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三城既复,安可轻撤?(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努酋自迁都沈阳之后,令其八旗昼夜操练,在我宁远阅兵后的第三日,他们也举行了盛大阅兵,其矛头所指,不言而明,野心着实不小!高大人如此作派,难道又要我们重蹈三年前惨败的覆辙么?"何可纲依旧显得格外的心事重重。
"我估计,努酋不久就要有所行动--"袁崇焕没有正面回答何可纲的问话,继续着他原先的分析:"也许就在辽河冰封之后。如今三城既已撤防,若我宁远也不能保,那辫子兵就将长驱直入冲到山海关城下。到那时候,不要说军心民心,就只说在这样的经略大人的指挥下,即有百万大军也派不上用场!不仅关门不保,辫子兵也必然如入无人之境般直逼京师。唉--那后果就更加可怕!遭殃的就是大明国的芸芸众生亿万百姓了……"
袁崇焕越说越沉痛,也越觉得气愤难平……
突然,他"啪"地一声一把折断手中的长鞭,吼叫起来:"这不行!我得致书高第,让他先撤了他的撤防令--佘洪,拿笔来!"
不多时,给高第的信已草就,袁崇焕随即高声念道:
锦、右、大凌河三城皆前锋要冲,倘收兵退守,既
安之百姓复罹播迁,已复之封疆反归夷虏,榆关内外更
堪几次退守耶?兵法有进无退,三城既复,安可轻撤?
锦、右动摇,则宁、前震惊,关门亦失保障。此非本道
之所敢任者矣。今但择良将守之,必无他虑。三城屹立,
死守不移,且守且前,恢复可必。
读毕,袁崇焕将信笺装进封套,又在封面上匆匆写了"十万火急"四个字,交给何可纲,道:"这封信,你亲自送到山海关经略衙门去,亲自交给高大人!马上就走,快!"
夜半,何可纲回来了。
何可纲拖着疲惫已极的身子,向袁崇焕禀报道:"大人,卑职沿途在驿站换了三匹快马,天黑之前便赶到了经略衙门。可在那儿却碰了钉子,直到磨破嘴皮,又送了银子,那门丁才答应去通报高大人……"

袁崇焕急问:"见着高大人了吗?"
何可纲答:"见着了。"
袁崇焕又问:"怎么说?"
何可纲道:"大人,卑职把信呈递给高大人,不料他把信甩在一旁,看也不看一眼就问卑职:‘本经略的撤防令你们收到了吗?‘卑职答:‘收到了。‘他便又说:‘收到了就该快快撤防才是,写信干什么?‘卑职答:‘十万火急,袁大人才给高大人写这封信,请高大人务必一阅……‘还没有等卑职把话说完,他立刻瞪着眼发了脾气:‘什么十万火急?本经略的撤防令就是十万火急!信,就不必看了。你也快回宁远,再传本经略令,撤防!‘说罢,理也不理卑职,径自去了后宅……卑职无奈,这才连夜赶回来……"
"这么说,高第这是一条道硬要走到黑了?"袁崇焕脸色陡然一变,脖子上的青筋直跳,狠狠骂道:"这个王八蛋!竟敢拿辽东大片疆土作儿戏,本官岂能放过了你?佘洪,重新磨墨,我要上疏朝廷,弹劾此人。让朝廷明白关外撤防之害,也不致由着他高第胡作非为,误了辽东,也误了大明!"
金启倧和何可纲极力劝阻,他们都希望袁崇焕慎重行事:毕竟,朝廷上已经没有像孙承宗这样的人了!
袁崇焕倒也静下来想了好一阵,但终于又一次下定决心,他还是那句老话--"知其不可而为"!纵使扳不倒庸懦无能的高第,纵使因此会被罢职丢官,他还要作"尽其在我"的最后努力。
天快明的时候,袁崇焕写好了给朝廷的奏疏。奏疏中,他力言关外诸城堡不可轻撤的理由,又在奏疏之后附上他写给高第的信,对何可纲道:"明日,派得力将士将它送往朝廷!"
金启倧问:"大人,撤防之事,如何应对?"
袁崇焕道:"三城之撤我管不了,可宁前乃本道所辖,一兵一卒也不撤--传令:各营将士继续操练,不得有半点差误!"
何可纲和金启倧站直了身子,大声回应道:"遵命!"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