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大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景孝十一年夏,齐国公许宏天出望北关,一路势如破竹,大小十余战,斩首三万余级。(读啦网)北奴王畏之。问策诸臣,丞相驴儿主弃应昌诸地,乃尔不花主战。正在犹豫之间,许宏天却停下了脚步,设大宁卫,筑城。派部将四处劫掠北奴人牲畜当作军粮。吃不完的就卖给过往客商,换取米粮。时河西府客商有贩米塞外者,多富。
大学士宋星印上书景孝皇帝,参许宏天不推仁德,劫掠扰民。景孝皇帝和众臣商议。丞相胡继海劝景孝皇帝换将。宿将并国公李定平,御史大夫汪明哲力谏不可,最后太师李林浩出来说话,众臣才没有话说。
到了夏秋之交,北奴人刚刚松了一口气,按兵数月不动的许宏天突然亲率十万骑直扑应昌,一日夜奔行四百余里。北奴人猝不及防,应昌一战而下。北奴皇帝和丞相驴儿仓卒出逃,完者不花被擒,亲军都指挥使巴彦阵亡,后宫妃嫔及王公贵族大多数被擒。傅光利取上京,汤文广取庆洲,三路大军互相呼应。八月,北奴皇帝传徼北奴诸部,再次募集集二十万骑复仇,双方会战于应昌靼喇海,许宏天使大将濮西存诱敌,待北奴军追至,伏兵四起,火枪攒射。北奴人用马队冲阵,不料许宏天以风无岩所授精钢连环弩组队押阵,乱弩如雨点般射下,北奴军大败。二十万骑生还不到五万,湖水为之赤。
以前北奴人和中原人交战,遇上火器,总以快马冲阵,因为火枪射速慢,只要马队冲到跟前,就能将火枪队冲溃。这次没料到许宏天还藏了杀手锏,那连环弩比以前大炎军所用连弩速度快了几倍,威力竟能穿透重甲。北奴皇帝措手不及,仓卒间十停人马折了七停。这个北奴皇帝打仗不在行,逃跑本事却是一流,再次踲去。许宏天趁势向西威逼和林。上表报捷,许宏天细述富林县丞蒋子墨治政之德,城卫总管风无岩献弩之功。景孝皇帝在京师收到捷报,大喜。下旨随军将士各升一级,封许宏天幼子利东为武威伯;蒋子墨和风无岩之功交给吏部评议,丞相胡继海以与民争利,扰乱教化阻之。
九月,北奴人又弃了和林,在草原上和许宏天打起了游击战,遇小股大炎军,则袭之,大队则避之。同时北奴太尉纳哈出带人马越到大炎军身后,到边境上骚扰,高城大池一概不顾,遇上村庄和小城则抢掠一空。边境之上,狼烟四起。许宏天不得以,一边分兵巡边,一边上书请景孝皇帝下旨,命边塞之地建团练自保。
命令下到富林,蒋子墨、风无岩张榜招乡勇。富林此时已经是安北府首富之地,民间殷实。(读啦网网友发布)众商人听说北奴人来犯,,一日三惊。众商家忐忑不安,继续经营,则怕北奴人来了人财两失,撤回别处,则这么好的赚钱机会白白丧失了,实在心疼。有人建议把工厂商行都撤离到别处,柳无忌讥笑他们说:“不知大家能不能跑得更远”。众商家抱愧而去,但街市上却渐渐冷清了。听说组团练,大家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也为了早日结束萧条,纷纷捐资,三日之内,竟募银二十多万两。风无岩这次又让人登记了,算作股份,以备分红。众人从来没听说打仗还能赚钱,一笑了之。
风无岩自那日从告别许宏天后,心绪一直就很烦乱。他本是随遇而安之人,每天挣挣钱,教教学生,已觉得非常有成就感。和蒋子墨等人聊聊天,用原来那个世界的思维吓唬他们一下,看他们目瞪口呆的样子,乃平生得意之事。等到目睹了河西府移民的悲惨,心中自然生出一股同情之心,有了让身边所有人都有口安稳饭吃的想法。见了许宏天拳拳报国之心,感慨万千。
大炎朝现在只是一张白纸,如果能运筹得当,说不定可以画出一张绚丽的彩图。
以后的几天,风无岩基本上都把自己关在义学的房间里。望远镜已经送给了许宏天,既然有了玻璃,仿制一个差性能一些的总不是难事。指南珍,经纬仪、手表以目前的科技和工艺水平都是可以仿制的。运动鞋可以生产纯皮木底的,估计又能让商行赚一笔。自己所知道的简单日用品,一一交给商家生产出来,足以让大炎朝富甲天下。有了充裕的资金,兴办教育也不会遇到太大困难。如果能改变这个时代人们的见识,如果除农民和贵族地主外,还能在大炎朝建立起一个独立的工商阶层和知识阶层,影响朝政和历史的走势也不是没有可能。各种想法虽然纵横交错,但有一条清晰的脉络已渐渐显现在他的脑海里。
目前一切最要紧的,是不能让许宏天战败,富林地处边陲,许宏天一败,这里必将受到北奴人的冲击,纵使凭自己现在的武艺,可以保得住性命,这两年来的心血,就统统白费了。以富林目前的富庶,肯定会引起北奴人的垂涎。这个没有武备的城市,根本就是一座玻璃之城,只要北奴军队或朝廷中的大佬轻轻一碰,所有一切都将支离破碎。没有机会把它再粘合起来,也不会再有这么多热心的人,这么多支持与关注。朝廷上面暂时还好说,一则目前富林县还未入大佬们的法眼,二则有许宏天这个强援在,别人也会顾忌几分。而如果想解决北奴人入侵的问题,必须用武力来说话。冷兵器作战,中原士兵和北奴士兵的单兵作战能力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风无岩想起在故宫博物馆看到的清初入关的女真人的铁剑,足足有四五十斤,中原农民组成的士兵在这种分量的武器面前,肯定只有逃命的份。要想提高单兵作战能力,只能靠火器,这点上风无岩佩服许宏天,不愧是绝世兵家,看得很准。

想到火器,目光就落在许宏天赠给他的迅雷铳上面,那只铳属于前膛火绳枪,铜制的枪管,口径有30多毫米,拿在手上十分沉重。风无岩算了一下,每次发射都要先装填火药,用椿子打实,加上弹丸,然后点火,一分钟打两枪已经是不易,每开一枪所用的时间,足够一个弓手射三箭。火枪威力不小,一百步以内可以穿透薄铁甲,百步以外就不行了。这种武器只适合组队连发,并且必须有其他兵种护卫,否则在战场上根本没有生存能力。从技术角度而言,还不如自己小时候玩的火柴枪先进。
目前大炎朝的领土上缺少大的富铜矿,这一点学冶金的风无岩很清楚。“所以这把火枪的造价绝对在三十两白银以上,如果改成钢的,成本会低些,重量也可以减轻许多”,他心里暗自核计。“经过一年多的自来水和暖气生产,目前富林的钢管铸造技术已经比较成熟,钢制的枪管肯定可以做得比这把火枪口径小一些,结实许多,目前关键要解决的就是装填速度和威力问题”。他学的是冶金和机械设计,从来没有往军事用品方面花过心思,经过一番搜肠刮肚,眼前渐渐露出了曙光。
几天后,第一张火枪图纸诞生。好在整个富林地区现在都采用风无岩当初打造连弩时用的西洋尺寸为标准,画起来不用换算尺寸。这把枪采用风无岩熟悉的木柄步枪样式,线膛后装燧发。钢制枪管,木质枪身。枪身上固定了打火锤及联动弹簧等物。枪管分为子管和母管和套管三部分,子管10毫米内径,较长,内有在铣床上加工的四条螺旋膛线,前端装有准星,尾端用螺栓拧死,螺栓拧入长度为5厘米。子管距尾端5厘米正上方有一小细孔,供引火。引火孔右侧稍前方开了一条长十厘米的添弹槽,供子弹填入。母管内径稍粗,刚好套住子管为限,可在子管上限定范围内移动。15厘米左右长度,火孔和子管对齐。母管上面焊有把手,管体用套管和复位弹簧闭锁在子管上。套管为薄钢管,左侧开一长槽,供母管把手来回运动。右侧开一槽用于子弹通过。整个子管、母管和复位弹簧都套在套管中。套管上用火焊了瞄准器,钻了引火孔,装弹时把枪托顶在肩上,左手后拉露在套管外的母管把手,露出右侧子管添弹槽,右手填入纸壳子弹,松手,母管复位。在火孔上放上火石与硫磺混合物做的“炮子”,扣动扳机,打火锤落下,打着炮子,引燃子弹里面的火药,子弹射出。
子弹所用火药是烟花商人陈铭人新改进的,硝石用萝卜、蛋清等提纯过,配比按风无岩估算大概是硝75%、硫10%、炭15%。用细锣筛选均匀的颗粒卷入了做鞭炮专用的易燃硝纸中,头部则舍弃了原来的钢珠弹丸,换成了一端尖另一段凹的长圆柱型弹头。
把图纸交给曾老六和陈铭人,和二人说明了是为许宏天专门研制,请多费心制作。二人难得有可以给风无岩帮忙的机会,连夜赶制出了火枪和子弹样品。第二天风无岩和二人到郊外试枪。于200步外立了一块木靶,开枪射去,只听“乒”的一声,风无岩被火枪震得向后晃了两晃,几乎跌倒。靶子“却”不见任何反应,三人大失所望。等走到跟前再看,只见靶子上被穿了一个小圆洞,子弹竟把木靶射穿,不知飞到哪里去了,怪不得不见动静。
风无岩大喜,勾出枪管里残留的硝纸,再装上子弹,用肩头顶住了枪柄,放了几枪,逐渐找到了平稳放枪的办法。把火枪交给曾老六,三人研究了一下,觉得几处还可以改进。把扳机和母管改成了联动装置,后拉母管时,同时就挂上了扳机。枪管用绿矾油浸了钝化,前边加装了三楞刺刀,不用时可折叠在枪身下。后边木质枪柄里藏了擦枪管用的通条,和应急时往外钩出子弹的钩子。那火药虽然经过提纯,残渣仍然较多,差不多放四十余枪就得把枪管擦拭一遍,急需改进。
经过一次次改进,火枪和弹药终于最后定型。全枪(加枪刺)长尺寸为1米五,重14斤。火药又被陈铭人改进了一下,现在已经可以做到射百发子弹再擦枪了,子弹头部被曾老六加了斜槽后,一发子弹出去,可以把碗口粗的小树射出拳头大的洞来。那钝化枪管用的绿矾油是富林徐志辰家的产品,还有一番传奇般的来历。徐志辰的父亲徐老子喜欢炼丹之术,每次都托人从西域收购绿矾油,价格贵比黄金,好在家中富有,经得起他这么折腾。一日老爷子突发奇想,想把愚人金(黄铁矿)炼成黄金,省得别人笑他不务正业。自从发现焦碳比木炭火硬后,他的丹炉也改用焦碳,结果因为下雨,炉里进了水,黄金没炼出来,炼出绿矾油,把老爷子的炼丹器具还给烧坏了。老爷子心疼不已,好在虽然没出黄金,但是出了和黄金一样的名贵之物,足以向人吹嘘一番。可自从他家发明了这种烧绿矾油的方法后,中原绿矾油就越来越不值钱,让徐志辰好生肉痛。风无岩曾经见过徐家烧绿矾油的工具,吃惊的发现三个铁制炼丹炉用管子彼此相连,竟是个简易的接触法硫酸生产线,只是效率与现代的不能同日而语。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