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夜访熊廷弼(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离开京师的前一天夜里,袁崇焕拜访了熊廷弼。
袁崇焕非常欣赏熊廷弼再任辽东经略时向朝廷提出的守辽之策,即"三方布置策"--以山海关为大本营;以广宁为据点,驻以重兵正面对敌;以登莱为侧翼,伺机经海上督舟师、出奇兵策应广宁--他认为,这一策略的关键就是一个"守"字,这也是由当时的情势所决定、以守为攻的上上之策。
虽然由于广宁惨败,熊廷弼的"三方布置策"已不复再用,但在袁崇焕看来,它仍然非常有价值:现在的情势比之彼时更加严酷,因之,"守"字也更重要:只有守,才能使己方有一个喘息的机会;而只要守得住,民心才能得以安定,士气才能得以提高。而且在守得住的前提下,也才奠定能进能攻的基础,就像蚕一口一口吃桑叶那样,一步一步地收复失地,从而最终完成复辽的大业。
还在山海关时,袁崇焕不仅经常和何可刚、宋世英他们议论攻守,而且常常和新认识的同事茅元仪、孙元化、金启倧等讨论辽东兵事,还常常在一道演练火炮的使用和地雷的埋设。茅元仪他们几个与袁崇焕先后来到山海关,虽然有的比袁崇焕年轻、有的则又稍长,但像他一样都是一条条的热血汉子,志在抗金守辽复辽。
到了前屯,袁崇焕更是日思夜想:守住山海关这个大本营已经没有什么问题,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守住前屯、守住宁远?还有就是如何在关外选一个能够驻守重兵的据点?他自然也想到了宁远。但是宁远城墙被毁,已经无防可守。因此,当务之急,应当是在宁远重新筑城,以形成一个象熊廷弼方略中广宁那样的新据点。进可攻,退可守,如此方可实施逐步蚕食的方略……
经过多方讨论和反复思考,在袁崇焕的脑海里,终于深深地印下了"主守而后战"五个大字。与此同时,一个在宁远筑城的方案也在他的不断思考中渐成雏形。
所以,在这样的时候,袁崇焕自觉更需要和他所敬佩的前辽东经略会面,以便向他直接请教。
当谢尚政听说袁崇焕还要去拜访熊廷弼时,却显得甚是惊诧:"什么?还要拜访熊……熊……熊廷弼?就是那个在广宁打了败仗、全军覆没、已被革职、待罪听勘的熊廷弼?"
袁崇焕却坦然一笑:"是啊。怎么啦?"
谢尚政有他自己的想法:"大哥,不能去呀!这年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熊廷弼既是朝廷的罪人,你就得慎重了。听说他早年得罪过东林,这次又兵败广宁,听勘还能有什么好结果?人们避之都唯恐不及呢。可在这种时候大哥却还要去拜会他,就不担心得罪了东林?得罪了朝廷?大哥,听小弟一句话:也避一避风头吧,莫沾姓熊的,千万不可引火烧身,白白误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袁崇焕神情严肃地对谢尚政说:"你错了,一飞。待人处事,万万不可以其成败决定自己的取舍。成则趋、败则避,乃小人之举。何况广宁之败,是败在不知兵不知辽的一个小人加狂徒的王化贞手里,和熊廷弼大人并无多大干系。我虽然未和熊大人谋过面,但却知道他那个以守为主的守辽治辽之策并不错。我在关门和前屯两个多月,对此深有体会,趁来京之机拜会熊大人,正想向他请教,这与东林有何干系?而且有益于辽事,如何又会得罪朝廷呢?"

谢尚政倒也乖巧,连忙点头:"大哥说的是,小弟错了……"
此行之前,袁崇焕还未曾见过熊廷弼,只是听人说起过他相貌:腰背挺直,身材魁梧,凤目长髯,容貌威严。而此夜一见,却是全非。袁崇焕所看到的,只是一个鬓发花白、腰弯背驼、满脸病容、不堪重负的老头儿。唯独不同的是,从他那一双眼睛流露出来的仍然是一股不服不平和不屈之气。
他们见面的开始,气氛甚是冷淡。刚在花厅坐下,熊廷弼也不客套,只是冷冷问道:"你就是那个‘予我军马钱谷,我一人即守此‘和夜闯前屯而闻名朝廷的袁崇焕么?"
"回前辈话--"袁崇焕拱手施礼:"下官袁崇焕不才,见笑世人了。"
"后生可畏,后生有为呀。"熊廷弼又冷眼端详着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中年人,好半晌,才又问道:"老夫冒昧请问:足下有何治辽良策?"
"前辈--"袁崇焕起身,又一次拱手施礼,然后肃然答道,"下官以‘主守而后战‘请前辈指教。"
"好!好一个‘主守而后战‘哪。坐下,快快坐下谈--"熊廷弼不禁击掌称赞,态度顿时变得温和,眼睛骤然发亮,精神也随之振作起来,"老夫三赴辽东,一任巡按,二度经略,所思所想所做所为,也是将‘守‘字作为辽事之根本。老夫以为,辽事之可为就在‘守‘,只有主守,也才有而后的‘战‘,才有而后的收复失土。倘若朝廷中无人制肘,则照此行事,可望五年复辽……"
"五年复辽?"
"是的,五年复辽!这也是老夫二赴辽东并且苦守之后的想法。不过,风云变幻、人事莫测,老夫已是难见天日了。"
"前辈壮志未酬,世人尽知原由--"
"不必多说,老夫也知难辞其咎啊。只不过老夫还未与努酋交手,却惨败在自己人的手里,实在是千古遗恨哪……"熊廷弼说不下去了,只见他两眼含泪,显得十分伤心。
"前辈,是非曲直,朝廷总会有个公断。"袁崇焕安慰道。
"公断?难得指望啊!你来京时日尚短,这朝廷中事,还知之不多。唉--"熊廷弼长长叹了一口气,缓缓站起身,在厅堂里走了两个来回,待重新归坐时,已经恢复了刚才的神态,他接着又仔细地看了袁崇焕一番,这才说道:"不必再提它了。毕竟个人事小,朝廷事大。咱们不说私事,就只说说辽东吧。"
听熊廷弼如此一说,袁崇焕更加敬重熊廷弼的为人,他又一次站起身,走到熊廷弼面前,恭恭敬敬鞠了一躬:"前辈忠心耿耿,为国为民,品格高尚,堪称世人楷模。下官这里有礼了。"
熊廷弼连连摆手:"莫这样--坐吧,咱们继续说。"
摇曳的烛光下,熊廷弼的目光十分温和,他看着袁崇焕重新坐下,继续道:"老夫听你‘主守而后战‘一说,已自觉后继有人。我大明总算守辽有望、复辽有望,老夫死也可瞑目了。来,来,来,待老夫将所知所思,全都细说与你--"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