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辽东新经略(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么说还差不多!你们都拿了不少,是吧?"魏忠贤收了笑,紧绷了脸,抬手指了指他们,打断了顾秉谦的话。
"爹爹--"崔呈秀连忙从顾秉谦手里拿了礼单,紧接着又快步走到魏忠贤身旁,双手递上,附在他的耳边悄声说道:"秉谦、广微、冯铨他们对爹爹一向忠心不二。再说,这也是为爹爹在西山的新居处添砖添瓦呀,他们对孩儿说,西山的事不让爹爹操心哪……"
"你们咋不早说呢!既然是这样,那就……就……就算了吧。"魏忠贤看了一眼礼单,转眼间又笑起来,他向顾秉谦他们摆摆手,"秉谦、广微还有冯铨,咱家不管你们几个拿多拿少,在咱家这儿也都是小事一桩,不值一提。加上呈秀刚才这一说,咱家想了想,就算了吧,都不要再提它了!不过呢--咱家还想再问问:这高第都一大把年纪了,站怕都站不稳,这吃喝拉撒睡也都要人侍候吧?就这样还要去辽东那个鬼地方,他吃得消吗?"
"舅舅,你老就放心吧--"傅应星道:"像高第这种人哪,只消动动嘴也就算办事了,到哪儿他不都一样地快活!再说啦,管他吃消吃不消呢,只要有人顶在那儿给舅舅办事就成!如今的山海关和辽东,不会出什么事的,你就放一百个心吧,舅舅!"
"依星儿这么说……"魏忠贤亲昵地看了看傅应星,眼睛眯成了一条线,"舅舅不答应还不成?"
"舅舅答应啦?"傅应星高兴地跳了起来。
"莫急嘛!还有件事--"魏忠贤却不慌也不忙,"既然你们都看中他,那咱家还要问问:这高第究竟有什么能耐呀?"
"胆小怕事。"顾秉谦更放心了,他对魏忠贤问的这个问题其实早有准备,于是痛快答道。
"胆小怕事?这也算是能耐?"魏忠贤哈哈大笑起来,"咱家可从来也没有听说过呢!"
"九千岁,是这样的:高第至今没有担当大任,也没有做过什么大事。"顾秉谦一一为魏忠贤剖析,"虽然到江南几个州县以及南京兵部武库司任上捞了不少,可他说话特谨慎,行事也保守,从没有做错过什么,这就很难得呀--九千岁,这胆小怕事啊,对高第来说,自然能得不少好处;而对九千岁来说,让他去了辽东,虽然不会有什么大作为,却也错不了什么……"

"这倒也在理。"魏忠贤认可地点了点头。
"胆小怕事还有两个好处:一是听话;二是孝顺。"顾秉谦进一步讲道:"听话,就不惹祸,不象孙承宗那样,三天两头出点子玩花样给朝廷出难题,老让九千岁操心,是不是?孝顺,他心里自然就总是向着九千岁,为九千岁分忧解愁。皮岛那个毛文龙,才五六万人马,人们就说他‘饷不出京‘。可辽东,孙承宗整编后还有十几万呢。这个孝顺的人一去,那报效九千岁的银子嘛,比毛文龙的‘饷不出京‘,肯定要多得多,是不是?"
"还有一条,叔叔--"魏广微当然也不失时机,顾秉谦的话音刚落,便趋步上前进言道:"要是再有一个像孙承宗那样的人去了辽东,也跟叔叔对着干,那还了得!"
"是啊,是啊,九千岁,这是最要紧的--"冯铨也不甘落后,"若不留神又换上一个孙承宗那样的人,一不高兴又要进京入朝弄什么‘清君侧‘什么的,还真是防不胜防呢……"
"舅舅--"傅应星快步走到躺椅旁边,俯下身一边轻轻地摇着躺椅,一边撒娇似地,"三位阁老说了这么多,不都是为舅舅好吗,答应了吧,不就是给那个老头一个经略么?"
"爹爹--"崔呈秀也道,"应星说的对,你老答应了吧。"
"好!答应,答应就是了。"魏忠贤眉开眼笑道,有傅应星和崔呈秀在场,他已经给高第打了五六分;听了顾秉谦的话,想到那滚滚而来的银子,他又给高第加上了两三分;而在听了魏广微和冯铨的话以后,他已经给高第打了满分。他也认为只有高第才是辽东经略的上好人选。是啊,一旦再有一个孙承宗那样的强人去辽东,动不动就要入朝"清君侧",那不是自找麻烦吗?就这么着吧,让高第这个老东西经略辽东!他心里一边这样想着,一边招呼傅应星:"应星,舅舅这就派人唤李永贞来拟旨。过几天,你再把这个高第给叫来,舅舅还有话要问他!"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