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拿下宁远,顺手牵羊而已(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待笔帖式念完袁崇焕的全部资料,努尔哈赤情不自禁地哈哈笑了起来:"咳,万历四十七年的进士,当过几年小县令,天启二年到兵部当主事,接着就又来到辽东,满打满算也才五年嘛--不用说,他连战场都没有到过,更不说真刀真枪打过仗了,他知道哪是东?哪是西?就这样一个人,还想在我面前逞能?还想挡住我大金铁骑?"
众臣也都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有的说:"他年纪才四十来岁嘛,还是一个只知道念书的呆书生,官作到了按察使,过过官瘾嘛还可以,打仗?见他娘的鬼吧!"
有的说:"修一座宁远城,就觉得了不起啦。连我大金一兵一卒也没见过,他又哪里知道我铁骑所向无敌的厉害?"
有的扳着手指,一边数着一边说:"文人嘛,也只想图一个名扬天下:说一句‘予我军马钱谷,我一人足守此‘,他就名扬京师了;夜闯前屯小城,又一次名扬京城;越级上书争了一个守宁远,筑了一座城;带着兵马巡视广宁……可是,这些都算什么能耐呢?也都能名扬天下?"
有的则说:"后来有两次名扬京师还说得过去--不管怎么说,这个人抗命不撤防,还算是有点胆子;‘三城既复,安可轻撤?‘几句话,也算是豪气干云。还有他那‘我宁前道也,官此当死此,决计不去‘的誓言,倒显现了他秉性的刚烈和对南朝的忠心。就凭这些,这个袁蛮子也真是一条汉子呢!"
皇太极轻蔑地笑道:"他就是一条汉子,顶狗屁用?没打过仗的一个文人,就算有日天的本领,能和我八旗铁骑作对么?"
努尔哈赤满意地笑了笑,道:"四贝勒这话说到南朝的要害了:南朝制度是文人带兵,这里面的毛病可不少哇!要是文人知兵还说得过去,可他们那儿知兵的文人有几个?你们看:它好不容易有了一个熊廷弼吧,却被它杀了;又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孙承宗吧,也被它赶回老家抱孙子去了;剩下的象杨镐啦袁应泰啦王化贞啦一干人,都是些不知兵更不会打仗的饭桶!它还能不败?眼下这个袁蛮子,算是有点胆量,可是要与我大金作对,他还不配呢!好了,再说说他们的实力吧。"
皇太极立时答道:"宁远和前屯两处共有驻军一万五千人,宁远一万二,前屯三千。袁崇焕属下武将在宁远者有大将满桂、副将左辅、朱梅,参将祖大寿,都司何可刚等,在前屯者有大将赵率教等……"
努尔哈赤又笑了:"一万多人,算个*毛!那些武将么,也只有满桂这个蒙古人好象还行;赵率教呢,此人原是袁应泰的中军,辽阳为我大金攻占时,他倒偷偷地跑了;祖大寿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辽人,也能打仗,可在广宁一战中,一开打,他就跑到觉华岛躲起来了;其他什么左辅等等,都是些无名之辈。看--就这样的几个武将,又让一个那样的一个文人指挥,顶个屁事!看来,拿下小小宁远城,不过顺手牵羊而已!"

皇太极又接着说到宁远的防务:"据报,宁远城运进了不少火器,还有十一门大炮……"
还没有等皇太极把话说完,努尔哈赤就笑着打断了他:"说起南朝的火器,那就更不值一提了。在萨尔浒、沈阳、辽阳那几仗,我们也都领教过了,并不怎么样啊!想想看:明军布阵,火器列于阵前,或者排列在城壕的外面,刚开打他们就先施放火器轰击一番。咳--这规律让我们早就摸透了,一开打就飞速冲过去,让他们的炮弹远远落在我们的后面;当他们装填第二次弹药的间歇,我们的骑兵就已经冲杀到了他们眼前,他们那火器还能起作用么?这不?几仗下来,我们倒缴获不少火器,因为不会用其实也不必用,也就堆在那儿,不就是一堆废铜烂铁么?打野战哪,还是我们的铁骑无敌于天下!记得一个朝鲜人说过:‘骑兵奔驰,冲突蹂躏,无不溃败‘我大金八旗铁骑的威猛厉害,可以说全在这十二个字里--好,不多说了。又要到辽河冰封期了,伐明在即,你们作好最后准备,待命出征!"
四大贝勒和众臣齐声道:"是!"
努尔哈赤又接着说:"还有--内应的安排,也须多多留意。四贝勒,对象都物色好了吗?"
皇太极胸有成竹,道:"父汗放心,早就物色好了。山海关和宁远等处,儿臣在打广宁后就已作了安排。从那至今,一直都在联系,未曾中断。儿臣这就派人与他们联络--这几个内应都有点能耐,保证到时候大开城门就是!"
努尔哈赤再一次满意地看了看皇太极,笑起来:"这就好,这就好,有了这些内应,就跟打辽阳、沈阳那样,省事多多了!"
会议结束时,努乐哈赤高声宣布道:"此次伐明,除留守兵马之外,我八旗劲旅、另外还有科尔沁等蒙古各部的兵马以及归附的朝鲜人和汉人全部参战,对外号称三十万。大贝勒代善和三贝勒阿敏为前锋,四贝勒皇太极参与战事运筹和各部调度。目标不变:拿下山海关,直逼北京城;时间:正月二十誓师出发,五天内下宁远,二月初一破山海关,二月底进北京犒赏三军!"
四大贝勒和众臣又一次齐声道:"是!"
努尔哈赤挥挥手继续说道:"宁远小城虽不足挂齿,可也得按老规矩办--先招降吧:不降则攻城,破城即屠城!那个袁蛮子,我可是要活人不要死尸,我真想看看他究竟是个什么模样!"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