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我和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好想拥有好多好多的钱。李白喝酒的时候豪情万丈说:“千金散尽还复来。”所以他不怕没酒钱。可是,在北京城生活的我处处受到“钱的刺激”,说我俗我也无所谓了:在北京城要过的有质有量,就是要有钱。
当学生的时候,我其实对钱没啥概念,也没有那么强烈地想要很多钱的**。虽然我的爹娘没钱,虽然我仍然在读书,天天需要花钱。
那个时候的我,对金钱的态度是“富贵于我如浮云”,我不理会它,自然也受不到它的侵扰。
大学时,每天就去图书馆,带着一个富光杯,装上水,坐在图书馆,一看就是一天,内心很充实,精神很满足。这样满足的人怎么会感到钱的存在呢?
直到考上研究生的时候,幸运之神未降临在我身上,我以为自己只能去上自费的研究生时(自费需要每年6000-8000的学费,不包含生活费,也没研究生补助),我慌了阵脚,在电话里求助父母,哭的稀里哗啦,觉得前途黯淡无光,脚下就是深海油锅。
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养育三个孩子,我是老大,不让上研究生,可惜考上了,怕遗憾终生,让上吧,钱从哪里来。
我头一次感到钱是可以限制我,让我身心感到如此痛苦的东西。
况且,那个时候我根本不晓得一般的大学生怎样去通过做兼职为自己赚点钱的方法。
觉得那个时候,眼前就是一条绝路。
可是我娘说我命里有贵人,老天兴许看我哭得可怜,于是,我再次碰到了幸运。
在我昏昏沉沉不可终日地时候,北京的一所学校打电话让我调剂,只要我能尽快办好手续,而且,打电话的老师跟我讲说北京这个学校完全公费。
天上的馅饼儿掉下来了,砸住了我的头,我反应很灵敏,赶忙找了需要自费的学校老师,跑着办了一系列手续,等着北京的学校的通知书。
谁知,在高高兴兴地去领通知书的时候,我再次因为钱的问题哭的稀里哗啦。
凡是考上研究生的同学一律要交纳500-1000元给本科学校发通知书的办公室,才给你发通知书。
这个做法是我始料未及的,真他妈的黑,明摆着就是扣押通知书,牟取私利的行径。
从家乡坐着闷罐子的火车一路赶来,本想拿了通知书就走,可是如今这样,眼看着我已经买好的车票发车时间,而我作为一名在校不起眼的学生也未能和辅导员老师熟识而让他帮忙说情,我只能单枪匹马地和那群丑恶的人较量了,当时我就横下一条心:钱我没有,大不了硬碰硬。
去领通知书的同学,不好和他们撕破脸,商量着价钱还是给了,那些收钱的人尝到了甜头,沾沾自喜地不得了,面对领通知书的同学都是“祝贺高中拿钱来”的姿态。
轮到我时,我先从我的实际情况说起:家里的地还没收成,没有钱,也事先不知道要带着钱才能取通知书。
可是在说到家里没钱的时候,自己心尖子一酸,眼泪就情不自禁地滚落下来,因为想起了娘长满皱纹的脸和爹瘦小的身躯。
本来预备好的硬碰硬,以强势压倒小人的力气突然没了。
其他的人看到我哭,都沉默了,当时的感觉就是:世态炎凉,为什么大家不联合起来声讨这不合理。
但是更深层的刺激让我感到难过:人家也许对于500-1000的认识就是小kiss。人家也许认为犯不着因为交这笔钱而难过。
因为,没有人会像我这样为这事哭起来。兴许是那人也自觉这事引起一个同学这么大的刺激,怕事情闹大,怕自己没脸面,或许是觉得我哭得可怜,又是女孩子,所以给我了通知书。
回到家,我没给娘说是哭着才要回的通知书,可是娘轻轻地说了一句:又哭了吧。将我的一番伪装彻底打败。
欣喜地来到了北京,爹送我上的学。第一天,天气很热,只觉得北京很大,我很陌生,办手续和住宿的地方相隔很远,随便吃点饭就是几十块,买一把破雨伞还得20元。
北京的消费一下子让我的头脑感到了紧张。
又是钱,这个讨厌的东西让我感到局促和不自在。
而周围走来走去的同学,父母看上去都那么光鲜,看起来都是那么地有钱,因为他们很随便地花着钱而不用考虑怎么花更节省的问题。

父亲因为送我上学头一次来到伟大的首都,可是因为担心继续呆下去游览就得花钱,而娘也打电话让他赶紧回去收地里的芝麻。
连坐火车都是坐最便宜的车。又累又没休息好,更没有去很想去的**逛上一逛。
这都是多么微小的事情啊,可是这些事情堆积起来,我都不原意去回忆,去琢磨,因为我一想到,便感到贫穷的很多不好处。感到父母的辛劳和他们不能享受到一些别人可以轻易享受的东西的酸楚。
我当时就想:研究生,我可以去做家教,可以去找兼职,可以不需要家里再供我。我要经济自立。
现在回想起来,我的想法如同一个祈求梦想实现的女孩儿一样,在三年里都实现了。
利用课外的时间,我做过兼职,做过家教,做过实习老师,做过图书兼职编写。甚至,当了一次写手,给一个竞选培训岗位的空姐写了一份演讲稿,她付给我200元。
在南京打工的大弟,也在我的建议下,来北京打工,而最初的食宿费,我通过当兼职实习老师供给了他。利用自己打工赚的钱给家里添了一辆摩托车。
我逐渐地感到原来我有赚钱的能力,而我也开始慢慢地关注别人如何赚钱,如何赚才能赚更多的钱。因为生活促使让我面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
因为感到赚钱并不是很难的事情,所以我对毕业后的想象美好的如同自己掉进了金罐子。甚至想象凭借自己赚钱的能力拯救我贫穷的家庭。
可是毕业后,我的运气似乎没有多好,工作和户口的事情解决的不太顺利,而我当时也对找工作不太在意,因为马上就要正式去工作和赚钱了,凭我的能力一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后来,我的天真得到了教训。我在一家国企报社里实习,可是正式毕业的时候那家报社迟迟不录取我为正式员工,我便愤而离职,自己去找了工作,一家私营的小公司。
而房租,水费,电费,生活需要的费用纷纷向我讨要。可是微薄的薪水只能维持我自己的生活,没有什么节余,更谈不上积蓄。
这一切都归因于我自身的天真和认识不清就业形势。
而这样的结果是我不想要的,靠着这样的工作我如何才能赚钱,如何才能实现我心中的所想。
于是,我迷惘了。即使不在这家公司任职,下一家也就是跳槽,而且私营的公司,老板苛刻成性,能减低待遇就减低,所以我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锻炼自身能力和获取社会知识这两点上。
我的思路没错,年轻人在社会上锻炼,从而认识社会,积极奋斗,是绝对正确的事情。
即使像现在,我跳槽到另外一家公司,我内心对于工作和社会都有了更成熟的思考:生活其实是分为细节的,社会的各种职业都能带给人锻炼。而这是在书本上学不到的。
可是,随着阅历的增加和我的步入婚姻面临人生的一些大事:结婚,买房,装修,未来的生孩子,我感到经济的力量越来越对生活的重要性。
尤其在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的大城市,北京尤其如此。
没有人不想住很大很宽敞有着落地玻璃,可以看朝阳和落日的大房子;
没有人不希望在周末开着自己的车和朋友聚会,聊天,愉快地度过;
没有人不希望生孩子后紧紧巴巴,给孩子创造不了一个较好的环境;
没有人不希望自己能把年迈的父母接到身边一起度过天伦之乐的生活;
或许这些都是报纸,杂志,媒体,电视给人们灌输的精英生活的主张;或许这是因为社会无处不在的势利思想的诱惑,可是,当你身处其中,你会感到:金钱对于生活质量是很大的因素。
这些美好的生活就在不远处向我们招手,我们都希望能达到它,接近它。而看着身边的人都踏入这样的生活时,你会做何感想?
我现在的想法就是:钱的多与少的确是影响生活的一个因素,我也希望有很多钱,但是钱并不等于幸福。并不等于快乐。我靠着自己的努力去奋斗,去争取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我也不会去拜金,不会去势利,不会去腐朽。看开了,去做就是了。健康和快乐始终是金钱无法取代的两样东西!!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