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实力是生存之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晋成帝咸和七年(公元332年)冬末,冉闵带领幸存的冉家军步兵八十余人回到襄国郊外的冉家,阳谷关外一场血战,当时的那支冉家军损失了三分之二的人马而就是这八十余人,也是依靠冉闵斗智斗勇,血拼保住的最好结果。
虽然这八十余人,没有一人不带伤,无一人不挂彩,但却是冉家军后来的勇将现身之处。比如窦兴、鲍进、汪重、王亘等等,后来都成了冉闵攻伐四方的得力骁将,更不要说冉闵亲自收的徐德、张楚、司马杰三人了,那更是冉家军首屈一指的将才。
因为有了冉闵的出谋划策,勇敢无畏的冲锋,以及宁破阵的舍命相助。石遂才觅机一击得手,解了阳谷关之围,使得后赵与鲜卑的力量从新平衡,边境也暂时安宁下来。后赵皇帝石勒大喜,大封有功之臣。石遂得了最大的好处,进封勇战候。反正现在后赵是他们石家的天下,封多大的官也不为过。这让石虎和石遂两父子分外地骄傲,后赵的江山还是得靠他们石虎父子来保全,即使这次真正的最大的功臣冉闵,也是他石虎的养孙啊。从此以后,石虎父子更是对冉闵宠爱有加,这是个人才啊。
冉闵也被赐封龙威将军,成了后赵最小的将军。并破例让只有十岁的冉闵与后赵的文武群臣们共列朝班,一大帮装模作样的大人和一个小孩在朝堂之上,天子面前议事,这真的算是一件奇事。
受了封,拜了官,该做的过场都做完了,冉闵这才回家安心做他该做的事情。
替父亲准备的棺木仍然停在灵前,大家都在等冉闵将老主公的遗骸取回来再安葬呢。冉闵小心翼翼地将背在背上的包袱取下来,放在灵前的香案桌上。即使冉闵已经换了包袱的布包单,但是仍然免不了上面沾上了星星点点的血迹。这也没有办法,阳谷关那场恶仗打下来,冉闵浑身上下,就没有一处是干的。除了自己的汗水,就是鲜血,将全身都浸透了的人的鲜血。
好在冉闵早有准备,里面用了一层防水的油纸裹护,这才没有让冉膽的遗骸沾染上血腥。然后将棺木里面衬了一张黄绸,冉闵这才将父亲的骨灰倒了进去,接下来择地选做道场,最后封棺下葬。一个小孩子竟然能将这么繁复的事情做得这么井井有条,不仅所有的人都吃惊,就是连那个一向以行事仔细精密的老管家谢定元也是暗自佩服不已。
所有的事情忙完了,接下来冉闵该为自己打算了。毕竟死者已经入土为安,生者还要在这残酷的世上生存。至从回来后,冉闵是朝庭家里两边跑,虽然徐德、张楚、司马杰三人也时刻默默地跟着他,但是彼此安心说话的时间是很少的。今天送走了前来吊唁的各路宾客,冉闵终于有时间坐下来,好好地与徐德人与人之间三个谈一下话了。
“徐德、张楚、司马,你们三个在冉家还习惯吧?”冉闵微笑着问道,并没有常人那种处理丧事,成了孤儿时的那种无助凄然的感觉。
“主公,我们一切都好,比在关外流浪好多了。只是主公您不要刻意地隐忍自己,这样对身体不好,如果你真的把我们当兄弟,也不必在我们面前硬撑了,毕竟你年龄尚小,也没有人会笑话你懦弱的,如果实在是难受,你就,你就。。。”箭伤未愈的司马杰最先说话,言语中带着那种真诚的关切。
“司马是说如果我要是真的悲伤,那就哭出来就好多了,是吗?真是感谢各位兄弟的关心了。其实我也不是认为那种哭就是扫了男人面子的人,当初在蛇回头找到我父亲的遗体时,我就哭过了。现在父亲的遗骸回到故乡与我娘葬在了一齐,满足了他老人家生前的心愿,我也尽了人子之份。虽然仍然是怀念他,但是已不是悲伤了。我要在这个乱世生存,并且要很好地活下去,也是我爹爹的心愿,所以没有理由来悲伤,或者愁眉苦脸。我现在最应该做的是,好好活着,规划自己的人生。”冉闵也真诚地将他的想法说给了他们听。
三人被小小的冉闵竟然有如此的洒脱和胸襟折服了,成大事者,总会看得更远。
还没有等呆呆的三人说话,冉闵又笑着说道:“我说过,将父亲那杆双刃铁枪赠送给司马的,今天就正式交给你了,希望你永远象在阳谷关血战那样勇敢无畏。”
“那肯定是当然的,只要主公你一句话,冲锋陷阵,如果我司马杰皱一下眉头,就把司马这姓氏改了算了。只是这双刃铁枪是先主公的遗物,照理说应该由主公你来继承才对,我这样得了,不好吧!”司马杰前面说得响亮,说到枪的归属时,他们语气有些小声了起来,觉得有种夺人之美的嫌疑了。
知道很在乎自己皇叔身分的司马杰用自己的姓氏发誓,这应该算是一个很重的誓言了。冉闵听了很是感动。至于他所说的铁枪,冉闵笑着问道:“司马,你只说你喜不喜欢这枪就得了。”
“喜欢啊,肯定喜欢。”司马杰不解地问道,对于尚武之人,好的兵器也是他们的最爱。
“那就对了,这枪就是你的了。”冉闵爽快地将铁枪重新放回了司马杰手中。

司马杰在一愣之下,也连忙接过称谢。主公的真心相赠,是对自己多大的信任与恩赐啊,不接受反而不好了。
“那我的铠甲,主公你也是答应了我的啊。”,见司马杰收下铁枪,知道冉闵是个豪爽大方之人,徐德也不再客气,自己来要了。
“这你放心好了,凡是入了冉家军的,都会有一副铠甲。何况你徐德还是阳谷关战的功臣,说什么也要打造一副上好的。只是你这家伙长得又粗又壮的,要多费好些材料啊。”冉闵故意作有些心痛的道。
“主公你这就小家子气了,我虽然费得多,到时候我就从战场上找回来了嘛。”徐德也大咧咧地和冉闵开起来玩笑。
“我说张楚,你平时可是样样都要争先的,这次可要落后了。噢,我记起来了,你说要问我一个问题,现在就问吧,我绝对不撒谎。”冉闵看着张楚,他也有了好奇,这家伙到底有什么问题,比要东西还划得着。
“这个,其实现在我也不想问了,反正我也晓得了。”张楚竟然露出了平时难得一见的难为情,这太不象他的风格了。
于是大家都非要让他说出来听听,迫于无奈,张楚只得说:“其实就是先前主公背上的那个包袱,我看主公保护得那么好,以为里面肯定有啥宝贝,结果,结果是老主公的骨灰。”他的声音很小,但是大家都听清楚了。几人诧异地互相看了看,然后大笑起来,笑得张楚有了无地之容之感,也只得跟着笑。当初冉闵那么层层地包裹骨灰,只是怕被雨雪污了骨灰,不想被张楚认为是宝贝,又不好意思问,还在那么激烈的战场上提到要问冉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这真是应了一句话,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人的好奇心是多么的大啊。
“你们还笑我,当时在火枫坡时,在得了主公的烧饼时,还不是你们俩个小子说那包袱里才是宝贝。”张楚开始揭徐德和司马杰的底。
“我们是说了,可是说要动手的人是你。”
“就是,最先出手的也是你,最先被光荣放倒的也是你。”
“你们……”
三人打闹成了一团,冉闵与他们的关系也在这打闹声中得到了升华。这就是人和,一种所谓的软实力。
………
公元333年,后赵皇帝病重,可能将不久于人世。各种势力都在蠢蠢欲动,皇权的真正争夺开始了。主要的代表是正统的皇帝石勒指定的接班人太子石弘与石勒的亲侄子也是石弘的堂兄石虎,各方都有长处。
石弘是正统,得到了朝里的大多数朝臣的支持,更有皇帝石勒指定的羯族重臣程遐和徐光为辅政大臣,替石弘出谋划策。更有石勒的心腹,参军都尉李阳护驾,统领都城的防卫。关键的软肋是兵权不在他们手里,石弘仅有的一次远征鲜卑都是大败而归,还连累左骑将军冉膽丢了命,所以石弘在军官中的威望是不高的。
相反,羯族的大军,基本上都掌握在石虎父子手中,而且他们都因为常年征战在外,和许多羯族军官们都建立了友情。皇权之争,军队一定会站在石虎父子一边,这是他们天大的优势。但是他们得不到朝臣的支持,又不是正统,襄国又是石弘的势力范围,只要让石弘坐正,假以时日,在众多羯族贵族朝臣的帮助下,哪怕是只得到一半的后赵军队的支持,说不定都是他们石虎父子的末日。
所以看似处于弱势的石弘太子帮,也是有机会翻身的。何况太子帮还有个最大的靠山,后赵皇帝石勒。只要石勒一天不死,凭借他的威望,就可经尽最大可能地压榨石虎的军权,给他的亲儿子石弘创造空间。只是石勒醒悟得太迟了,以他病弱之躯才开始制肘石虎,怎么看也有点晚了。石弘们只有求神拜佛,让石勒多撑一天,都是他们的福气啊。其实石勒也对石虎是有所防备的,在立太子时,他就有意地拉拢冉膽,并特许冉家军可以将步兵扩大到万人,想以此来制衡石虎。可是冉膽却战死了,一时也就没有了适当的人选,加之四处边关告急,为了让石虎安心御敌备战,石勒也就将这事暂时搁浅了。等腾出手来想再办这事,石勒已经病重危急,晚了。
嗅到了朝中的火药味,冉闵尽量少出门,加紧了冉家军的操练。他知道,只要石勒这个皇帝一死,皇权的血腥争夺就再所难免。也好在他还是个小孩子的身份,双方还都没有将争夺的触角伸到他这儿来,不过话已经传过来了,都夸他年少有为,前途不可限量。当然这潜台词就是,你只要跟我们,才会前途无量。冉闵心里明白,不论哪方获胜,对于汉人来说,地位都不会有本质上的变化。唯一能够自保的,在关键时刻可以说话的,就是实力,也就是冉家军的实力。这可关系到几十万汉人的福祉啊,这次冉闵真切地体会到了父亲生前夹在石虎与石勒间的艰辛与无奈。这权力之间的暗战,比真刀真枪的战场更凶险。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