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沈阳新城和北京的木工作坊(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距离辽阳一千四百七十多里地的北京,十九岁的天启皇帝朱由校也在废寝忘食地忙碌着。
他还是忙他的木工活,兴致越来越浓,手艺也越来越精。登基两年多来,魏忠贤给他找来的师傅早成了他的助手,他们干的活计也要他过目甚至再加工呢。
当然,出了名的"顽主"也忘不了玩。忙完了木工活,他依旧和过去一样,热衷于和客氏以及魏忠贤他们听说书、看大戏、玩杂耍。他自然也离不开女人,在客氏的调教下,紫禁宫成了他追欢逐笑的风月场,他就是这风月场上的嫖客老手。
去年秋天,魏忠贤又给他弄来了新的春药。一天中午,他正要上床休息,想不到无意间瞄了服待在侧的小宫女一眼,就惹得他的心里直痒痒。一时性起,他便一连吞下两颗春药,顺手牵过那个宫女,剥了她的衣服就上了龙床……
就在这时,他听到了在门外当值的两个宫女的悄悄话。
一个问:"常听那些个说书人说什么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真有这样的美人?"
一个答:"有哇!没有的话,说书人哪能编出来?"
又问:"这名字一个个都怪怪地,你见过吗?"
又答:"没见过。"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朱由校也常听说书人说起过,可从来没有问个究竟,所以也不甚了了。这时候听到两宫女提起,他立时就来了兴趣。只见他匆匆泄火了事,很快就爬起来,还没等穿好衣服,就急急唤来当值太监吩咐道:"快去请奉圣夫人和魏官儿他们来。"
客氏和魏忠贤也不知道,但幸好有博学强记的王体乾和李永贞知道。他们象说故事似的说给小皇帝听。
故事很有趣: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古代的四个美人--
沉鱼说的是西施:西施是春秋末的一个越国女子。相传有一次她在河边浣纱,清澈透明的河水映照着她美丽动人的身影,一时间让水中的游鱼也忘了游水,竟都慢慢地沉到了水底。从此,西施便得了这个"沉鱼"的雅号。
落雁说的是王昭君:王昭君是汉代一个才貌双全的美人。朝廷为了安抚北匈奴,选了她送与匈奴单于。在离家北去途中,她看到天上南飞的大雁,触景生情,她拿起琴弦弹起来,以寄托乡思。想不到一只只大雁听到她的琴声,竟忘了抖动翅膀而跌落了地上。王昭君也由此得了"落雁"的美称。
闭月说的是貂婵:貂婵是汉献帝大臣王允家的一名歌妓,后被王允认作干女儿。她貌似明月,能歌善舞。据说有一天晚上,她在花园拜月时,有一片云彩刚好将月亮遮住。站在旁边的王允得意地说:"连月亮也比不过我的女儿,都害羞地躲到云彩里了。"打这以后,貂婵就被人们称作"闭月"了。
羞花说的是杨玉环:杨玉环就是唐朝安史之乱死在马嵬坡的杨贵妃,她是唐代一个很有名的美女,被唐明皇李隆基选入后宫为妃。有一次,她和唐明皇去花园赏花,她在无意之中碰到了一棵含羞草,含羞草马上就卷起了叶子。唐明皇笑起来,称赞她有"羞花"之容,不愧为绝代佳人。
故事当然讲得十分动听。朱由校听着听着,突然来了灵感。他当下决定亲自动手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为题做成一面屏风,名字也已敲定好了,就叫"四美屏"。

于是,后宫里又一次热闹起来了。这不?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为题,那些说书的、唱戏的、作画的一起才走,一起又来。终于,一幅让朱由校满意的"四美图"画出来了。接下来,就是选料、锯木、刨削、雕刻……对每一道工序,朱由校都亲自动手,特别是雕刻,他甚至连一个小小的细节也不放过。
于是,在小皇帝的木工房里,拉锯声、刨木声、钉锤声每天又开始不绝于耳……快到腊八节时,朱由校废寝忘食地忙碌了三个多月的时间,人间绝无仅有的"四美屏"终于做出来了。
兴奋不已的朱由校将这件杰作放在木工房前,下旨让后宫佳丽、前廷百官前来观赏。他沉浸在佳丽和百官们的赞叹声里,心底油然生出的那种得意、快感、兴奋和满足,就象远在东北一隅的金国汗努尔哈赤占了沈阳和辽阳一样,也是前所未有的……
在此后的一连好几天里,朱由校都由魏忠贤、王体乾、李永贞他们陪着,天天站在四美屏前,一边眯着眼欣赏着,一边要他们再给他讲新故事。他说:"这件四美屏就是你们讲故事讲出来的,朕自然会赏你们的。你们呢,再给朕多讲些故事,讲得好,朕再作出可心的物什,还要重重地赏你们!"
魏忠贤得意地笑着,他早已从这件事中受到了启发,当然也早就准备好了给小皇帝的新建议:做一做三国人物的傀儡戏。一部"三国",说人物:要文有文,要武有武,美人英雄、皇帝大臣、商贾百姓、老鸨婊子……应有尽有。说故事:什么桃园三结义、千里走单骑、赤壁大战、单刀赴会啦……更让王体乾和李永贞们讲得天花乱坠,也让小皇帝听得津津有味。
当魏忠贤说出他的这个建议时,小皇帝高兴得又是拍手,又是跳脚,嘴里还连连叫好。他是一个听风就是雨的人,说干就马上干起来。可是还没有几天,就在说书的、唱戏的、作画的又一次在后宫热闹起来的时候,他突然又感到了他那个木工房显得太小、不够用了。于是,又忙活了好几天,他终于也设计好了一个更大的木工作坊的草图。
才刚进入天启三年的春天,似乎要和努尔哈赤扩建新都沈阳比美那样,朱由校也开始大兴土木起来--木工作坊在一阵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破土动工了。
没有多久,天启小皇帝引绳刨锯的木工作坊即告竣工,那进度,当然要比努尔哈赤扩建沈阳新城快得多啦。
小皇帝当然不知道努尔哈赤在建新都城,他其实也不需要知道,因为他从来对这样的军国大事都不感兴趣,他只要他的木工作坊,他只要玩得尽兴之后、木工活也干得尽兴。
于是,在紫禁城深处这个由他亲自设计亲自监工而建的木工作坊里,众多手艺高超的木匠以及手艺相当不错的木工们,在他的亲自领导和指挥下,日以继夜不知疲倦地大干起来。
二百多年来,大明皇宫里从未有过的大工程--做三国人物木傀儡的大工程拉开了它的序幕……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