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关原,预篇(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五章关原,预篇(终)
“南光坊天海?哦,那是我刚刚聘请的军事顾问僧。”
所谓军事顾问僧,就是会打仗的和尚吧(这多新鲜)。这年头,真是什么新名词都有。早几年只有人听过‘兵法指导役’,可是所谓的兵法指导役,其实并不指导兵法。
总大将不会打仗也没关系,只要有‘军事顾问僧’――这种新品种的和尚存在就可以了。这么好的事情,松平忠吉大概想也没有想过。
松平忠吉是真的不会打仗。德川家康的儿子虽然很多,但说到领兵打仗的将材,那只有已故的长子松平信康,以及一直不受宠的次子结城秀康。结城秀康做过丰臣秀吉的养子,德川家康很不喜欢这个儿子。总大将这样重要的职位,永远也不会落到结城秀康头上。
当然四子松平忠吉有多少能耐,德川家康也是相当清楚。除了委任一个没人听过其名的天海和尚做监军,他还安排井伊直政在旁边辅佐。可惜即使有这样的安排,松平忠吉心中的怯意仍然无法消除。
在他为总大将的这支西征队伍中,福岛正则、池田辉政、藤堂高虎、浅野幸长、山内一丰……参军将领几乎全部是丰臣氏的家臣。如果那些人知道德川家康推翻丰臣氏的企图,而在进军途中谋反的话,他这个总大将恐怕就要成为德川家第一个牺牲的高级将领。心中多了这样的顾虑,松平忠吉无论如何也没办法稳坐在高头大马之上。
往西返回的军队经过江户城时,松平忠吉坐立不安的样子,连井伊直政也看不下去了。
“天海大人,还是由您来指挥吧。这样前进下去,忠吉的样子早晚会引起将领们怀疑。假如发生兵变,我们就无颜面对家康公了。”
把西进兵权交给一个素不相识的和尚,井伊直政实在不想做这样的决定。可是他没有办法,谁叫德川家的子孙都不中用呢?
“明白了,老纳就代为指挥好了。您放心吧,没有任何问题。这一场战争,胜负在开始之前就有注定。”
“这是什么意思?”井伊直政多嘴问了一句。
“因为丰臣氏代表的是‘恶’。佛曰,善必胜,恶必惩。”
“原来如此……”
什么原来如此?善必胜的话,干嘛还要费力气打仗?大家放下武器,坐下来以佛理论输赢岂不安逸?看来这个和尚,也不是很靠得住的人呀!
大军于是继续西进,不过松平忠吉称病在江户城住了下来。井伊直政在城下无比担心地,目送老僧天海率领大军西去。
要靠一个和尚打仗,德川家剩下的希望还有多少?井伊直政抬起头,痴痴地望着天上飘动如浮萍的风与云。
没有人知道风与云的变化,但世间人人都在猜测这件事情。
几天以后,在大阪城。
“根据我的情报,八月五日,福岛正则的东军先锋部队越过了箱根。而西军毛利秀元、吉川广家的部队,也正在通过伊势向尾张进军。”
大阪城本丸大殿之上,淀君将一张俏丽的面孔板起。所有陪臣都默不作声,静静听着一个名叫九条忠荣的人叙述战争进展。
“看来最后的决战,要爆发在尾张地区。岐阜城太坚固了,东军应该不会进攻美浓。”淀君身边的片桐且元一边猜测着,一边好奇地问道,“可是九条殿下,你的消息怎么这么灵通?”
“因为消息决定胜负,更能决定国家的命运,片桐大人。”
淀君一双妖美妩媚的大眼睛,在九条忠荣身上转来转去。这个九条家的青年,粗看之下除了俊美纤弱以外没有特点。可是一年多来频繁介入丰臣家的内政,对政治形势的分析和处理消息的手段都极为老练。不管从哪方面看,他都不象一个普通公卿家的纨绔子弟。
“我也很好奇,忠荣贤侄。”淀君也忍不住想要发问,“你这么关心国家的事情,可是我到现在还不知道,你自己是站在东军一边还是西军一边?”

“那么淀夫人您呢?”九条忠荣不答反问。
“我?”
“忠荣的立场,和淀夫人的立场一样。对于您来说呢,东边也是您的臣子,西边也是您的臣子。而对于我来说呢,东边胜也和我无关,西边胜我也不痛不痒。我只是少年心情,在中间看个热闹罢了。”
“看热闹?我看没这么简单。”淀君轻哧一声。
“就是这么简单。还有,不管谁胜谁负也牵连不到我们九条家,这一点我和淀夫人略有不同。您现在大概非常犹豫吧,自己到底应该支持石田三成,还是支持德川家康呢?”
九条忠荣的话命中了要害。淀君这几天饭也吃不下,忧虑的正是这件事情。本来石田三成占领了大阪城,她没有选择只好支持石田。可是一种奇异的女性直觉,又支持她不要将天平向石田三成倾斜。
其实哪边胜利,对淀君都没好处。石田三成胜了,肯定会追查丰臣秀吉的死因。而德川家康方面,淀君对那个人也感到越来越琢磨不透。
德川家康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他的忠心不可期待,丰臣这艘巨船最终会被他凿沉吗?如果那样的话,淀君可不想随之一起沉没。
她的牺牲那么多,才得到今天的地位和权利。她不会放手的,绝不会!
“那么依忠荣贤侄看,我应该支持哪一边呢?”淀君望着九条忠荣,故作轻描淡写地问道。
“忠荣觉得,您两边都不帮忙为好。”
“这怎么可能?年青人的想法,太不合实际了。”片桐且元在旁叱道。
最近几天,石田三成每天都来向淀君请安。名为请安,实际是在逼淀君站到自己一边。既然占了大阪城,就要最大限度利用淀君母子。那个石田三成,可不是随便能糊弄过去的人物。
“怎么不可能呢?”九条忠荣却道,“淀夫人只要答应向西军提供军饷,石田三成就会高高兴兴地领兵出征。将来如果西军胜利,您可以说一切都以您的意志在进行。而东军若是胜了,只要您不落下书面证据,可以将援助石田三成的事情推得干干净净。”
原来如此,淀君也听懂了。只要没有书面的证据,到时候一切责任都可以推给石田三成。这样东军胜或者西军胜,都不至于危害自己的安全。假如他们两败俱伤,淀君更好在大阪城内坐收渔人之利。
九条家的这个青年,搞不好将来会成为厉害的角色呢。
这一天晚上,在九条忠荣告辞离开以后,淀君悄悄把片桐且元叫到内殿。
“片桐,你好象还有什么事情,要向我禀报是吗?”
“是的,关于东军的走向。”片桐且元答道,“东军向尾张进军的主帅,本来是德川家康的四子松平忠吉。可是行军到江户的时候,松平忠吉称病留了下来。现在,大军被一个叫天海的和尚控制着。”
“天海?没听过的名字。”
德川家的子孙果然不中用,淀君反而要为他们担心。西军方面,石田三成很快就要亲自出阵。那个连名字都没人听过的南光坊天海,他能和担当过朝鲜战争总统帅的石田三成对面抗衡吗?
“东军若是败得太快,石田三成的势力崛起也很让人伤脑筋呢。”片桐且元也道。
“不,片桐,那也不一定。”
“什么?”
“那也,不一定呀……”
谈到天海,淀君突然想起九条忠荣。那个九条忠荣,可不也是最近才出现的人物吗?年龄、身份,论哪一样都不配站在自己面前。但刚刚在大殿上面侃侃而谈,也没感到什么唐突和不妥呀?
九条忠荣、天海……淀君仿佛觉得,他们代表幕后还有其它无形无穷的力量。如果能够掌握其中一股,淀君轻轻闭上美目。那么她掌握国家命脉的理想,能够实现也说不一定呢……
八月,西军、东军、大阪城内,各方面的势力都暗怀鬼胎。世人纷纷猜测,这场席卷全国的大风暴,其决战的**就要到来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