方,他的弟弟孟乔圆在山海关开了钱庄、当铺还有绸缎庄,生意做得挺大。他们的父亲孟大用是前宁夏总兵,因克扣兵饷被解职。据说,他们在天启二年广宁兵败后,经常派人去沈阳,说是做生意,可这兵荒马乱的去河东,能做成什么生意呢?他在心底已经给孟乔方他们打了个大问号。
他看了一眼满桂,刚要开口说些什么,却见祖大寿、何可纲、朱梅、左辅、宋世英、谢尚政--宋世英和谢尚政早已升任千总了--等一班武将和金启倧、茅元仪等一班吏员都已站在议事厅门前正在望着他们,看来已经等些时间了,便道:"哟,都来了。满将军,我们这就去议事吧。"
由于袁崇焕的坚定态度,死守宁远的主张首先得以确立。
世居辽东的祖大寿、何可纲又着重讲了他们对建州人作战特点的了解:"八旗劲旅多是骑兵,野战冲刺是他们的长项,然而对攻城略地却不大在行。我大明清、抚、开、铁、辽、沈、广宁等城之所以失陷其手,其中也有其收买汉奸作其内应的原由……因此,我军的制胜之道,首要在于扬长避短,还须注意清除内奸。"

金启倧和茅元仪也提出了他们的想法:"八旗骑兵长于野战,却无视火炮的威力,且不知它们的用法,对红夷大炮则更是听也未听见也未见。宁远城现有不少的火器,还有十一门红夷大炮,我们的火炮营组建至今,也已训练了这么长的时间,还没有真抢实弹地打一仗。让鞑子兵都来吧,先尝尝我们这些火器和红夷大炮的厉害,保准要他们屁滚尿流吃不了兜着走呢!"
与会的人都笑起来,袁崇焕总结道:"凭坚城,用大炮,这两条就是我们守宁远的最大优势了!"
人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具体的应对之策随之也都一条一条地很快定了下来:一是扬长避短,凭城坚守;二是划地分守,相互应援;三是修台护铳,布设大炮;四是坚壁清野,村民进城;五是塞堵四门,严防奸细;六是兵民联防,运弹送粮等等。
有人提出要前屯赵率教带着他的全部人马来援宁远的意见,袁崇焕想了又想还是否定了。他说:"前屯虽说不很大,但十分坚固,守些时日不成问题。而由此又会牵制不少鞑子的兵马,无形中就支持了宁远,何况还有西虏虎视眈眈呢。所以赵率教不能动,就令他派一部分兵马来吧。"
有人又提出要朝廷和山海关派兵来援的意见,袁崇焕当即点头应允,而且立时就向朝廷上疏,同时又给高第写了一封十万火急的求援信,吩咐何可刚再去山海关一趟请援兵。
袁崇焕以及宁远守军将士都抱定了破釜沉舟决心,就在他们日以继夜忙碌的时候,朝廷的回复却迟迟未见,而山海关经略衙门拒发援兵的举止更是给他们当头泼来了一瓢瓢的冷水--
山海关总兵杨麒原想派兵,刚刚下令却被高第严辞斥责,不得不收回了成命;道臣刘诏领兵两千已经出关向宁远进发,高第则派员令其返还山海关;中后所李卑和中前所李平胡的援兵,也在高第的严令之下不敢向宁远前进一步……
大敌当前,宁远孤立无援,真正成了一座孤城。然而在这冰天雪地里,它却昂首云天,越发地显得顽强、崛犟、不屈不挠,它冷冷地看着身边的这一切,也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