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灭佛(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三章灭佛(下)
“光秀大人的城堡里,真个是春香满院呢。也难怪您,不愿意出阵打仗了。”
“秀贞大人说笑了。”
来到坂本城的访客,原来是织田家几代的重臣,名叫林秀贞。这一次,林秀贞没有随织田军出征。事实上稻生原之战以后,他就不愿再上战场了。
此时光秀又想起了另一件好笑的事。
林秀贞这个人,在织田家是拿俸禄不干事的典范。他本是织田信行一派的骨干人物,曾为打倒织田信长而出谋划策。织田信行死后,他无奈归顺了织田信长,但此后变得不太关心政事,出席任何会议都象木头人似的不发一言。织田家的人对此本是见怪不怪,不过最近有人却发现这种性格,似乎还有传染的倾向。
刚刚从浅井家投降过来的名将矶野昌员,好象就传染上了这种毛病。
据说在浅井家的时候,矶野昌员是位十分活跃的武士。可是现在来到织田家,他在军事会议上总是呆头呆脑,问十答一。有传言甚至说,这么一位忠义之士本不可能投降,一定是木下藤吉郎给他下了迷失心志的咒术,这才会跑来织田家的。
这种谣言,光秀当然不会相信。
“龙姬,你怎么看?”有好几次他问龙姬。
光秀觉得,这和阿容当年的情形有些相似。可是这个问题,龙姬没有给他任何答复。事实上,最近龙姬变得很沉默,不太愿意出来与光秀说话。是什么原因?光秀自己搞不清楚。
“秀贞大人怎么会有闲心来坂本城玩的呢?”光秀挠着头。有客人在,龙姬的事情只好放到后面去想了。
“老夫闲得很呢,”林秀贞自嘲道,“织田家没人比我更闲了。不过今天,我却是有事前来的。有一个人想求见您,这个人跟我一起来了。”
“哦?是谁?”
“矶野昌员大人。因为不敢贸然登上您的大天守阁,他在下面等您接见呢。”
矶野昌员?这个人还真拜林秀贞为师了。这不,还附带做了他的跟屁虫呢。感到十分诧异的光秀,立即随林秀贞下楼去了。
矶野昌员恭敬地等候在会客殿中。不过和听说的不太一样,实际出现在坂本城中的这位武士,稳重而两眼炯炯有神。
“象您这样的武士,为什么舍弃主君而进织田家呢?”一见面,光秀就提出这样不客气的问题。
“也许象传言所说,是木下秀吉的咒术,让我迷失了心志吧。说实话,我自己也不知道。”矶野昌员苦笑着答道。
“这样的回答,您认为我会满意吗?”
当浅井仍是盟友的时候,光秀和矶野昌员曾经并肩作战过,不能算陌生。听到这样的回答,光秀不礼貌地翻了翻眼皮,他既不相信又加深了对对方的失望。
“不过现在,您大概没有时间来关心我的事。昌员今天赶来,是告诉您织田家发生了大事。信长公借口比叡山上仍有浅井家奸细活动,已经发出大军攻上山去了。”
“这怎么可能?”
“可不可能,您自己去证实吧!”
要证实矶野昌员的话,实在也很容易。因为比叡山和坂本城,中间只隔着一道琵琶湖的屏障。站在坂本城大天守阁的顶楼上,运足目力就能看到比叡山上的异常情况。
光秀急急返回楼上。果然,朝比叡山的方向望去,那里战争的烽火已经燃起,整个佛山比叡,如笼罩在一片地狱鬼雾中。
“如果仍不相信,您尽可站在楼上,欣赏数万神佛在火中坐化的绝景……”
矶野昌员讽刺的话还没说完,光秀已经急奔下楼,跃上一匹马出城去了。
这……疯了!这个国家的人在做什么?这个民族正在做些什么?
经过自己的斡旋,延历寺中的和尚已经决定屈服。和应胤达成的协议,不仅是于去年年末将浅井军全部赶下山,更有解散僧兵、再不过问世间战事等等内容。此后天皇对此事也极为关心,亲自将光秀召去,问及如果解散僧兵的话,佛山僧众的安全如何保障。
“天皇陛下敬请放心。佛山既在光秀领地,僧人的安全自当由官家保护。延历寺中三塔十六谷、三千多座寺庙,光秀保证它们会以原貌,留至千秋万世……”
比叡山上到底有多少寺庙?这无人做过统计。据说在延历寺中留有寺名记录的,就超过了三千座。后来人们便将这三千多座寺庙,统一唤作‘比叡延历寺’。
三千寺庙、数万神佛,谁能忍心摧毁这庞大的文化遗产?光秀不相信,他绝不相信这样的事情。
元龟二年,九月,织田信长下决心要做一件令佛、俗两界均为之震惊的事情。他让佐久间信盛为总帅、木下秀吉为先锋大将,率二万大军杀上比叡山。
比叡僧众毫无防备。然而就算有得防备,在二万军势面前又有何作为?

光秀驱马直奔比叡山的东塔。
触目之间,三谷、十六院,到处的寺庙都被点燃了。织田兵将一座座寺庙包围起来,先屠杀僧人而后进入烧寺。如遇上进寺拜佛的百姓妇孺,也是一个不留地将其杀害。
好好的一座佛山,现在变成了人间的炼狱。
为什么要做到这种地步?光秀心中反复问道。过不多久,延历寺就能在外交手段面前屈服。织田信长为何要在这种时候,下令进行毫无意义的屠杀?
不是为了延历寺窝藏浅井伤兵、也不是在向佛界宣告自己的权威。奔向根本中堂的时候,光秀觉得自己渐渐接近了其中隐藏的秘密。
比叡山地域广大,分为东塔、西塔、横川三个区域。延历寺的根本中堂,在比叡山的东塔地区。
织田军因为一路放火、围寺、屠杀,此刻还未进入根本中堂。东塔延历寺的根本中堂,这里如今是象牙塔上摇摇欲坠的最顶一层。
数百名僧人眼神悲愤,持刀守在寺门前。可是光秀看也不看他们,笔直就冲了过去。
“应胤亲王,应胤和尚在哪里?”
僧侣们瞪着他,不知是不是应该拦阻。
应胤在净土院中,很容易找到。十几个老僧围成一圈,应胤坐在正中央。他的手上,捧着一盏六角纹的法灯。
“被称为万世不灭的法灯,竟也难逃过熄灭的命运。明智光秀,你还上山来干嘛?”
光秀顺着应胤的目光望去。应胤手上的这盏灯,原来叫做‘不灭法灯’。据说从天台宗开山以来,这盏法灯从来没有熄灭过。然而,在这佛心不能胜人心,织田军大举攻山的时候,不灭法灯突然灯芯燃尽,就在众僧的面前自动熄灭。
这情形,仿佛在预兆佛山无法躲避的浩劫。
“我来接您下山去。”光秀跳下马来,冷静地站在应胤面前。“这场浩劫因我而起,而我却对此无能为力。所以,至少请让我将您救下山去……”
“因你而起?”应胤有些不解。
“是的。织田信长为何做出这样的事情,我想我了然明白了。他这是要提醒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我们选择了战争之路,就等于选择了修罗之路。无论是面对昔日的盟友,还是高不可攀的神佛。我们要想走到路的尽头,就只能人挡杀人、佛挡弑佛。”
应胤瞪着光秀,他无法阻止自己嘴角的**。
“在佛祖面前说这些话……光秀,你和织田信长一样,都是魔鬼……”
“所以,您不能死在这里,必须下山。我希望您用自己的法眼,看清我和信长最后的结局……”
光秀说得不错。
织田信长此时,其实并无必要屠杀比叡山上数万僧侣。从政治意义来说这没有好处,只会为自己树立更多的敌人。
可是织田信长却这么做了。他要提醒包括光秀在内的许多人,他们正在一条不可能回头的道路上前进。他们的事业,本来就需要用千百万人的骷髅来奠基。织田信长以屠佛的姿态,催促光秀作出抉择。是继续站在自己这一边,帮助自己完成统一的事业?还是就此放弃他们的理想,象浅井长政一样与自己反目成仇?
“应胤,请原谅我!信长用残酷的方式来进行提醒,我却没办法反驳。要结束乱世,需要的不是一颗仁慈的佛心,而是一颗遇神弑神、遇佛杀佛的魔心。即使成为魔鬼也没有关系,为了阿玉、还有更多我所爱的人,为了创造一个没有战乱的新世界,今后恐怕我也要违背自己的良心,要与信长一起屠杀阻挡我们前进的神佛了。”
在宗教界,各国都流传着内容几乎相同的神话故事。
每一次建设新的世界,新的神便要屠杀旧的神。神明之间的屠杀,比人间屠杀更加残酷无情!
不管是在希腊、罗马,还是在东方,创造新世界的人都有一颗类似于魔鬼的心!凯撒、源义朝、秦始皇……每一位伟人,他们都是不值得歌颂的!
(源义朝:鎌倉幕府的创始者。为了自己的霸业,杀害了弟弟源义经。)
结束乱世的道路,绝非当初自己所想的那么平坦与简单。光秀站在比叡佛山之上,耳中只听到满山令人毛骨悚然的尖叫、哭嚎,他闻到了令人掩鼻的人间恶臭。他无力阻挡这场浩劫,现在的他能做些什么事情?光秀觉得,他只能尽力让死去的人不白白的死去。
只有不惜代价,尽快结束这乱世,才是对牺牲者表达敬意的唯一方法呀!
“那么好!你想让我见证你的结局?我就睁大眼睛,看看你和织田信长两个魔鬼,最后会迎来怎样的结局吧!”
应胤说完,手捧已然熄灭的法灯,大步跟着光秀下山去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