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如日正中(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六章如日正中(一)
入夜,这是一个吵闹的夜。岐阜城内进进出出的武士,似乎个个都比花园草地上的小虫还要繁忙。太田牛一在这虫群中推推挤挤,艰难地朝天守的方向走去。
太田牛一本人不是武士。到了中国,他这种人应该叫做‘书生’。可是日本没有这样的社会人士,所以在织田家里,他的身份就是武士。连武士刀也提不起来的他,就这么被称为武家人。
不过这不是太田牛一第一次去岐阜城的天守阁。去年,他提笔写一本叫做《信长公记》的书,就被织田信长叫来过一次。当然,上一次他觉得通往天守阁的道路好漫长。现在不知为何,路途奇妙地在脚下缩短了。
“微臣参见主公,还有羽柴大人。”
大殿上除了织田信长,还有一个羽柴秀吉在,太田牛一有些意外。说到这位羽柴秀吉,那是走运到没话说的人物。最早进入织田家时的原名是木下藤吉郎,从明智光秀那里取了一个‘秀’字、柴田胜家那里取一个‘柴’字、丹羽长秀那里取一个‘羽’字。既不会武艺、又不识文字的家伙就这么神奇地飞黄腾达,现在身份是坐拥北近江一国的大名。
“免礼。太田牛一,知道我今天叫你来是什么事吧?”
“微臣愚钝,还望主公明示。”
“叫你来,是为了长篠城外发生的事情。”羽柴秀吉插嘴。
“哦?……”这个哦,还是不解。
明智、德川联军与武田军之间的长篠之战,于几天前刚刚结束。快马从前线送来了战报,可是织田信长没有向家臣公布内容。是什么原因呢?难道说明智、德川联军败了吗?
“不用担心。这场仗,武田家的大将有十几人阵亡。”羽柴秀吉继续道。
“那么说是明智、德川军胜了?”
“也不能这么说。明智军德川军出征八千人,战场阵亡者达六千人。明智家的将领死了几个,德川家的将领死了十几个。”
“那么是明智,德川军败了。”
“这也不准确。武田军的阵亡数字,据说达到一万二千人之多。”
这样也不是,那样也不是。幸好太田牛一是天生的好脾气……
“微臣明白了,是二败俱伤。微臣恭喜主公,这是个大大的好消息。”
“哦?有什么好处,你把自己的想法说来听听?”
太田牛一舔了舔嘴唇。他觉得自己把握到了千载难逢的立身处世的机会,不觉有些激动。
“主公以前就把武田家看作大敌。现在武田氏遭此损失,自然可喜可贺。”
“不止是这样,牛一。”羽柴秀吉道,“武田氏遭受了损失,织田家却没有损失一兵一卒,这是可喜之事一;明智家两败俱伤,铁炮队几乎全灭,没有三五年时间无法恢复元气,这是可喜之事二。”
“微臣明白了。以后有这样类似的战争,也应该将明智光秀派去。一方面可以利用他的才能,另一方面又可以抑制明智家的军力……”
太田牛一自以为找到了故事幕后的脉搏,有些兴奋起来。然而他这一次的回答,却没有博得一个好评价。
“牛一,你还没有明白过来呢。”
“什么?”太田牛一偷偷瞟了一眼织田信长。可是织田信长不理他,由得羽柴秀吉一个人啰哩啰嗦。
“武田家战败,织田家没有出力,这固然是可喜之事,却并不可贺。这场留名千古的大战,我家主公不能沾到半点功劳,明智氏的威望再次提升,这对织田家哪里算什么好消息呢?”
“那您的意思……”
“即将结束的这个乱世,即将号令诸侯的霸者不是明智光秀更不是德川家康,而是我们家的信长主公。你明白吗?主公明天要向世人宣布,织田家向长篠城增援四万五千大军,这才会有这场举世的大胜仗。至于出征的将士,战役的经过,听说你正在写一本书……”
太田牛一恍然明白过来。织田家若是派出四万大军,明智和德川两家的功劳自然被压得影子也不见一点。然而这么一来,别人会问起整场战役的前后经过。织田军是怎么胜的?武田军是怎么败的?能策划出这种馊主意,羽柴秀吉却编不出完整一套故事。

织田信长挥挥手,一个侍者走上前来,在太田牛一面前放下一篇书简。太田牛一浏览一眼,大肆摇头。
“羽柴大人,请恕微臣直言。您的想法虽好,但这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
“首先,您这一份出征名单就大有问题。名单上没有明智光秀大人,也没有柴田胜家大人。”
“不错。难道不行吗?”羽柴秀吉挑起眉毛。干嘛要把柴田胜家写上去?他不喜欢的不仅仅是光秀一个人呢。
“没有明智光秀大人,三千训练有素的铁炮队从何而来?没有柴田胜家大人,却不得不将铁炮将领前田利家、佐佐成政等名字写上去,有谁会相信这样的事情?还有,长篠大战的时候,织田家二万人马正在平定石山之乱。即使这样,我们还有四万五千的备用兵员吗?”
“石山之乱方面,就说暂时休战好了。”羽柴秀吉眼睛都不眨一下,“还有别问题吗?”
“是。织田军出动了四万五千,武田军却以一万五千兵力迎战,会不会太奇怪了?远的不说,在开战的时候,武田更分兵包围着长篠城。就算不调国内兵力增援,围困长篠的人马都不抽来支援,这样的事情谁会相信?此外,更有一件难事,微臣想像不出来,整个战争是如何进行与发展的……”
“难道战争的进展,还要我把明智光秀找来问个详细吗?”羽柴秀吉大叫着跳起来。不过太田牛一一声不响,他只好悻悻地又坐了下去。“算了,我告诉你,战争的过程编得简单一点好了。比如说,我军在设乐原上竖起三道防马木栅,然后敌人如飞蛾扑火,撞上来统统死掉了。见鬼!我编得出来的话,还要你做什么呀?”
太田牛一没有吭声,心里有点不太愉快。任何一个历史作家,都希望自己写的书忠实于历史。可是他写的这本《信长公记》,经过羽柴秀吉的授意一改再改,越来越象公然献媚的作品了。凭心而论,这不是他著书的初衷。
“牛一。”见他不再说话,织田信长从主位上站了起来。
“是,主公。”太田牛一将头深深埋下。
“织田家要成为日本的霸主,首先要竖立无愧于霸主的形象。我的使者已经派去了明智家和德川家,他们毫无疑问会服从我的决定。武田家是即将要灭亡的,不用担心他们戳你的脊梁骨。至于历史,请好好回忆一下,日本国有真实的历史吗?这个人是名君,那个人又是名将;胜者被捧上天去,败者被打进地狱。历史是什么东西?真实是什么东西?歌颂霸者再荒谬也没有人怀疑,讨好败将再真实也难博读者一顾。牛一,写了这么多书,又跟了我这么多年,你还没有看清楚吗?”
织田信长说得这么直白,太田牛一不由得打了一个寒碜。不错,别说在日本国,别说在这样的时代。到人类灭亡为止,都不可能有‘真实’的历史出现吧!漏洞百出又怎样?吹牛拍马又怎样?谁敢怀疑、谁能怀疑、谁愿意怀疑英雄们的故事?
“历史书是这样一种书,牛一。真实的没有人看,虚伪的人人喜欢。”羽柴秀吉也凑上来说道,“好好为主公办事,你很快能升为织田的直系家臣。”
太田牛一的额头如灌了铅一般,重重的敲打在地上。
“是,主公,羽柴大人,微臣知道如何写了。”
一切都不重要了。著书的目的、著书的初衷,还有狗屁不如的真实……在羽柴秀吉许诺的‘直系家臣’,在自己飞黄腾达的道路面前。
但太田牛一还想做一件事情。
他打算去一趟坂本城。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