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深深的海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六章深深的海洋
公元一五九八年,朝鲜海峡。
有人说,大海时而象淑女般安静,时而象狂人般暴躁。
然而今天的大海,既不象淑女也不是狂人。平静的海面,看上去连浪花也懒得跃起来翻腾。可是倾刻之间,无数激昂的水柱又突然从海面冲上天空。
那是大型的舰载火炮在作怪,中国人将它们称为大将军炮。大将军不是炮的名称,而是指这种炮的尺寸。
正在喷射怒焰的是朝鲜海军的战船。共有上百艘大型战船,在洋面呈一字型横向展开。每一次整齐的大炮怒射,大海都要发出悲吟与颤抖。
战船的侧甲板上,脸黑得跟锅盖似的炮兵们来回奔跑着。
“打死那些狗狼养的。”一边骂着脏话,那些炮兵手舞足蹈地将铅弹塞进炮台的子统。
李舜臣脸上带着笑,把不中听的脏话当成了春风。
“这样就行了,这样很好……”
露梁的海战,开始在三小时以前。
李舜臣面前的这一片大海,朝鲜人唤它做露梁海峡。三小时前,日本海军以铁甲船为护航主力的船队载着大量陆军,打算通过这里前往巨济岛。这个时候,三艘中国战船出现在了日本舰队的前面。
三艘中国战船在海峡最窄处横向排开,开始向日军军舰炮击。当时中国的海军,舰船主炮配备了西班牙人协助制造的佛郎机炮,射程最远可达五至六哩。而日军使用和陆军一样的枪铳,射击距离大约两百米。当然这并不意味,中国海军拥有绝对的制海能力。事实上,火炮虽然可以及远,精准度却相当低下。中**船吃水太深,机动性也不如日军。一旦形成接近战,往往中方的损失更加惨重。
因此这时,见到中国战船停船炮击,日舰正中下怀地包围上来。在清晨漆黑的洋面上,日舰甲板上枪声大作。行驶在最前面的,是船体庞大坚固的铁甲船。
三艘中国战船,很快就被百余艘日舰团团围住。到了一二百米的距离,火炮已经无法发挥威力……
可是在这个时候,三艘中国战船突然扯起船锚,摇晃着巨大的身体,向接近中的铁甲船队笔直撞去。日舰慌忙用铁铳狙击,但那就跟蚂蚁蹬推大象一样毫无用处。中国战船与铁甲船撞上的瞬间,漆黑的海面似乎颤抖了一下。
“小鬼子们,大爷带你们去海底观光吧!”
在爆炸声中发出狞笑的人,是中国援朝的副总兵,年逾花甲的老将邓子龙。原来,邓子龙的三艘船不是要逞能与敌人炮战,而是打算在海峡最窄的地方引燃自爆。顷刻之间,十几艘铁甲船被火海的怒焰卷了进去。旁边的一些战船也被波及,有些失去了动力,停在海上无法动弹。
与此同时,更加响亮和整齐的炮声在远处轰轰响起。
犹如地狱中吐出的火信,铅弹从天空中呼啸落下。日舰无法挤开三艘爆炸中的中国大船,在露梁海峡最狭窄的地方,数十上百艘日舰挤成一团,进退不得。
“邓子龙,我的祖国不会忘记你……”
邓子龙的舍命战法,原来是和朝鲜水师统制使李舜臣商量制定好的,全歼日本水师的周密计划。日朝两国开战已有七年时间,不管是陆战还是海战,一直都是互有胜负(不用说,双方都鼓吹自己全胜)。从武器方面分析原因,中国人提供的火炮可以及远,但日本军队的枪铳杀伤力更强。在陷入持久消磨的战场之上,任何一方要想全歼对手,那都是极为不易的事情。
“以老迈的我作为诱饵,再在水浅的地方布好暗桩。当敌船纷纷搁浅的时候,你们就用火炮,将它们全部送进海底去好了。”
中国将领邓子龙年已老迈,又对朝鲜水土不服,因此染上重病,自想难以活着回到中原。这位一生戎马之老将的最后愿望,是在战场上熄灭自己的生命火花。中国人虽崇儒道,但武将们也有其奇异的行为法则。
三哩以外。
三艘中国战船点火爆炸的同时,李舜臣率领的朝鲜水师突然出现在宽阔的洋面上。朝鲜龟甲船一字型排开,战船均侧朝向海峡的方向。连布置在船首和船尾的机炮,都移动到甲板的一侧。所有大炮一齐发射的时候,天空中宛如有无数条红色巨龙在翻腾飞舞。
“真是绝妙的计谋。中国的战船吃水深,狭窄的水路一旦被它们阻碍,就很难将其移开。日本战船的枪铳攻程只有一二百米,现在这种情况,他们的武器都成了摆设用的废物……”
“正是如此。西山大师的观察,真的非常仔细。”
李舜臣身后站着一个老僧,那是朝鲜的当朝国师,人称西山上人的佛门豪杰。当然,在日军第一次入侵朝鲜的时候,还很少有人听过西山这个名字。直到李昖国王逃出汉城,西山将许多佛门弟子组织起来,成立了一支佛教徒的义军。这支义军和防御使金应瑞一起投入平壤战役,平壤大捷之后,西山上人名声大噪,被册封为朝鲜国师。

“可惜,只是可惜……”
“大师在可惜什么?”
“可惜战争就要结束。李将军的功绩,就好比中国的岳飞。对了,您知道岳飞的故事吧。”
李舜臣怎么可能不知道。岳飞是宋朝的民族英雄,岳家军在战场上未遇敌手,可是英雄往往难逃自家人设计的冤狱。
“大师是想告诉我,国家的奸臣比外敌更加可怕吗?”
李舜臣其实早有体会。几年前,朝日第一次停战的时候,李舜臣就被奸臣陷害,被关进了朝鲜王朝的大牢。那一件事情,曾经使他对腐朽的朝廷失望透顶。
“不。要知道狡兔死,走狗烹。”西山大师却道,“可怕的不是奸臣小人,而是畏惧臣子力量的无能君主呀!”
急着烹狗的不是别人,正是狗的主人。这一件事情一般人无法看清,没有人比无所作为的主人,更讨厌叫声响亮之猎犬的了。
“大师的一席话,好象点到了我的痛处。”
望向远方,日方军舰搁浅的越来越多。这场战斗胜得轻松,李舜臣反而感到背脊后面阵阵冰凉。古往今来,到了战争结束的时候,象自己这样的人通常是怎样的下场?
“大人,敌人突出了峡口,他们开始向东北方向突围了!”这时候,身边有将领发出惊呼。
李舜臣定睛望去。只见十几艘敌舰突破了炮火的防线,朝东北逃窜而去。
“要让全军追击吗?”西山大师问道。可是他的语气,好象事不关己似的。
“全军追击?您在说反话吧。”李舜臣听懂了,转过头去对西山大师笑笑。转回头,又对那几个将官下令,“传我的命令,全舰原地继续炮击。如果敌人突破过来,由陈大人指挥战斗。反正大局已定,不会有大的变数。至于逃跑的敌人嘛,我带几艘小船去追击好了。”
“小船?这怎么行?太危险了!”几个海军将领叫道。
“确实很危险,我估计会在追击中战死……”李舜臣说话之间,突然奇异地笑了起来。“也许我在这里战死,对国家更有好处。”
“怎么会有这种事情?”
“别多说了。”李舜臣对属下打了个噤言的手势,转过头去向西山大师问道,“大师成竹在胸,您下面有什么特殊的安排?”
“也说不上特殊。老僧只是打算在战争结束以后去万恶的源头,去日本这个国家看看。”
“您怎么会有这种奇怪的想法?”
“日本的王,是不是一个人面狮身的怪物?老僧想知道这一件事情。不过,事实上作安排的不是老僧,而是防御使金应瑞大人。您大概还不知道,在前天的一场陆战中,他和您一样光荣‘阵亡’了。”
什么叫做和他一样?他还没‘阵亡’呢!
“那真可惜……”
金应瑞是比李舜臣晚一届的武科状元,两个人很早就认识。后来平壤大捷,金应瑞升为从二品防御使,不久后又接管了朝鲜陆军的帅印。
“觉得可惜的话,你赶快跟上去吧……”
什么叫做‘跟上去’?李舜臣皱了皱眉。
西山大师是在海战开始前不久,突然出现在李舜臣面前的。他的来意现在搞明白了,就是要劝自己‘去死’。真是的,怎么会有这样荒唐的事情?
也许是因为几个月前,从日本传来丰臣秀吉死讯的关系。那个十恶不赦的坏蛋,是不是真的死了还有待证实。可是这段时间日本人从各条战线撤退,忙着与朝鲜政府交涉停战也是事实。朝鲜的朝廷被这唾手可得的胜利给冲昏头了,皇亲国戚们更是蠢蠢欲动,排挤前线功臣并取而代之的心思已见端倪。
朝鲜陆军的指挥金应瑞,朝鲜海军的指挥李舜臣,都是首当其冲要被排挤掉的人物。这也并不奇怪,谁不想在历史书上刻下自己光辉大名?带领朝鲜走向胜利的,是陆军总指挥某某、海军某某大将……
李舜臣觉得,先一步退下舞台的金应瑞,似乎比自己更有预见能力。
“只不过……西山大师不觉得,我要是在这里荒唐战死,是会引起别人怀疑的吗?”
“哈,你想谁会怀疑?古往今来的烈士大多死得古怪,你不知道那是为什么吧?”
“因为这样能够名垂千古?”
“完全错!因为你死得太快、太慢、太简单、太没有艺术的话,历史小说的作家都拿不到稿费呀!”
“噗……咣……”
壬辰战争最后一场大型战役,露梁海战快要结束的时候,朝鲜的龟甲船中突然传出某人跌倒在地的声音。后来人们得知,日寇射出的一颗子弹,穿透了无数层的掩板和船体,无巧不巧地射入爱国将领李舜臣的体内。根据西山大师的描述,李舜臣在‘饮弹倒下’的时候,其动作既不太快,也不很慢,既不简单,还包含有丰富的艺术含量。
嗯嗯,以后每一篇感动人心的小说,恐怕都会抄袭以上的描述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