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拿下宁远,顺手牵羊而已(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大的雪呀!
这是今年冬天的又一场大雪,呼啸的东北风,吹来了漫天的雪花,也吹来了刺骨的寒冷--河西的锦州、右屯和大凌河三城的撤防还在继续,松山、杏山等城堡的撤防也接着开始了。冰天雪地里,泥泞的路途上,撤防的军民们在凛冽的寒风中行走着,饥寒交迫,举步为艰,死亡载道,哭声震野。
而在河东的沈阳--如今大金国的都城盛京,八旗兵正在进行着战前最后的攻守苦练。风雪中,四大贝勒和八旗旗主全都披挂上阵,在各自的场地上亲自指挥攻守,操练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努尔哈赤冒着风雪,在一个一个的操练场地中穿梭,兴奋地视察他的八旗铁骑纵横驰骋。
从阅兵至今,特别是得到高第撤防的消息之后,努尔哈赤每天都处在极度亢奋之中。白天,他积极运筹谋划,和四大贝勒及众臣商议出兵大事。夜晚,更深人静的时候,他又在想象着打进山海关、走进紫禁城坐上龙椅的情景……
的确,有生之年入主中原,是努尔哈赤毕生的宏愿!
"早点出兵吧,打进北京城,即了皇帝位!"这个令他激动不已的声音,在他的耳边似乎也越来越响亮起来。
夜深了,大雪依旧纷纷扬扬地下个不停。一阵阵东北风呼啸而来,犹如万马奔腾。风急雪狂,辽东又成了一个冰天雪地的世界。
这一夜,努尔哈赤又睡不着了。
窗外的狂风乱雪更让他兴奋不已:辽河一定会提前冰封,伐明之日快到了!他高兴地唤来随值侍卫,吩咐道:"传谕四大贝勒与参与机要的众臣,明日一早齐集大政殿,商讨提前伐明大事!"
他兴奋得已经难以自制,索性也就早早起了床,穿戴整齐走到屋外,任那风吹雪飘。在一片迷茫之中,遥望西方,他似乎看到了一片光明的前景:通往山海关的路途上,他不会再有什么敌手,而去北京也必定一路顺风……啊,他突然明白这些天来睡不着觉的原因--有生之年入主中原,他的宏愿就要实现了哇!
一大早,他就匆匆往大政殿去--快到大政殿的时候,他一眼就看见了早就等在那儿的皇太极,见他快步走来,连忙问道:"又出什么事啦?这样急?"
皇太极道:"父汗,察哈尔林丹汗就要出兵科尔沁了!"
努尔哈赤一怔,随即思索一番,马上就来了精神:"这不是一件好事嘛?有脓包,挤掉它就是!这个林丹汗哪,迟早都要解决的--可迟又不如早啊。"
皇太极问:"父汗,是不是先放下南朝晾他一晾,等打垮了林丹汗之后,我们再回过头来收拾南朝?"
努尔哈赤非常兴奋:"是啊,是啊!铲除了林丹汗,蒙古这一翼也就真正地扶起来了。回头再攻南朝,势如破竹哇!"
皇太极道:"是,儿臣明白--父汗说过:伐明之计,一是砍大树,二是扶两翼。这两翼,就是蒙古和朝鲜,联络好他们,就形成了对南朝的包抄之势。可林丹汗就象是一块大石头,横亘在我大金攻取南朝的路途上。拿掉它,就扶正了蒙古一翼,包抄之势即成,收拾南朝自然也就顺当多了。"
努尔哈赤道:"你想得很通透,很好--这一次就由你带一旗兵马去会会那个林丹汗!较量一番,也算是一场战前战吧。其他各旗,也都进入战前准备的最后阶段。等你打顺了手,我们再出兵河西,一鼓作气拿下南朝的山海关--进殿去,等他们来了一起再商议商议进兵科尔沁和练兵的具体细节!"
皇太极进兵科尔沁非常顺利,是努尔哈赤的意料之中的事。但也有意外,那就是皇太极还没有到科尔沁,林丹汗就已经匆匆退兵回到他的老巢去了。

林丹汗的不战而退,虽然没有像打垮他那样让努尔哈赤激动和亢奋,却也给努尔哈赤带来了无比的喜悦:林丹汗退兵的确切原因可能会有许多,但惧怕我大金铁骑是其中最起码的一条;更重要的是,尽管林丹汗这块大石头暂时没有被搬掉,可他的突然退兵无形中也减去了我大金伐明腹背受敌的担心:八旗铁骑可以放心大胆地出兵河西了--他因此而不无得意道:"林丹汗这块石头自知不敌,倒也识趣,早早滚到一边躲起来了。可躲了这次躲不了下次,收拾他也只是早晚的事,不用我们太着急,心急喝不了热稀饭嘛。再说,这一场进攻南朝的战前战虽然没有打响,但较量的结果已显而易见,林丹汗小打小闹讹诈一下南朝还成,跟我大金作对,也只能关了门吹吹牛而已。如今,我大金后顾之忧已不足为虑,出兵河西伐明,时机已到,各旗都准备好了么?"
"准备好了!"四大贝勒和众大臣异口同声回答道。
"那好,拿地图来!"努尔哈赤大声吩咐道。
"是!"笔帖式立时取出早就准备好了的一份新地图,那上面,也早按努尔哈赤的要求将山海关和北京标示得十分地醒目,而河西各城堡都已经划在了大金的版图之内了。
"留一万兵马守盛京及各处城堡要塞--"努尔哈赤满面红光,将一根鞭子指了指地图上的山海关,随即又指向北京,用力地点了又点,声音煞是响亮:"其余我大金八旗铁骑、连同科尔沁蒙古等部的兵马随我一起出征,目标--一举拿下山海关,直逼北京城!"
"父汗--"皇太极起身禀报道:"据探子回报,河西还有宁远城尚在明军手中……"
"什么?宁远还有明军?"努尔哈赤惊诧道,"不是说那个高第下令都已经撤防了么?"
"父汗容禀,宁远的袁崇焕抗命不撤,连他的辖区前屯也没有撤兵,据探子报说高第也拿这个袁崇焕没辙……"皇太极身子挺直,朗声答道。
"为什么这时候才报?嗯!"努尔哈赤有些不高兴了。
"父汗--儿臣也是昨夜方才得知,今早又从刚刚回来的探子那里得以确认……"皇太极不慌不忙地报告说,其实他早在科尔沁回军途中就已经知道这些情况了--不到关键时候,他是决不肯说出来的。
"哦,是这样啊--辛苦你们了。"努尔哈赤边说边闭上了眼睛,思忖良久之后,才又睁开眼问道:"你说袁崇焕抗命不撤?就是三年前筑宁远城的那个?他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啦?"
"是,父汗。就是他……"皇太极依旧站得笔直笔直。
"你坐下--"努尔哈赤向皇太极挥了挥手,又放缓了语气道:"这个袁崇焕也不是一个大人物嘛!没有多少名气,比起熊廷弼和孙承宗,差老鼻子了。先说说吧,他的情况--你们都知道多少?"
"父汗--"皇太极从怀中取出一纸,恭恭敬敬呈递给努尔哈赤:"这是儿臣收集的袁崇焕资料,呈请父汗一览。"
努尔哈赤满意地看了看皇太极,示意一名笔帖式念。
笔帖式刚念个了开头:"袁崇焕,广西滕县人--"努尔哈赤便问:"不是说袁崇焕是广东蛮子吗?怎么又成了广西人?"
皇太极答道:"父汗,袁崇焕祖籍广东东莞,后移居广西藤县,不过人们还是习惯叫他广东蛮子。"
努尔哈赤这才明白过来:"哦,原来是这样。"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