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熊廷弼之死(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秋夜,月也未出,星也不见。浓黑的云层把天蒙得严严实实,大地上到处都漆黑漆黑,伸手看不到五指。
而在冯铨的私宅,到处都是红灯高挂,一片光明,整个宅院都沉浸在喜气洋洋的气氛中。端坐在书房里的这位新任东阁大学士,烛光下更显容光焕发,正在有滋有味地品着茶,拿着一本书,一副洋洋自得的模样。入阁拜相后的这十几天里,冯铨除了到九千岁和奉圣夫人那里再三致礼拜谢之外,便一直在家里置酒宴款待同僚以及前来庆贺的客人们。
家人们新近从各处收集来的不少诗文,都堆放在书房的书架上和桌几上,冯铨时不时地也取来翻看一番,以便会客待客时偶尔也吟诵几句以炫其能。
庆贺的酒宴上,几个同僚无意中说起了熊廷弼。冯铨一听到熊廷弼的名字,就恨得牙根直痒痒--要不是这个熊廷弼,父亲冯盛明还不知又弄了多少蓝宝石呢。一想到此,他巴不得这个熊廷弼早被砍头,也好解他的心头之恨。
已经交子时了,冯铨送走最后的一批客人,雅兴正浓,便信步来到书房,顺手拿了一本《唐诗类选》翻开来看。这是万历二十四年(1586年)崧斋刻字印本,字迹还很是清晰。冯铨随随便便地翻到了一页,一看竟是刘禹锡的几首歪诗,顿时就感到兴趣索然。
刘禹锡,字梦得,唐贞元年间进士,其诗与白居易齐名,时人称之为"刘白"。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刘禹锡参加王叔文旨在反对宦官、改革政治的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
十年后的元和十年,朝廷打算起用刘禹锡,这才召之回到了京都长安。回到京都的刘禹锡去玄都观看花时,写了一首题为《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的诗:
紫陌红尘指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此诗讥讽那些趋炎附势投机取巧的新贵们,当然为当权者所不容。于是,刘禹锡再度被贬到连州。
又过了十四年,即大和三年时,坐在龙椅上的皇帝们也已由唐宪宗、穆宗、敬宗到文宗换了四代,刘禹锡才又被召回京都。这一年,刘禹锡特地再一次去了玄都观,并写下了《再游玄都观》的诗: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桀傲不驯的刘禹锡在诗中有意重提玄都观旧事,借以向打击他的那些权贵们挑战,并投之以轻蔑的嘲笑,表示了他决不因为屡遭报复而屈服妥协的意志和达观。
冯铨从骨子里憎恨这个傲岸难屈、初衷不改的刘禹锡,尤其讨厌刘禹锡的这两首诗。在冯铨的眼里,刘禹锡在诗中的嘻笑怒骂、讥讽嘲弄仿佛就是冲他来的,一字一句就好象是指着他的脊梁骨似的。桃树也好,杂草也好,桃花也好,菜花也好,搅得冯铨心烦意乱的,十几天来的得意一下子都被这两首诗弄变了味。他再也提不起精神来,有气无力地合上那本《唐诗类选》,不去看也不去想它了。
正在这时,胖管家挟裹着一阵风推门闯了进来,差一点弄熄了书桌上的红烛。他一边摇晃着手里的一本书,一边上气接不了下气道:"老爷,有……有人出……出老太爷的丑……"

"什么香啊臭、美啊丑的!不会说说清楚么?"冯铨心情不好,看什么都不顺眼,还没等胖管家把话说完,就不耐烦地吼叫了起来。
"老爷,是……是这样的--小人又去市肆收书,看到……看到了这本私下……私下流传的《辽东传》,好多人都在那儿争着看。小人也弄来一本,喏……就是这本--"胖管家稳了稳神,双手递上那本书:"这里面……里面有不少抵毁老太爷的,出老太爷的丑……请老爷审看定夺。"
"不就是一本书么?算什么……"冯铨一边想着,一边接过书,翻开来看。原来这是一部时下流行的绣像演义小说,细读了两页,才知道它写的是熊廷弼守辽东的事,也没有看到什么丑哇毁的那档事,只是书里的绣像将熊廷弼画得威风凛凛的让他感到很别扭。
胖管家走上前来,小心翼翼地替冯铨把书翻到后面,那第四十八回有"冯兵备弃城夺逃"一节,写的就是冯铨的爹冯盛明的丑事--当年,冯盛明在金兵未至就仓皇弃城逃命,半道上被熊廷弼逮了个正着,送他进了大狱。要不是用重金上下打点,他是决然逃不过那一劫的。
看到主人那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尴尬样,胖管家识趣地悄然退出了书房。
在冯铨的眼里,熊廷弼原本就可恶可恨至极--正是这个熊廷弼,将他的老爷子下了大狱,不只断送了老爷子的前程,也断了他们冯家的一条财路。想不到今日又有此等羞辱之事,更加让冯铨怒火中烧,忿忿不已,他恨不能立时就杀了熊廷弼以解心头之恨。
"此仇不报,何以为相?"冯铨自言自语地说,话刚出口,就想起了侯国兴前两天给自己的那个提醒:侯国兴对他说,九千岁早就恨透了熊廷弼啦,也只是碍着皇上的眼,才一直没有下手……冯铨慢慢让自己静下来,便微微闭起眼来,苦苦地思索着如何杀掉熊廷弼的主意。
可是,这时的熊廷弼已经关在诏狱有两三年了,虽然吃尽了苦头,但也不是随便可以杀掉的,冯铨也听说了:朝中有人劝过皇上不能杀了熊廷弼,别看皇上爱美人又迷上了做木活,可不知为啥倒记住了这个熊廷弼,难怪连九千岁想杀也没有杀得了哇。想到这里,又让冯铨感到十分为难。
冯铨心里因此而十分烦闷,却又无可奈何地站起身,背了双手焦躁地在书房里走来走去。
蓦然,他的眼光扫到了书桌上的那本《唐诗类选》,立刻就想起了那个让他憎恨讨厌的刘禹锡,眉头一皱不由计上心来:作诗为谤自古已有。而朝廷以此而大兴文字狱,亦随之俱来。管家送来的这本《辽东传》,不就是一份绝妙的材料么?
在明亮的烛光下,冯铨精神抖擞一页一页地细细翻看着,也终于找到了他所需要的片言只语。在这些片言只语里,隐隐约约透着对当今皇上的不满和讥讽!
"熊廷弼,你就等死吧你!"冯铨嘿嘿地奸笑起来,他得意地想,他会让皇上和厂公下旨杀了熊廷弼的,此举可以一箭双雕:一则报了父仇,也除去了自己的心头之恨,二则也讨好了厂公--他很清楚,侯国兴不是白向他提醒这件事的--魏忠贤也早等着有人帮他杀了熊廷弼!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