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德川齐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踏进书房,见到德川齐昭,徐过吃了一惊:这老小子怎么和自己长得如此相像,简直是一个磨子里刻出来的。
140多年前,在日本竟有二个和自己长得一摸一样的人,而自己又跨越时空,化身其间,这难道仅仅是巧合吗?还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徐过不由得有一种诡异的感觉,霎时间,竟有些分不清自己哪个是真?哪个是假?现代的记忆反而变得虚幻起来,莫非那只是一枕黄梁梦?
美贺子见过礼后便回内庭去了。书房里就剩下徐过和齐昭“父子”。
想起见面时的称谓,徐过就感到好笑。子称父“水户大人”,父称子“一桥阁下”,这还是两父子见面吗?
在中国,若不是无后或特殊原因,一般很少有人会去领养别人家的孩子,也很少有人甘心改了姓氏去做“养子”,但日本养子竟还成了一种制度。上至皇室、下至平民中都广为普及,武家时代养子制度更是达到了它的顶峰期。这可能是由于大和民族作为单一民族国家,不受血统问题困扰,所以孩童都被视作公共财产,谁是父亲也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徐过由此突发奇想,如果徐福和他的童男童女们真的是日本人的祖先的话,那作为单一民族国家,那在二战之前,日本人岂不成了最为纯粹一脉的炎黄子孙?而中国民族众多,又经元、清两朝的统治,早就成了大杂侩了。至于二战之后,众多的慰安妇和美国大兵,使得日本也就不那么单一了。
“一桥阁下,今日登城拜谒可好吗?”德川齐昭脸含笑意地问道。
“唉!将军和大奥的那几位好像不怎么愿意见到庆喜。”徐过实话实讲,他想借此听听齐昭的说法。虽然他对这段历史有过研究,但那些史料都是后人所作,与史实多少有所出入。何况,许多细节是不会反应在史料中的,而细节又往往能决定事情的成败。
“将军那是在嫉妒一桥阁下。”大概是亲父子的缘故,齐昭直言不讳。
“那本寿院和两位御年寄呢?她们又为何讨厌庆喜?”徐过顺势问道。
“这……这……”齐昭欲言又止,老脸上莫名其妙地泛起一丝羞色。
子代父过!
徐过察言观色,心中已经明白:肯定是齐昭做了招大奥诸女记恨的事情,现在,她们把帐算在了他的头上。
“水户大人今日前来有何教诲?”徐过连忙转移话题。既然刚才的问题使他为难了,那就不能追问了。所谓子不言父之过,即便在心中从没有把齐昭真真当成自己的父亲。至于问题的答案,从旁人口中说出,或许更为合适。
“一来是闻听一桥阁下前几日身染贵恙,心中挂念,特来探望。”齐昭答道。

“多谢大人记挂!”有一来就有二来,一来总是幌子,二来才是目的。徐过静静地望着齐昭,等他说下去。
“听说阁下和小野铁太郎结成了义兄弟,不知可有此事?”齐昭双目灼灼,紧紧盯着徐过。
妈的!昨夜到现在才过去多久啊!他怎么就已经知道了?
“不错,确有其事。”徐过惊讶之下并不否认。
齐昭的脸顿时变得严肃起来:“一桥阁下,你怎么可以如此任性?大名是大名,藩士是藩士,上下有别,岂可乱了伦常?如若幕府得知,那是要严斥的。”
“庆喜见他率性直肠、剑术出众,心中爱他是个人才,故而才有此举。”徐过解释道。
“招贤纳才本来没错,你把他收为家臣,给些赏赐也就是了。自降身份和一个中级武士结义,那在德川家是闻所未闻。此事就此打住,不管人前人后,都不许兄弟相称,只当没有发生过。只要你不提起,小野是绝不敢再提的。”
“是庆喜荒唐。多谢大人教诲!”徐过态度诚恳地认错了。
面对父亲的训斥,徐过一向的经验是:先认了错再说,至于听不听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因为作为父亲,无论他说得对或错,都是一片爱子之心。何苦去伤他呢?表面上总要让他开心,这也是一种孝顺嘛。更何况,由于代沟的原因,有些问题是难以纠缠明白的。而现在他和齐昭之间那哪是什么代沟?整整要相差近二百年,简直是一条天堑。哪里还整得明白?
见徐过态度不错,齐昭脸上舒展开来,露出了慈父般的神色:“刚才平冈还在夸你,说是一桥阁下在大婚后显得更加果断和威严了,不愧为家康公的子孙。”
接着齐昭又嘱咐了几句要好好读书,有事要多和家老们商量之类的话,随后便起身要走。
徐过赶忙拦住:“请大人吃了午饭再走不迟。”
”不了,幕府还有事要我去做。”齐昭却执意要走。
“听说,阿部大人把海防之事交与了水户大人?”徐过抓紧问道。
“不错。”齐昭应道。
“庆喜想为大人分担一些,大人以为可否?”徐过请求道。
“哈哈,七郎真是长大了,知道要为老夫分担责任了。”齐昭欣慰地笑道。
接着又拍了拍徐过的肩膀:“不过你还小,又是新婚,现在还是在家中好好读书,此事以后再说。”说罢,也不待徐过回答,竟扬长而去。
徐过那个沮丧啊!气恼之下,脑中忽然想起一事,怒气冲冲地朝外面叫道:“阿忠,你给我滚进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