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肤公雅奏图(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端午节到了,袁崇焕如约去了望海楼。
到广州后,和家人见面了,家事也说完了,该应酬的都应酬了。今日,和朋友们的聚会一结束,他也就带着天赦要走了。三弟随后再送小女如蕙和有莲进京——袁崇焕虽然不大同意收有莲作妾,但也拗不过母亲,到最后也总算答应了。
望海楼偌大的厅堂里,欢声笑语不断。
陈子壮、赵惇夫、梁国栋、黎密、傅玉亮、陶标、区必元、邓桢、吴邦佐、区怀年、彭昌翰、韩暧、邝瑞露、戴柱、李膺、吕非熊、释通岸、释超逸、释通炯、梁稷、李云龙,还有袁崇焕和他的家人,还有其他一些朋友,三十多人共聚一堂,一次次举杯,一声声问好——每个人都把自己对老朋友、新督师的祝贺和期待寄托在一杯杯香气扑鼻的浓酒里,寄托在一句句热情洋溢的话语里……
赵惇夫当场作画为袁崇焕送行。
画图中:一帆远行,岸上有三个女人和一个小孩挥手相送。袁崇焕仔细地看着好友一笔一笔的画成,在他的心里,这就是他的母亲、妻子、万有莲和他的爱女如蕙啊。
他心里突然有些酸楚,一股浓烈的悲怆之情油然而生:作为儿子,他没有在父母跟前侍奉他们,已经有许多的愧疚。父亲去世,他没能回来,如今又要离开母亲了,他心里一如刀割一般。他也感到对不起妻子和女儿,这么多年她们母女跟着他征战辽东,他不仅没有给她们一丁点儿的庇护,反倒让她们担惊受怕,还让她们替自己担惊受怕。还有万有莲,她已经没有了爹娘、没有了哥哥、没有了家,这又要跟着自己去辽东……全都是为了自己呀,她们全都委屈了自己而成全了他!
陈子壮在这幅画上题了四个大字:“肤公雅奏”——袁崇焕明白,“肤公”即“肤功”,陈子壮的意思就是祝贺他“克奏肤功”。他懂得好朋友的一番心意,此去辽东,就一定要建功辽东:赶走了满鞑子,他就是大明的一大功臣啊!

还有子壮接着的题诗:
曾闻绶带高谈日,黄石兵筹在握奇。
回纥传呼唯郭令,召公受策自淮夷。
追锋北向趋三事,露布东征宠六师。
此去中兴麟阁待,燕然新勒更何辞?
袁崇焕在心底默默地读,也在默默地想——郭子仪为唐朝大将,召公乃周朝重臣。郭子仪因收服回纥、召公因平定淮夷都立有盖世大功。子壮此时写此诗更将其“肤公雅奏”之意推向了极至:他在祝贺崇焕此去一定能高奏凯歌,平定辽东,从而也必然有燕然勒石、麟阁题名之殊荣。
然而,子壮又在首句特别提到了黄石公,不由不让人联想到为刘邦开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张良。张良早年以家财求客刺秦王,意欲为韩报仇,却因在博浪沙失手而逃到了下邳,遇黄石公,得宝书。此后,张良成为刘邦的智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十三年之后,刘邦统一天下,张良即从赤松子云游四海去了。子壮之所以提到黄石公,就是让崇焕想起张良,想起张良的最后选择,子壮和罗浮道长是一样的用心良苦啊!
接着题诗的是梁国栋(字景升),他一连写了四首绝句:
边庭残虏昔曾降,文武功成宪万邦。
欲待龙颜趋北阙,云帆楼舰发珠江。
笑倚戎车克壮猷,关前氛寝仗谁收?
祈看化日回春日,再上邢州护锦州。
猎猎旌旗蔽远天,嘈嘈萧鼓闹离筵。
先声已播河西静,又借君王玉马鞭。
司马忠良翊圣朝,名飞麟阁不须邀。
新皇庙算高千古,休比唐文只度辽。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