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毛文龙占皮岛(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皮岛,也称东江,又名椴岛,位于西朝鲜湾,与朝鲜只有一水之隔,而且水面距离不太长。其北岸就是朝鲜的宣川、铁山,到铁山的距离也只有八十里。岛东西长约十五里,南北长约十里,周围还有包括身弥岛、大和岛在内大大小小的许多岛屿。此岛与鸭绿江口的鹿岛以及大海之中的獐子岛,遥遥相望构成三足鼎立之势,而鹿岛和獐子岛都临近大金实际控制的边界,因此无疑极具战略价值。
过去了的许多年,皮岛一直渺无人烟,十分荒凉。
后来,虽然陆续有一些朝鲜人来到岛上居住、打渔、耕作,但依然改变不了这个弹丸之地的面貌,当然也显现不出它那得天独厚的战略价值了。
天启元年三月十三日,大明辽东首府辽阳不幸陷于努尔哈赤之手,从辽东逃出来的汉人难民和败兵纷纷向临近的朝鲜义州、安州以及铁山、宣川涌来,其中一部分又渡海来到了皮岛安家,岛上人家就渐渐地多了起来。小岛从此渐渐地热闹了,但仍然是荒凉依旧;至于其战略价值,离乡背井好不容易逃出来的难民们不只惊魂未定,而且还在为有了上顿却没了下顿的生计发愁,谁还会顾及一个小岛的什么价值不价值呢?
然而——天启二年十一月的一天,有一个人带着一支队伍占了皮岛。从此后,皮岛的一切都变了:为求庇护,随之涌上小岛的难民更多了,小岛更热闹了,荒凉的小岛很快也就变得繁荣起来了;不仅如此,这个人也在无意之中渐渐认识到了占据这座小岛的价值——对他来说,这当然不是战略上的价值,但却是一种能够让他自己从此安享富贵的资本!
这人是谁?他就是毛文龙。
毛文龙,号镇南,其祖为山西太平人,其父行商至浙江钱塘并且在那里娶妻生子,所以毛文龙也称自己是浙江人,这让他在以后的日子里得益非浅。
毛文龙出生的时候,毛家家境已经开始败落,到后来更是穷得让毛文龙连私塾也上不起了。也正因为穷困无赖,毛文龙年轻时便离家出走浪迹江湖。其后他又到了辽东,潦倒行伍二十余年。快四十岁时,由一位浙江同乡的引荐,毛文龙终于当上一个小小的把总。其后,他那在行走江湖时所练就的本领便得以充分发挥,到袁应泰经略辽东时,他已经升到了守备、而且以守备衔当上了一名营官。
辽阳失陷,毛文龙从城中仓皇逃离,随后由另一位浙江同乡引荐给辽东巡抚王化贞,成为其标下一名练兵游击。
两个月后,也就是天启元年五月,毛文龙奉王化贞之命,率兵一百九十二人、船三艘,由三岔河南泛沿海猪岛、色利、獐子岛、长山岛、石城、鹿岛等诸岛屿,一路收降辽东逃民。
这年的七月,毛文龙到达朝鲜的弥串堡。在得知大金鸭绿江边的镇江堡守将佟养真派兵外出、城守空虚的消息之后,便与镇江中军陈良策共谋,于二十日夜半内外呼应攻占镇江,遂杀佟养真之子佟丰年及从者六十人,并生擒佟养真。毛文龙也因此役而升任副总兵。

(这就是被熊廷弼斥之为“轻举妄进不是奇功是奇祸”的所谓“镇江大捷”,熊廷弼说,三方兵力未集,而文龙发之太早,致使奴恨辽人,焚戮几尽。灰东山之心,厚南卫之毒,寒朝鲜之胆,夺西河之气,乱三方并进之本谋,误专遣联络之成算,目为奇捷乃奇祸耳。
原来,毛文龙其时只是诈称自己带了大军来攻,与陈良策约好半夜动手。然而到了半夜时,毛文龙根本就没来,骑虎难下的陈良策只好与堡内外已联络好的兵民动手,擒了佟养真,于第二天早上将其送到毛文龙军中,才知道毛文龙只有三船人马。看来,毛文龙在这次镇江之役中,只是在自己营中凶猛地等陈良策这个原本人在建州心在明的内应送“功”上门。
镇江之役进一步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严重后果:其一,辽民惨遭报复屠戮:努尔哈赤得知镇江被袭,立派皇太极和阿敏带三千兵马前来镇压,毛文龙闻风即逃,留下的堡内堡外的兵民便遭了殃;其二,毛文龙逃到朝鲜,皇太极和阿敏立即追到朝鲜,朝鲜也因此而遇“不测之祸”,城乡倍受鞑子蹂躏;其三,更严重的是,彻底打乱了熊廷弼三方布置之策:熊廷弼的战略是勿轻战示瑕,待各方布置就绪而“一举复辽”。但正当熊廷弼与所司筹议兵饷之际,毛文龙却在“朝鲜联络未成,江淮召募未旋,水兵望洋未渡,千里孤悬,鞭难及腹”的情况下,抢先袭取镇江,乱了既定复辽部署,给整个辽事带了巨大的损失)
镇江之役“大捷”,不仅王化贞喜出望外,大明朝廷上下更是欢声雷动,在礼部任职的温体仁更是以毛文龙为其浙江同乡而自豪,他甚至扬言:“文龙以二百人夺镇江,擒逆贼献之阙下,不费国家一把铁、一束草、一斗粮,立奇功,真奇侠绝伦。今有此人,奴可擒,辽可复……”
谁能料得到:当镇江之役的捷报传到明廷的时候,毛文龙已经从镇江逃到了朝鲜——原来,毛文龙攻占镇江的第六天,也就是七月二十六日,努尔哈赤即派皇太极、阿敏率兵迅速出击,兵围镇江。
毛文龙一看大势不妙,立刻就渡江逃到了镇江对岸的朝鲜地界,先是逃到义州,接着又逃往铁山、逃往宣川、逃往安州、逃往龙川、宁边……在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毛文龙逃到哪里,皇太极和阿敏就派兵追到哪里,同时也就烧杀抢掠到哪里,搅得朝鲜城乡上下也不得安生。
朝鲜国的君臣担心长此以往必将贻祸于己,在多次请其西归广宁而不得的情况下,只好改而劝其暂到皮岛安身。
毛文龙考虑再三之后,终于痛快地答应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