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势安在?(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值伏暑淫雨时节,三人三骑时快时缓地奔驰在北去的驿道上,看着沿途一处处破败的景象,他们的心情都很沉重。
由于跋涉过劳,袁崇焕病情加剧,然而依旧负病兼程。每到一处驿馆住下,袁天赦的第一件事就是煎药。而袁崇焕喝药后稍作休息,接着的第一件事就是与程本直商议辽东的事。
而在路途之中,他们则海阔天空地谈古论今。快要到阜城的时候,他们又一次谈到了项羽——
程本直道:“项羽无疑是一位大英雄,然而最终败落垓下自刎乌江,虽然悲凄壮烈,倒也更显其可惜之至。”
袁崇焕道:“说的是。可也是项羽自身的弱点害了他:目光短浅导致许多决策失误;自负刚愎导致许多有勇有谋人才叛离;狭隘残暴导致其人心尽失……说到底是他自己打败了自己。”
程本直道:“不错,晚生还以为,除去项羽自身的原因,还有一个‘大势’在冥冥之中起着不小的作用——说起这‘势’,还真不可小觑呢……”
袁崇焕想起陈子壮说过“势”、罗浮道长也说过“势”,遂问程本直:“势?势安在?”
程本直道:“‘势’,就在我们身边,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可以感觉到。它是一种力量,无所不摧势不可挡。就说项羽吧,他也一直为身边的‘势’所左右:因‘势’而起,因‘势’而盛,因‘势’而衰,因‘势’而亡。秦之苛政激起了百姓造反,从大泽乡陈胜揭竿为旗始,反秦浪潮遍地涌起,也终成滔天之‘势’。项羽正是在这滚滚洪流里,突起于垄亩,并以其勇猛善战而受到部众的拥戴。此后的巨鹿之战,项羽率军九战皆捷,更使其威名大振,反秦各军陆续臣伏,奉项羽为诸侯上将军,可见其‘势’盛。然则秦亡之后,他身上许多膨胀起来的弱点渐渐变成了能致其命的顽疾,其由盛而衰也必然在所难免。而其最终,也只能是王安石诗中说的‘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于四面楚歌之中,项羽焉有不败之理?在自知不能复振之后,以其不愿连累江东父老的一点良知,他又焉能不自刎乌江?”

袁崇焕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间或点点头而已,可袁天赦从他强忍疼痛的脸色里看得出:老爷的病又加重了!
三人风尘仆仆刚踏进阜城驿馆的大门,驿丞就送来了邸报。邸报刚到,上面有皇上对袁崇焕在赣州第二次辞呈的批语:
袁崇焕韬略夙娴,危疆允赖。前逆党煽虐,委曲苦
心,朕已鉴知,督师重任,着遵旨速来料理,付朕委托
至意,不得再陈。
袁崇焕当即吩咐驿丞:“马换好的,明早鸡鸣启程!”
驿丞诺诺而退,袁天赦道:“老爷,你那身体……”
袁崇焕摆摆手道:“没事,你去煎药吧。”
程本直也道:“大人,这多日子大人负病兼程。歇一天喘喘气吧——这里距京师不过五百里,几天就到,不会误事的。”
袁崇焕道:“皇上托付重任,辽东事大、边关事急,早一天到就有早一天的事办。再说,我们赶早,还能挤出一天的时间顺道去看看孙承宗孙大人,他家就在高阳,河间西北大约只有几十里的行程——自他罢职回乡赋闲,我们已将近三年没有见面了。”
孙承宗非常热情地把袁崇焕三人迎进客厅——他在督师任上时就十分看重袁崇焕,而袁崇焕也十分敬重这位既有远见又肯担当的上司——近三年没有见面了,此时重逢,自然喜出望外,都有说不尽的千言万语。
可是,袁崇焕也感觉到老上司在言谈间总流露出一丝的苦闷和些许的惆怅。
孙承宗罢归故里赋闲,虽然嘴上总在说过一种清净日子、落一个轻松自在……但在心底,总又觉得别扭不那么舒服。他还企盼着有一天能重返边关,为朝廷效力。天启六年高第经略辽东,尽撤关外守备,他气得大骂;袁崇焕血战死守先后获宁远、宁锦大捷,他又高兴若狂。新皇登基,他更是盼着念着还有被起用的那一天。去年十一月,朝廷宣布对邹元标、高攀龙等人的平反昭雪,宣布对刘一燝、韩爌等人的起复原官以及对袁崇焕的起用,他在为他们高兴的同时,也急切地期待着自己被起用的消息。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