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山高皇帝远(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是天启五年(1625年)初冬的一天,午饭后毛文龙抓着两个侍女在他的住室里鬼混了一个多时辰之后,这才懒洋洋地躺在书房里那把特制的躺椅里,眯着眼看着墙上那幅地图上面一处处醒目的标示,正有滋有味地一边回忆着一边品尝着过去了的那些“辉煌”……
临近黄昏时,毛文龙的眼光游移在凤凰和汤山附近,不过很快就盯在一个醒目的标示上。
他洋洋得意地看了看服侍在侧的两个侍女,好像她们两个就是今天来拜访他的客人,便拿长鞭指了指那个醒目的标示,道:“这个就是鞑子的甜水站——天启三年九月,老子派兵攻打它,斩获奴级一百三十八颗,抓到奸细四人。那仗打的呀,痛快!鞑子耳目乱于梆声,手足触于地炮,东西奔命,人马饥瘦,自相残踏而死者二万余人、马三万匹……”
他早就背熟了他呈送给朝廷的塘报,所以向人们说起来,也都跟真有那么回事似的。
他当然清楚这次甜水站之战,他派去的兵马不仅没有打胜,反倒是损失惨重大败而回。送给朝廷的塘报上所说的奴级,则是回岛路上截杀的村民——是他谎报了军功,可朝廷还是信了他的塘报,而且特地赏了他十万石粮呐。虽说也有人提出质疑,但朝中帮他毛文龙说话的也大有人在。所以他不怕,所以他越战越败,也就越败越战,而且越败越要向朝廷报大捷!
接下来,他的眼光离开甜水站,又移向东面宽甸之东的凉马甸、董骨寨和牛毛寨三处。
他用长鞭在这三处各点了两下,继续说起来:“再看看这三个地方——就在当年的闰十月,也就是打甜水站之后一个月,老子又派一万兵马去攻凉马甸,紧跟着又合兵三万攻董骨寨和牛毛寨。这一仗斩级二百三十,生擒四人,获马九十多匹。塘报送到朝廷不久,朝廷立马宣旨,赐给老子金蟒,又发帑金三万两……”
说到这里,毛文龙就会偷偷笑起来:实际上,这一仗他的兵马又是大败而回,甚至还被鞑子兵杀了包括一名游击和四名千总在内一共二百一十三人。斩级、生擒也是他们杀的难民和降人。更可笑的是,当年七月朝廷派员刚刚核实过他的兵马还不到二万,何以才只三、四个月的时间他一次出师竟会有一万人马?而合兵攻打董骨寨和牛毛寨又到了三万之多?

可笑归可笑,他却不在乎:发兵一万、合兵三万本来就是他信口那么一说,他还在这里担着心怕露了馅呢,谁承想朝廷竟然就信了?又是赏蟒衣,又是发帑金,老子要是再推辞不要,那不就成了傻瓜、让人笑掉大牙啦!
毛文龙说得来了兴致,忽地一下站了起来,拿起长鞭在地图上从宽甸一路向北直指到了清河,道:“瞧见没有?那就是清河——四个多月前,也就是六月间,老子派兵长驱直入打到了鞑子的这个后院。可不要小看了清河这一仗,它还真不简单哪:这一仗,我兵奋扬,奴遂丧气,其筑沈阳城不就遂弃,退修铁岭,甚至渐有归巢之意。这一战,我生擒西夷七名、真东夷二十一名,斩获夷级也有一百二十四之多。朝廷闻报,又发来帑金四万两……”
其实,清河之役,毛文龙输得更惨。他派去的数千兵马在清河城北车山与鞑子兵一战即败,又在败退至碱场堡土墙口被一万多鞑子兵包围,最终逃回皮岛的只有寥寥一百多人。那生擒的东夷西夷以及斩获的首级何来?深谙此道的毛文龙当然晓得,必定是逃回来的人为邀功而偷袭山居良民抓来杀掉的!
至于奴遂丧气、弃沈阳、退铁岭、思归老巢之说,更是毛文龙的胡扯八道。要知道:就在这一年的三月,努尔哈赤已经将都城从辽阳迁到了沈阳;而在秋高气爽的季节里,努尔哈赤又下令开始了大练兵;此时此刻,努尔哈赤甚至已经在筹划进军大明国之河西、并且要一鼓作气攻下山海关直捣北京城呢!这些情况,通过在辽阳和沈阳的眼线,毛文龙都清楚。
但这些情况却不会影响也影响不了他的吹牛撒谎和自我陶醉。
天暗下来了,侍女点燃了蜡烛。
毛文龙举起长鞭还要讲下去,他的一个儿子毛承祚走进了书房:“爹爹,膳食官报告:晚膳已经准备好了。何时用膳?请爹爹示下——”
毛文龙放下长鞭,伸了个懒腰,又挥手示意侍女退下,这才对毛承祚道:“你小子不说,也不觉得怎么饿,这一说嘛,老子这肚子里还真咕咕叫起来啦。走,咱们一起用膳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