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中立之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接连几日,后赵皇帝石勒都没有上朝,两派势力的斗争也达到了白热化冉闵也趁机不假自休,与手下一班人,专注于冉家军的建设。并明确地下令,为了防止不必要的麻烦,所有冉家军兵卒等,如果没有冉闵的亲自特批,不得擅自进入襄国城中。城外的汉人等,也尽量少进城,以免卷入残酷凶险的皇权争夺战中。只要汉人们住在冉家军附近的居民聚居区,冉闵向他们保证,可以让他们得到保护。冉闵在,各位父老乡亲也不会被战祸所伤。
冉闵的这道命令一下来,八千余冉家军马上进入了一级战备状态,时刻准备着应付可能出现的危机。神仙打仗,凡人遭殃。谁也不敢肯定这后赵的皇权之争的战火,不会波及到这儿来。散居在各地的汉人,也携家带口,来到冉家军周围,以寻求庇护。不是这些汉人草木皆兵了,只有经过战乱的人,才知道战争的可怕的毁灭力。
所以,只不过短短十数日,襄国城外的冉家军周围方圆几十里内,短时间就聚积了近二十万的汉人。在古代生产力较低下的时候,土地和人口,可都是宝贵的财富啊,不象现在人多得非要实行计划生育来限制人口增长了。不信你看史书中要说哪个国家强大,不说它有多少黄金白银等物质财富,而是说它地有多广,人有好多。国家的强大,地广人多,在古代是缺一不可的。最好的例子就是三国时的刘备,自己都被曹操追得鸡飞狗跳了,还要带着一大帮难民一齐逃难,还赚了一个仁义的好名声。其实我们的皇叔一点儿也不傻,人口这种不可多得的财富,那可是以后借以翻身的本钱啊。所谓无兵不成军,这兵就来至于所掌握的人口之中。
忽然多了如此多的人口依附,冉闵敏锐地意识到了这是一笔很大的财富。于是将父亲以前屯积的粮食开仓,除了留足军队的口粮外,其余的全分给前来依附的汉人。冉闵这时才明白父亲以前拼命地屯积粮食的原因,民以食为天,在有些时候,你施舍给了别人粮食,可是你赚回的是人心和威望,这是金钱很不容易买到的。并指定一些荒地让前来归附的汉人们耕种,冉闵也尽最大力量提供他们种子和耕种工俱。反正因为长年的战争,荒地多得很。
这天,忽然有圣旨传来,原来是后赵皇帝的奖励。说是冉闵有功,皇帝爱护有功之臣,特赐绢三百匹,白银一百两。并叮嘱冉闵尽忠于襄国城外的防卫,不要让贼人乱党有隙可乘。约束部下不要随处乱走,以免干出扰民之事。
所谓无功不受禄,在阳谷关立功时,不是已经被奖过了么。冉闵马上觉察出来了,石勒必定马上不久于人世,这道圣旨不是皇帝亲自起草的,而是太子帮代为的。目的只有一个,冉家军是离都城襄国最近的一支军队,即使人数少,也不被羯族看重,可是这毕竟是一股力量。太子帮们是在暗自告诫冉闵,不要轻易插手,即使是军队的调动也不行,怕引起误会,最好就呆在原地不动。太子帮们也感觉到了,这皇权之争肯定有番血腥,冉闵是名义上石虎的养孙,难免会帮石虎。所以太子帮们不敢轻易地相信冉闵,让他的冉家军进城勤王。只要冉家军呆着不动,也就行了。这些冉闵是满口答应,让传旨的太监高兴地回去复命去了。
如果不出所料,石虎那边的人也要来了。当冉闵刚把他的猜测说给徐德、张楚、司马杰等人,果然就听得门口的卫兵来报:奋威将军宁破阵参见!
宁破阵也因为阳谷关一战而立功受封,此人也是石虎的得力部将,在如此敏感的时期来访,必定和皇权有关。冉闵故意装着不知,热情地和宁破阵客套起来。
宁破阵先夸奖了冉闵一番:“龙威将军年少有为,小小年纪就取得了宁某苦战了二十几年才取得的成绩。”他是说他已经四十岁了才被封为奋威将军,而冉闵只不过才十岁就取得了龙威将军的封号,这种差距实在是挺大的。
“哪里,哪里!冉闵只不过凭一时运气,怎么能跟将军您争长短啊。”冉闵的回答老练得让宁破阵吃惊,这官场的虚应奉承,他宁破阵可是很花了些力气才学会的,冉闵却能够运用得如此地不留痕迹。
“冉闵小兄弟你就不要客气了,你是我佩服的第二个汉人。第一是祖逖,曾经只率几百步曲就敢渡江北伐的东汉将军。他可是战神转世,就连当今的皇上石勒和王爷石虎也都被他吓得不敢渡河而南。现在小兄弟也是勇猛无敌,真是象祖逖转世似的。这一说还真巧了,以冉兄弟的年龄推算,正好是祖逖死后一年所生,真可能是祖逖转世啊。”宁破阵现在不称冉闵为将军,而是以小兄弟来称呼,可见是在拉近与冉闵的关系。他的这种说法虽然有点儿荒谬,但是可以感觉得出来,他是诚恳多于虚伪,是真的佩服冉闵。

对于宁破阵,冉闵对他的印象很好,并不是因为那天在阳谷关是他首先冲出来的人。而是冉闵觉得,宁破阵是羯族的少有的不歧视汉人的少数几个将领之一。即使石勒石虎以及他们的一些儿子,都对冉闵很好,那是因为冉闵有才华,令他们佩服。而对于其它汉人,他们是有种骨子里的轻视和仇恨的,原因是羯族以前也没有少受西晋贵族的气,他们就将这些曲辱转嫁到了其它汉人身上。以剥削践踏汉人为乐,这是不争的事实。
见宁破阵有意与自己拉关系,还拿自己与祖逖比,冉闵于是笑着说道:“宁老哥过奖了,我怎能与祖逖的英勇相比呢。冉闵就是我,我就是冉闵,不是任何人,现在是将来以后都是。”
冉闵的这种超级的自信,而且还不喜欢拿名人来为自己脸上贴金的行为,令宁破阵大为敬佩。现在的一些人,总喜欢拿历史名人往自己脸上贴金。比如好一点的臣子,总是以自己有管仲之才而自居。帝王们也不免俗,舜禹就不说了,太远了,秦皇汉武他们还是经常会拿来作比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YY。
佩服之余,见冉闵也称呼自己为老哥了,说明他已经接受了自己的亲近之举。最终,还是宁破阵忍不住了,说道:“冉兄弟看现在的太子,是否有能力在皇上百年以后,拥九五之尊而威定八方呢。”宁破阵将话说得很明显了,就是直接问冉闵,现在的这个石弘有没有能力坐稳皇位。
这不是明摆着吗,能不能做得稳,还不是得看你们的王爷石虎愿不愿意。看情形,石虎百分之九十九是不愿意的,那在这里也用不着讨论太子是否坐不坐得稳的问题,而是能不能坐得上的问题。对于宁破阵的单刀直入,冉闵想也不想地回答道:“皇位是石家的,谁坐上面我们拜谁就是了。我们做臣子的,做好自己的本分就行了,多做就等于添乱。用不着我们这些外人操心,难道不成那位置还会让你我来坐了不成?”
宁破阵听了先是一愣,随即明了地笑道:“是啊,是啊,再怎么操心也轮不到我们吧。所以冉兄弟你可要答应今天的承诺,保持中立,管束好手下,这大局嘛,几天就可见分晓了。”先前冉膽在世时,皇帝石勒对于冉膽的拉拢引诱,石虎还是很担心的。在皇权相争的这个敏感时刻,要是石勒在冉家军中安排有内线,如果到时鼓动起冉家军进城勤王,再加上李阳的襄城卫戍部队,情况就变得复杂了。所以石虎不想也不敢利用冉家军这支军事力量,只要他们按兵不动,就算是帮忙了。这一点,竟然与太子帮有着惊人的相似。
保持中立,也是冉家军最好的选择。在后赵的军队体系中,汉人组成的冉家军力量还相当薄弱,经不起任何的折腾。即使押对了宝,支持到了胜利的那方。支持的直接表现就是,派出部队参与平叛。一番并不亚于阳谷关战斗的巷战下来,也会伤筋动体的。更不要说连方向都错了,那比恶梦都可怕了,报复会是空前惨烈的。
这种正合我意的结果,冉闵暗自乐得合不拢嘴,表面上他仍然不解地问道:“宁老哥,我答应你什么了啊,可不要乱说啊。”
宁破阵只是略为一顿,也就笑着说道:“冉兄弟,你硬是精得很噢,老哥我玩不过你。这事这么定了下来,我得赶快去回复王爷,好让他放心,专心做他的正事。”说完就急急地向冉闵告辞。这正事是什么,冉闵不问也知道。
送到门口时,冉闵忽然问道:“皇上还能撑多久?”
宁破阵明白冉闵话中之意,考虑了一下说:“据太医们会诊的结果,可能过不了今晚吧。”
冉闵只是“噢”了一声,再也没有多余的话。
望着骑在马上的宁破阵正准备在亲卫的簇拥下离开,不知是不是出于对宁破阵这个应该算是忘年交的关心,冉闵向他喊了一声:“宁老哥,多加小心啊,不要打虎不成被虎伤。”
闻听此言,宁破阵心中竟然有一丝感动,就象他们在阳谷关外并肩战斗一样。这次虽然他们并不是战友,但是宁破阵却感受到了冉闵对他的关心。此时宁破阵又显示出了他在阳谷关前面对万人之敌时的那种傲然之气,哈哈一笑道:“冉兄弟放心,那没了爪牙的老虎,比病猫厉害不了多少。”说完,几十匹马如风般地卷尘直奔城内而去。
冉闵当然知道这老虎指谁,确实是没了爪牙之利,这老虎再怎么也威风不起来了。只是这李阳,程遐,徐光确实是太子石弘这只老虎的坚利爪牙,要拔除也是有准备的他们,谈何容易。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