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阅兵(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九月,是宁远筑城竣工一周年。
孙承宗在大将马世龙等的陪同下如期去了宁远,他是应袁崇焕之邀参加宁远阅兵去的。
他已两次乞休,朝廷也两次慰留,但他知道自己或迟或早都要被排斥、总会离开辽东的,他其实也早就把希望寄托在袁崇焕身上了--他没有看错人、选错人,这也是对自己的一点安慰,他对自己离开关门后多少也总有些放心了--这次来宁远,他特地给袁崇焕带了九门红夷大炮,一路上他都在想:他所能够留给袁崇焕的也只有这几门红夷大炮了……
宁远阅兵的气氛隆重而又热烈,也更加证明了袁崇焕练兵一年的非凡成效。虽然一万多名将士衣着破旧,甲胄不够,武器装备也远远不足,但他们整齐坚定的步伐、排山倒海的气势,以及步兵骑兵拼杀动作的娴熟有力,都无不显现出他们那英勇杀敌一往无前的高昂士气。
当红夷大炮一齐发出怒吼时,阅兵也到了最**--大炮一阵阵的怒吼声和将士们"尽忠报国""还我河山"的呐喊声汇合在一起,如狂飚,似惊雷,声震天地,威逼八方……
孙承宗兴奋地向将士高喊:"辛苦了,将士们!你们和宁远就是我大明一座不倒的长城,永远不倒的万里长城啊!"
转过身,他又紧紧握着袁崇焕的手,激动地说:"元素,从将士们的身上,老夫已经看出了你的影子。辽东,有了希望啊!"
袁崇焕也很激动:"老大人,有了你,才有了‘守宁远‘的真正实行,才有了宁远现在的这一切……老大人,有了你,辽东才真正有希望啊!"
想不到孙承宗却是一声长叹:"唉--老夫已无能为力也无所作为了,也许过不多久,老夫就要被他们一脚踢开的……"
袁崇焕情不自禁地"啊"了一声,惊讶地看着孙承宗,不解地问:"老大人何出此言?"
孙承宗静静地看着袁崇焕,情绪低沉,语调凄凉:"人在官场,身不由己呀!老夫在朝居此高位,看得已经够多够多了。可你呢,入朝未几,便又出关,朝廷中事,你……你大多都不甚清楚啊--该让你知道知道,也好早有防备了。元素啊,我们回衙去,待老夫从头给你说……"
从头说并不难,孙承宗榜眼出身,自万历三十二年起一直在朝为官,朝廷中事没有他不知道的。他从万历三十二年说起,万历帝怠于临朝;之年的泰昌帝一夜纳八女;又之后的天启帝乃"顽主",自依恋客氏到宠信魏忠贤……一桩桩地说,一件件地说,吏治、兵备、边情、民生……
最后,孙承宗说:"眼下,早已不是东林执政,已经变成阉宦擅权、阉党乱政了--杨涟、魏大中、左光斗等六君子诏狱毙命,熊廷弼传首九边……有魏忠贤在,今后还将有更多东林人士被整治,不只东林,凡是得罪过魏忠贤或者他门下那些干儿义孙的,都将祸事上身了!"
袁崇焕心里陡然一颤:自己虽然身不在东林,可也与东林息息相关--那个极力推荐自己的侯恂侯大人,不就是东林么?自己的一言一行,不也跟东林人士差不了多少么?

孙承宗没有在意袁崇焕在想些什么,他两眼望着远方,继续说:"又比如,熊廷弼也不是东林圈子里的人,而且与东林有隙,但照样被诛杀--自有辽事以来,诓官营私者比比皆是。可怜一个熊廷弼,不取一金钱,不通一馈问,焦唇敝舌,争言守土大计。当沈阳陷没之时,挺身往守,亲冒矢石,屡建奇勋。这样一个为辽东献身的人,却反而一身不保。他没有死在战场上,竟死于媚官阉宦之手,死在了那些小人们的算计之中--悲夫!"
袁崇焕在得知熊廷弼被杀的消息后,非常痛苦,曾经作诗哭别。听了孙承宗的这番话,情绪激动,他含着泪从书架上的一沓公文中取出一纸,递给孙承宗,道:"老大人,熊大人遇难后,下官只能作诗以诉衷肠,今日就作祭文权且为熊大人送行了……"
孙承宗接过来看,是《哭熊廷弼二首》:
记得相逢一笑迎,亲承指使夜谈兵。
才兼文武无余子,功到雄奇即罪名。
慷慨裂眦须欲动,模糊热血面如生。
背人痛极为私祭,洒泪深宵哭失声。
太息弓藏狗又烹,狐悲兔死最关情。
家贫罄尽身难赎,"贿赂公行"杀有名!
脱帻愤深檀道济,爰书冤及魏元成。
备遭惨毒缘何事?想为登坛善将兵。
孙承宗也已老泪纵横了,他默默地看着袁崇焕唤仆人佘洪取来香表香案、上香燃香,默默地看着袁崇焕将香表和那页写有诗文的纸一起点燃……
在慢慢散去的一缕缕青烟中,孙承宗抬手抹抹泪,又紧紧拉着袁崇焕的手,道:"人们说,哪个庙里都有屈死的和尚。可在大明天朝这座庙堂里,到了当今皇上登基、魏忠贤柄政之后,屈死的‘和尚‘也委实太多太多了。天下没有一日的安宁,以至于人怨天怒,记得古人曾说过:‘虽曰天命,岂非人事?‘说得多好啊!兴与亡,不也是如此么!"
袁崇焕问道:"老大人如此说,事已不可为了?"
孙承宗露出一丝苦笑:"事,绝无可为。但老夫更欣赏你说过的‘知其不可而为‘和‘尽其在我‘那两句话!元素,趁现在背后还没有人把矛头瞄到你,又有了宁远坚城和这一万多训练有素的精兵,好好干一番吧。"
袁崇焕静静地站在那里,好半天才抬眼看了看孙承宗,他看着孙承宗那花白的须发,忍不住心里的悲苦:"老大人,你……"
不料孙承宗却摆了摆手,朗朗笑道:"老夫已经成了众矢之的,所以也早有准备。给你送来红夷大炮,就是其中之一。至于老夫自己,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但眼下还未必有熊廷弼的下场,不过归乡赋闲而已。那时候,老夫将看着你守辽复辽,功成之日,老夫为你高兴,为辽东高兴,为辽民高兴,也将置酒远祝--祝你生激流勇退之心,走好以后的路。好,不说了,元素,今日是个好日子,老夫与你喝个痛快,走,干杯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