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朱由检又没主见了(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由检点了点头,又问:“袁崇焕可信还是不可信?”
温体仁答道:“袁督师可信,也不可信。”
朱由检问:“这又是何意?”
温体仁道:“袁督师赴任经年,平乱、用将、整军等等都著有成效,黄泥洼一战大捷,已经足以说明他的可信。然则其双岛一行,竟又杀了该杀又不该杀的毛文龙,站在他不该杀毛文龙的角度上看,此举就有些孟浪了,毕竟先要乱了自己的阵脚嘛,这时候还要说他可信不就显得太牵强了?”
朱由检又有第三问:“街谈巷议那些传言是真是假?”
温体仁心里偷偷一笑,痛快答道:“有真有假。”
朱由检问:“怎么又是这话?”
温体仁答:“皇上,微臣是认真的——传言袁督师与鞑子议款是真,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自然不必多说。但说督师斩帅是鞑子与督师间有什么这样那样的条件却又十分可疑了,试想,这么见不得光的机密事如何又能为外人所知?因此,它可能是假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朱由检只是静静地看着他,没有再说话。
温体仁知道,该是他向皇上献计的时候了——他在家揣摸了这么多天,自信已经摸准了皇上的脉博——他向前迈出小半步,轻声细语向朱由检说出了他的万全之策:“微臣以为,第一:毛文龙既死,袁崇焕又手握重兵,辽东之局没有袁崇焕则无人可结,今宜倚重。基于此,请皇上优旨褒答袁崇焕,同时传谕公布毛文龙罪状,并搜捕毛文龙在京爪牙。第二:今当非常之时,既有倚重,更须提防,以免将成尾大之势。基于此,请皇上重新派监军太监去辽东军中,比起手握重兵的边帅们,皇上身边的太监才是最可信赖的!”
朱由检微微一笑开了口:“爱卿所言,与周爱卿不谋而合,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啊——好,二位爱卿说得好极了。要比内阁钱龙锡他们的票拟高明十倍百倍!为朕释疑解忧,二位爱卿多有辛苦,朕不会忘记的。”
受宠若惊的温体仁连忙双膝跪倒,俯身在地,高声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温体仁走了,朱由检仍然坐在那儿想着心事——袁崇焕先斩后奏正说明他目无君上这个问题,还在他的脑海里盘旋。

他的这件心事最后还是由猜枚解决的:佛头银上的“皇帝头像”又一次帮了袁崇焕——朱由检盯着皇帝头像看了许久,才又回到了无人能够替代袁崇焕这个老问题上,似乎也就想通了一些——这可不是件小事!若不倚重袁蛮子,朕又该请何人替朕来结辽东之局呢?他因之对袁崇焕的不满也终于又一次隐忍未发。
他拿起朱笔,写下对袁崇焕奏折的批文,虽然多少还有点不情不愿,但旗帜却又十分鲜明、态度也非常坚决:
毛文龙悬踞海上,糜饷冒功,朝命频违,节制不受,
近复提兵进登,索饷要挟,跋扈叵测,且通夷有迹,犄
角无资,掣肘兼碍。卿能声罪正法,事关封疆安危,阃
外原不中制,不必引罪,一切布置……听便宜行事。
几天之后,朱由检心情变得好起来,觉得第一道圣旨言犹未尽,便向兵部又发了一道谕旨,重申他对袁崇焕斩毛文龙的看法:
朕以东事付督师袁崇焕,固圉恢疆,控御犄角,一
切阃外军机听以便宜从事。岛帅毛文龙悬师海上,开镇
有年,动以牵制为名,案验全无事实,剿降献俘,欺诳
朝廷,器甲刍粮蠹耗军国……近乃部署夷汉多兵,泛舟
进登(州)声言索饷,雄行跋扈,显著逆形。崇焕目击
危机,躬亲正法,据奏责数十二罪状,死当厥辜。大将
重辟先闻,已奉明纶,仍著安心任事。
颁布第一道圣旨的同时,也公布了毛文龙的诸多罪状。
而在此前,五城兵马司已经开始了对毛文龙爪牙的抓捕,只可惜事前有人走漏了风声,不仅红楼人去楼空,而且潜伏京城各处的在案之人大都逃之夭夭了。
两道圣旨先后送达宁远,袁崇焕和他的部属们都长舒了一口气,一直悬着的那颗心也都放了下来。
然而,朱由检派出的监军太监紧跟着第二道圣旨之后也来到了宁远,刚刚放下心的袁崇焕明白,皇上此举不同寻常,他不禁在心底长叹道:“监军,监军——皇上对我袁崇焕对我辽东十几万将士,总还是不那么放心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