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清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幕府的冷遇,犹如当头浇下的一盆冷水,使得徐过有些灰心,也让他变得清醒
徐过知道自己想得过于简单了,不要以为自己来自于未来,就能为所欲为,任意改变历史,将那些历史名人于股掌之间。
既然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他的大名,就肯定不是吃素的,他们的阅历和才具都不是徐过所能比拟的。
今天在将军府中的失常,就充分反应出了徐过自身的局限性,许多东西并不是靠聪明和大胆就能具备的。就像那种面对大场面而游刃有余的气质,就不是随便就能具备和学得像的。
他不能不得佩服身边的美贺子,别看她小小年纪,但今天在幕府中所表现出的从容、淡定和得体,着实让徐过自叹不如。其实这在美贺子平时的举止中就可见一二,她走路时,右手总是轻轻按住和服的下襟;进门脱木屐时,总是用右手提出上襟,稍稍翘起脚后跟,这个动作是为了不会太多地暴露脚后跟;每次坐在餐桌前面的坐垫上的时候,她总是先用手提起餐布的两端,轻轻放在膝盖上,然后再慢慢移坐到坐垫上;而倾听徐过谈话时,双手总是叠放在膝盖上,上身挺直端坐,显得非常清爽文雅。
总之,美贺子的一举一动都深谙礼仪之道,是那么的自然和优美。这就是一种贵族之气,是几代甚至十几代人气质沉淀的结果
而这种气质就是徐过现在所缺失的,但对此他还不太担心。气质是由环境养成的,在目前的这个环境里,他相信凭着自己的智慧,不用多久就能学个不离十,即便只是徒有外表。
至于家定和阿部对他所表现出的轻视,他也不担心,因为这很好理解。他们又不知道此庆喜已非彼庆喜,还只当是个十六岁的少年,能有多大见识?他们不轻视才怪。
徐过所担心的是家定和大奥中的三个女人所表现出的对他的厌恶。从他们的眼神中可以看出这已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讨厌,而是已经深入骨子里的憎恶。
从史料中可以得知,家定的厌恶是出于对一桥庆喜的极度嫉妒,因为无论就外貌、才干或健康,一桥庆喜都远远胜过德川家定。
但大奥的三个女人又是为了什么呢?
据史料中记载,在而后的将军继嗣之争中,大奥坚决反对一桥庆喜为下任将军的后补,但原因是什么没说,至少徐过没看到过。
按徐过原来的设想是尽快取得将军的信任,参与到幕府的政务中去,然后做几桩露脸的事,在幕府中树立起威信,再寻找机会取家定而代之。
但照今天的情形来看,家定连见都不怎么愿意见到他,又怎会同意他进幕府参政。
难道只能按着一桥庆喜的人生步伐去走?

徐过很不甘心,但也知道鲁莽不得。虽说是穿越之人,但终究不是神仙,也没有金刚不坏之躯。今日一行,让他明白穿越之路也不是那么好走的,一切还需谨慎行事,别历史没改变,却把自己的小命玩完了,那就惨了。
将脑海里的史料回忆一遍,再与目前的情形结合起来,徐过决定从两方面去做。
一是从史料中表明,明治维新的骨干力量是日本中下层武士。而一开始,他们也并没有倒幕的意思,他们虽然对幕府的种种措施极为不满,可却还没有不满到非推翻幕府不可的程度。只是为了自身的和国家的利益而想改变幕政,参与幕政。现在才嘉永六年,离他们产生倒幕的想法还有好几年的时间。那就想办法把这些维新精英全部招到自己的麾下,这一点应该不难做到。首先自己知道这些人的名字,像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和西乡隆盛以及高杉晋作、坂本龙马和胜海舟等等,至于大名鼎鼎的伊藤博文,现在好像还小,不用去管他。其次,从昨日与山冈的交往来看,在日本现在这个等级森严的时代,以自己大名的身份,装出礼贤下士的模样,对这些中下层武士稍加恩宠,略施恩惠,他们还不是要感恩涕零,舍身报效。如此一来,这些反幕势力就掌控在了自己的手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就掌控了整个日本的历史进程。
二是还要找阿部正弘好好谈一谈。看态势,将军家定天生体弱多病,阿部在幕政上是能作主的人物。那就尽量说服他一定要注意不能让皇权死灰复燃,要让天皇死了干政的念头。还有就是要争取让他把加强海防,购建轮船的事务交给自己。因为徐过相信,在目前的日本没有人比他更有资格去做这些事情。
至于将军之位,那只能先放一放。只要上面两件事做成了,那自己的声望也就不得了了,到时,那就由不得家定了,那大奥的三个老女人更是不在话下。
想到这里,徐过哈哈一笑,美贺子惊奇地望着他,心中暗道:“自己这个夫君怎么总是神经兮兮的?”……
回到一桥家,徐过刚刚下轿,一个小姓就急匆匆地跑来禀报:“老爷,水户大人来了。”
“在哪里?”徐过问道。
水户大人也就是德川齐昭,一桥庆喜的生父。怪不得在幕府没有见到,原来跑这里来了。
“在书房等您。”小姓应道。
“一起去吧。”徐过对美贺子说道。既然是公公来了,那儿媳自当一同去拜见。何况,徐过还不知该如何称呼和行礼,也必须拖上她,这样才可以依葫芦画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