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巴比伦、亚述、迦勒底神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巴比伦与埃及、希腊、中国一起被誉为“四大文明古国”,是世界上文明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位于西亚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又称两河流域)之间。那里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是中亚民族一直争夺的地盘。在这里居住的民族众多,之间互相侵扰,互相交流,互相影响,尤其是苏美尔人、闪族(闪米特人)、印欧人(赫梯人)、胡里人四大种族文化曾在这里相继建立起自己的文明,使这一地区不仅显现出繁荣的城市,完善的政治体制,还表现了多民族文化的特点。后来,因为希腊人把两河流域叫做美索不达米亚,这里的文明因而又被称作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据相关资料记载:苏美尔人是最先进入这一领域的民族,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就从东部迁居于此,还创造了象形文字、创办了学校、编纂了字典和药典、制定了法典、建立了大型的城市、发明了灌溉技术(很可能与中国的上古文明有一些联系),创造了极为灿烂的苏美尔文明。到了公元前3000年左右,闪族人从北方进入两河流域,被征服的苏美尔人与闪族人共同建立了阿卡德帝国。而后,闪族的一支阿摩利人建立了巴比伦王国(史称巴比伦第一王朝),苏美尔人从此下落不明。
不过,那时的巴比伦王国疆土长不过120-130公里,宽只32-33公里,疆域狭小,国势很弱。在第一王朝时期,巴比伦王国周围的强国如林:西北有玛里、东北有埃什努那,南边有伊新、乌鲁克,东南有拉尔萨,北面是处于盛势的亚述帝国,东邻则是善战的伊兰人。为求生存,处在诸强夹缝中的古巴比伦王朝常常向邻邦俯首称臣,遭其欺凌。直到公元前1792年,巴比伦第六代国王汉漠拉比继承王位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完善法制(即《汉漠拉比法典》),发展经济,方使巴比伦王国强大起来。
而后,汉漠拉比东征西讨,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使巴比伦成为政治繁荣、经济发达、文化昌盛的著名王国,巴比伦城也因此成为世界商业文化的中心,其文化传入埃及、希腊、印度等地,还衍生出无数美丽的神话传说。后来,由于国内混战和外族入侵,巴比伦王国逐渐衰落。公元前十世纪,闪族的另一支亚述人崛起,再度建立起亚述帝国,而后不断扩张,最终征服了巴比伦与其它国家。在公元前七世纪时,闪族的迦勒底人打败亚述,建立了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538年,波斯王居鲁士征服迦勒底人,巴比伦王国最终覆灭,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以此告终。
现在看来,两河领域主要经历了原始文化、苏美尔-阿卡德文化、巴化伦文化、亚述和迦勒底文化五个时期。巴比伦文化属于两河流域文明的黄金时代,基本上承袭了苏美尔-阿卡德文化,同时创造出了更加烂灿的文化艺术,尤其在汉漠拉比统治时期,国家不仅政治繁荣,达到发展的顶峰,出现了著名的“汉漠拉比法典”,文学、宗教、科学都十分昌盛;亚述时代基本上还是继承巴比伦时期的文化;迦勒底文化则融合了苏美尔、亚述和巴比伦的文化因素,形成了新巴比伦文化,也出现了更为显著的艺术成就,包括七大奇观的的“空中花园”和杰出的“摩天塔楼”。
(一)苏美尔-巴比伦时期的神话传说
在苏美尔-阿卡德王国时期,“天界之主”安(An)改称安努(Anum),仍为美索不达米亚众神之首;“大地女神”祺(Ki)还是安的配偶,但被改称为阿图姆(Antum);“深渊之主”恩奇(Enki),则成为埃尔杜(苏美尔-阿卡德王国的祭祀中心)的守护神,改称伊亚(Ea,又称埃雅、哈伊雅),常与“造物之主”安启(Anki)混用;“精神、风与大气之神/大地之主”恩利尔(Enlil)仍为三大主神之一。另外,“牧神”杜牧茨(Dumuzi)改称坦牧茨(Tammuz),其它神祗没有大的变化。
到了巴比伦王国时期,安努、伊亚、恩利尔仍为三大主神,但影响渐渐小了,仅仅是挂在神龛之上而已,“战神、伊亚之子”马尔都克(Marduk)成为“巴比伦的守护神”。“月亮与月份之神”南纳•苏恩(NannaSuen)被简称为辛(Sin);“太阳神”乌图(Utu)改称沙玛什(Shamash);“大女神”伊南娜(Inanna)成为“金星女神”、“晨星和暮星之神”和“星辰之神”(终于遂了她“神上之神”的愿望了,^_^),改称伊丝塔尔(Ishtar),与父、兄合成“星辰三联神”。其它神祗,则统称为安努那基(Anunnaki)。
同时,巴比伦人为了展现统一王国的文化与业绩,还创作了很多表现玛尔都克和赞扬帝王业绩的颂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埃努玛•埃立什》和《咏吉尔伽美什》。
1、创世神话:《埃努玛•埃立什》
著名史诗《埃努玛•埃立什》,又称《咏世界创造》,主要继承苏美尔人的创世思想,歌颂“伊亚之子、战神、主神”玛尔都克的事迹。这首诗约一千行,成书于约公元前十五、十四世纪,后经学者从七块泥板中考据整理出来,又称“七块创世泥板”,是历史上最早的创世神话之一,也是后世《旧约•创世纪》和赫西奥德《神谱》的原始范本,对基督教世界和古希腊、古埃及神话有着深远的影响(《圣经》的七日创世、古希腊神话中“子辈神杀死父辈神”的争斗母题便源自于此)。
据相关资料记载:太古之初,世界一片混沌,没有天,没有地,只有汪洋一片海(以水为世界万物生命之本源的观念,也是中国上古神话体系中的重要观点,在世界各地神话传说中皆有记载)。海水中有一股咸水叫提亚玛特(Ti‘amat,就是海水之源),有一股甜水叫阿普苏(Apsu,意为淡水),分别代表阴阳两性。这两个“元始之水神”在汪洋中不断交汇,生出安沙尔(Anshar)和祺莎尔(Kishar)两位原始大神。后来,安、祺结为夫妇(天地结合),又生出安努、伊亚和恩利尔等最初的几代神灵。
随着神灵的逐渐增多,提亚玛特和阿普苏日益感到自己的势力在缩小,于是决定惩治众神。尤其是阿普苏,对诸神的不满非常强烈,不仅要惩罚,还要将众神赶尽杀绝。诸神得知这一秘密消息之后,便在伊亚的带领下,杀了阿普苏,伊亚因此成了诸神之首。不久,伊亚之子玛尔都克出生了。由于玛尔都克生来便与众不同,浓眉大眼,非常强壮,深得诸神的喜欢,伊亚便赋予了他一切智慧和力量。
后来,阿普苏的儿子为报父仇,开始向天、地诸神挑战,提亚玛特也前去助阵。诸神与之交锋便即告负,便让玛尔都克上去试试。“伊亚之子、战神”玛尔都克不负众望,英勇作战,一举歼灭来犯者,并亲手切断提亚玛特的腰身,用她的上身筑成苍穹,用她的下半身造出大地,还做了众神的统治者,成为“三界之主”。而后,他还杀死提亚玛特的辅助神,用他的血造出了人类,并规定人的天职便是侍奉众神。人类后来创建了巴比伦王国,就将玛尔都克当成了保护神。
2、英雄史诗:《咏吉尔伽美什(Gilgamesh)》
吉尔伽美什是大洪水后苏美尔的乌鲁克王朝的国王,在苏美尔时代就有关于他的英雄传说,但当时只是以民间口传的形式在百姓中间传播。到了巴比伦王国时代,人们对哪些口头文学进行了大量加工、编撰,才形成一个完整的神话史诗,人们也因此习惯于将这部史诗当成巴比伦时代的故事。由于《咏吉尔伽美什》影响甚大,亚述时代的国王阿树尔巴尼帕尔还命人将该它用楔形文字刻在十二块泥板上,制成泥板文书,从而流传至今。
这部《咏吉尔伽美什》共分六个部分(也有分四个部分),主要讲述了乌鲁克国王吉尔伽美什与勇士恩奇都(Enkidu)的故事。
第一部分包括第一、二块泥板,说:吉尔伽美什是乌鲁克国王,有三分之二是神,三分之一是人,体格健壮,英勇不屈,聪明机智,力量超群,是完美与智慧的化身。但他并不开明,常仗势欺压百姓,诱骗民女,为此人们开始怨声载道,于是祈求神灵帮助。诸神认为吉尔伽美什因没有一个相当的对手,所以才会到处寻衅,决定让创造女神阿茹茹(Aruru)造一个勇士恩奇都与之抗衡。两位英雄一经相遇,便打得不可开交,胜负难分,于是互认对方为英雄,并结为兄弟,从此形影不离。
第二部分包括第三四五块泥板,主要讲述两位英雄杀灭“雪杉之妖”洪巴巴的事迹。据说,当时在黎巴嫩森林中有位看守杉林的魔妖洪巴巴,非常凶狠残忍,喜欢杀害无辜,还斗胆劫持了伊丝塔尔(Ishtar),并将之囚禁。吉尔伽美什得知消息以后,决心为民除害,讨伐洪巴巴(那时的吉尔伽美什已经改邪归正,成为除暴安良的义士了),便与恩奇都穿过黎巴嫩森林,与魔妖洪巴巴殊死相搏,最终在“太阳神”沙玛什的庇护下消灭了洪巴巴,求出女神伊丝塔尔。
第三部分记于第六块泥板,写的是吉尔伽美什拒绝了女神伊丝塔尔的求爱而遭女神报复的故事。故事说,吉尔伽美什的英勇气概吸引了女神伊丝塔尔,女神向英雄求爱,但吉尔伽美什认为女神水性杨花,便拒绝了她。女神深感羞辱难堪,求安努帮助,安努造了一只天牛下凡,与吉尔伽美什和恩奇都展开了大战,两位英雄勇战天牛,最终将之杀死。
第四部分包括第七八块泥板,说两位英雄的一系列举措触犯了神灵,诸神决定要惩罚他们,让恩奇都得了致命的病,很快死去。吉尔伽美什无比悲伤,他回顾自己与恩奇都从相战到成为莫逆之交的一切,悲痛欲绝,可却无能为力。
第五部分包括第九、十、十一块泥板,说启都之死使吉尔伽美什深感生死由天,命运难测,死亡尤其可怕,便决定寻访“人类的始祖”乌特那庇什廷,希望求得返老还童、长生不死秘决。那一路上,他历尽千难万险,才到达目的地,可乌特那庇什廷却告诉他一个“大洪水”的故事(这个传说,后来还成为《圣经》中的“大洪水”原型),预示人类不可能再求长生,可吉尔伽美什仍不甘心,终于从先祖口中获知取得长生仙草的秘密,后来还从海底取走仙草。可惜的是,他在回家余中看见一片清泉,便把仙草放在岸上,下水洗澡。一条蛇从旁边经过,将仙草吞食,从此蛇以脱皮来恢复青春,而人却无法长生。
最后一部分比较简略,主要描写吉尔伽美什与恩奇都亡灵的对话,同时总结前面发生的故事,以说明死亡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
除此以外,关于吉尔伽美什的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相传两河流域大洪水后的开国皇帝是沙喀罗斯曾得神的旨意,说他女儿生下的儿子将篡夺皇帝的皇位。沙喀罗斯为了防患于未然,便将女儿关在一高塔内,不让她找寻男性。然而过了不久,皇帝女儿无夫而孕,生下一子,高塔看守人惧怕皇帝得知此事,便将男婴扔下塔外。这时,塔外飞来一只雄鹰,将小孩叼走,带给一个种地的农夫。小孩被农夫抚养**后,最终夺取了沙喀罗斯的王位。这个小孩便是乌鲁克国王吉尔伽美什。
3、奇幻传说:《伊丝塔尔降入冥界》
除了创世史话和英雄史诗以外,巴比伦神话中还有一部重要作品,即《伊丝塔尔降入冥界》。它是在苏尔美神话《伊南娜地狱之行》(见上一章)的基础上改编加工的,基本内容相同,但在情节上做了一些处理。比如:女神下地狱的原因,苏美尔时期说的是她为了夺取冥界的权力,巴比伦时期则说“伊丝塔尔的丈夫、农牧之神坦牧茨(Tammuz)死后,被大地夫人/冥界女王阿拉图姆(Allatum)(就是苏美尔时期的埃列什吉伽尔)扣留,从而引发了女神伊丝塔尔的地狱之行”。另外,伊丝塔尔降入冥界之后,还演绎出“季节变换”和“生命循环(指伊南娜的复活)”等结果。
这个故事后来经叙利亚、腓尼基、塞浦路斯传到希腊后,被置换为阿弗洛狄忒和阿都尼斯的“生死恋”和谷物女神德墨忒尔下冥府寻找女儿帕耳塞福涅的神话,死而复生的主角后来还被基督教徒置换为“救世主”耶酥(现在的基督教徒当然不会承认这点,^_^)。伊丝塔尔的神话特征与神格形象,后来也成为许多中东女神的原型,阿拉伯人甚至还将她改为男性神祗,称为阿什塔尔。
(二)亚述神话传说
亚述人也是闪族中的一支,可与创建巴比伦王朝的阿摩尔人不属一个国家,一直处于竞争之中。后来他们虽然征服了巴比伦人,在尼尼微创建了政治权力中心,但基本上完整保留了巴比伦的文化传统。在神话传说上,亚述人不但保留了巴比伦时代的架构与精华,还用楔形文字刻下了珍贵的作品,并制成泥板文献,存入书库。两河流域那些神话传说能够得以流传,可以说都应该归功于这些亚述人。亚述时代的神话传说,基本上就是巴比伦时代的翻版和仿作,其中最著名的是塞米拉米丝女王的故事。
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幼发拉底河上游暴发了洪水,一些鱼群被冲上了岸,这时有两条大鱼发现水面上浮着只白鸟蛋,便将它推到了岸边。一只白鸽飞过此,将这只蛋叼走,飞到一个地方进行孵化。不久以后,蛋壳破裂,里面钻出人面鱼的迪丽基吐。这位女神本来深得诸神喜爱,后来因为生下一个长象非常像女婴,遭到诸神指责。无奈之下,女神只好将女婴扔至荒野。尼尼微的主神巴雅维斯拾到女婴,便派一群白鸽饲养女婴,后来有位牧人发现了女孩,将她抱回村庄,人们就叫她塞米拉米丝(即小白鸽)。
而后,楚楚动人的塞米拉米丝在一次婚礼上被一位王家骑兵队长买走。之后,国王的军机大臣米努吐斯将军发现了这位美女,又将其买走,还和她成了亲。塞米拉米丝为了控制将军的权势,表面上假装奉承,却想着博得国王赏识。就在亚述人攻打巴克吐利的时候,她女扮男装来到军中,亲自带队从侧面攻克敌人的堡垒,成功引起国王的注意。最后,国王将她招为后宫,随即又册封为王妃。她的将军丈夫知道以后,只好自杀身亡,可塞米拉米丝却无动于衷,反而为自己的阴谋得逞而庆幸。
做了王妃之后,她巧施美人计、独得国王恩宠,并生下王伊那斯,然后她一步步算计自己怎样取得国王的政权。不久,她终于想出一计,她故意疏远国王,以激起他的欲火,一天夜晚,国王心急如火,他向王后百般求情,塞米拉米丝看准时机已到,便要求国王允许她掌权三天,国王答应了她的要求。第一天平安无事,第二天,王后便发布了一道指令,即逮捕国王,然后又将之杀死。

从此,塞米拉米丝做了亚述的女王,也是最凶残的女王。她用美貌征服国民,用勇气征服邻邦,可惜在与印度交战时出师不利,大伤元气。回到国内以后,她的儿子伊那斯又欲谋篡权,女王用尽手段,并希望与伊那斯结婚来感化儿子,不料她中了伊那斯的圈套,最后只好交出王位,流落异乡。主神比布鲁斯怜其孤寂,将她召回天国,让她变为一只白鸽,成为亚述的一位神灵。
除此以外,亚述时代还有一个精彩的传说,讲述的是女神伊丝塔尔帮助亚述王拔尼巴取得胜利的故事。据说,伊丝塔尔那时已从一个普通的女神上升为最重要的大神,甚至被置于天神安努之上,人们对她非常崇拜。当亚述王拔尼巴准备与劲敌伊兰国王特尤曼作战时,人们非常虔诚地去朝拜伊丝塔尔,求其庇护,伊丝塔尔感其赤诚,使亚述王精神振奋、斗志高昂,最后终于获得全胜。
这些故事虽然没有苏美尔神话那样绚丽,但与巴比伦人写《咏吉尔伽美什》一样,都是亚述人展现自己国家及民族强盛气概的一个体现。
(三)迦勒底神话传说
公元前612年,迦勒底人联合米底人推翻勒亚述帝国,再次以巴比伦城为首都,建立起新巴比伦王国。这个王国在尼布甲尼撒统治时期达到鼎盛,曾两次攻陷耶路撒冷,毁灭犹太王国,把大批犹太人当奴隶押往巴比伦(就是圣经上所说的“巴比伦之囚”)。另外,尼布甲尼撒还下令重建巴比伦城,在城内建造了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重建后的巴比伦城宏伟壮丽,直到100多年后,希腊历史学家,被称为“历史之父”的希罗多德来到巴比伦城时,仍称它为世界上最壮丽的城市。
关于这座空中花园,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据相关资料记载: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NebuchadrezzarII)娶了米底的公主米梯斯为王后,对她非常宠爱,就在宫殿里建造了层层叠叠的阶梯型花园,并栽满了奇花异草(和在成都遍植芙蓉花的那位蜀王具有相似的性情啊,^_^)。由于整个花园比宫墙还要高,给人感觉就像悬挂在空中一样,因此被称为“空中花园”(又称“悬苑”)。到了公元2世纪,希腊学者在品评各地著名建筑和雕塑品时,将之列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此地从此扬名天下。
可能就因国王这种“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性情吧,新巴比伦王国在公元前538年被波斯帝国所灭,两河流域再也没有出现过独立的完整的国家。
附:两河流域古典神谱
在此,将两河流域的古典神谱列于下方,没兴趣的敬请跳过。
1、元初之神
提阿马特(Ti‘amat):元初之海水,形象为龙或妖怪。马尔都克将他杀死之后,用他的躯体造出世界和人类。
阿普苏(Apsu):元初之甜水(即淡水),与提阿马特结合后生出天地之神。
拉赫姆(Lahmu)、拉哈姆(Lahamu):提阿马特与阿普苏的孪生子女。
安沙尔(Anshar)、祺莎尔(Kishar):原始的天地之神,又称安(An)、祺(Ki),一说是提阿马特与阿普苏的子女,一说是拉赫姆与拉哈姆的子女。在两河流域神话中,安沙尔被称为“天崖”,是“地极”祺莎尔的兄弟和丈夫。他们结为夫妇后,生出安努(Anu)、伊亚(Ea)和恩利尔(Enlil)“三大主神”。在相关神话传说中,“苍天之神”安沙尔/安、安努或为父子,或为一体;“大地女神”祺莎尔/祺后来改称阿图姆(Antum),时为安沙尔/安的妻子,时为安努、伊亚与恩利尔的妻子,关系比较混乱。
2、三大主神
安努(Anu):苍天之神,天界之主,诸神之父,一说是安、祺之子,可常与安(An)混委一谈,是美索不达米亚众神之首。在阿卡德时期,他是乌鲁克城邦的守护神,又被称作阿努姆/安努姆(Anum)。虽然他的形象一直模糊不清,但地位一直都被两河流域的各朝各国共同承认,还被列入《汉谟拉比法典》。据说他一直行于苍穹之上,从来不离开天宇,只是在极度危险的时候才会出来。
彼勒-恩利尔(BelEnlil):空间与大气的主宰,风、精神与呼吸之神,古苏美尔宗教政治中心尼普尔城邦(Nippur,位于巴比伦城的东南方向)的守护神,是安努与阿图姆之子(一说是安努的兄弟),与自己的母亲结合后成为大地之主,在苏美尔、巴比伦神话谱系中位列第二。通常情况下,他被描述成一个张口吹风的男子,具有强大的攻击力量和绝对的防御力量(因为他拥有“天命牌”塔布雷特),人们就在他的名字前加上了“彼勒”一词(意味主上,后来被马尔都克和阿舒尔取得),把他看成整个美索不达米亚的主宰。据说他居于东方极隅之山,行于天界“恩利尔之路”,曾降下“大洪水”以毁灭人类。
伊亚(Ea):安努与阿图姆之子,恩利尔的兄弟,因为杀死了“甜水(淡水)元神”阿普苏,一直被视为“水、智慧和技艺之神”和“深渊之主”。在苏美尔时期,他分名字是恩奇(Enki),后来又称伊亚、埃雅、哈伊雅,在美索不达米亚众神之中位列第三。相对恩利尔而言,伊亚对人类比较宽厚,在大洪水时向乌塔-纳普西丁姆(Uta-Napishtim)提出洪水将至的忠告,人们因此将他视为“人类和文化的创造者”及“智慧和法术之神”,并在埃利都城(据说那是一座从水里升出来的城市)为他建造了神殿(据说就建立在阿普苏的尸体之上,又名“阿普苏之屋”)。
3、三界王者
马尔都克(Marduk):最早的时候,他是阿摩尔人(游牧民族,即后来的巴比伦人)的族神,名为马尔图(Martu),又称阿穆路(Amurru)。阿摩尔人统一两河流域之后,建立巴比伦王朝,他就成为了“伊亚的长子,战神,巴比伦的守护神”,改称马尔都克。随着巴比伦王国的日益强大,他的地位逐渐超越元初之神三大主神(还杀死了“咸水之元神”提阿马特),成为“水之化身,万物的创造者,众神之王,三界之主”和木星的化身,负责创造五谷并使其丰硕,确定诸天体运行的轨道,并决定人类的命运。
纳布(Nabu):原名图图(Tutu),马尔都克之子,书写、语言、智慧与学术之神,后来继承了父亲的王位,被视为水星的化身、源泉的发现者和丰收的司掌者。
阿舒尔(Ashur):在巴比伦时期,他只是亚述的族神和亚述都城阿舒尔的保护神,后来称为亚述宗教与政权的主神和战神。公元前18世纪后,亚述王国逐渐强大,他的地位也逐渐等同于苏美尔时期的彼勒-恩利尔。到了亚述国王萨尔贡二世时,人们甚至还将他等同于“诸神之父”安努。后来,萨尔贡的继位者为了与巴比伦争夺民众影响,又将从巴比伦主神马尔都克的创世神话和巴比伦新春节,都归于阿舒尔名下。另外,他还被看成亚述帝国的象征性统治者和亚述军队的保护者,亚述王都必须向他呈交书面战报。
4、星辰三联神
欣(Sin):在苏美尔时期,名为南纳-苏恩(NannaSuen),是恩利尔的长子(一说是安努之子),太阳神乌图、大女神伊南娜、冥界女王埃列什吉伽尔的父亲,乌尔城邦(Ur)与哈兰(Harran)城邦的守护神,拥有十分神秘的力量,被视为月亮与月份之神(早期的苏美尔人认为光明来自夜晚,月神的地位极高)。由于他的信徒众多,恩利尔觉得受到威胁,就毁灭了他的城邦。之后,他的地位发生变化,名字中的南纳(意为天主)被去掉,慢慢简称为欣(Sin),只负责在夜间维持秩序。通常情况下,他被描述成拥有天青色长须的老者,头戴新月冠冕,每天夜晚乘坐小舟行于无垠的天宇。
沙玛什(Shamash):美索不达米亚的闪族太阳神,常与苏美尔太阳神乌图(Utu)相等同,被视为月神欣的儿子。其神庙在埃巴巴尔(Ebabar),表象为一个从东方两座大山间升起的日环。在众神的行进行列中,他的形象为骑马者(在伊斯兰教产生前的闪族中,马为太阳的象征),被视作“天界和世间的审判者”和“正义的推行者”。苏美尔人视其为战神,阿卡德人(即巴比伦人)更认为他是天地间一切黑暗与严寒的战胜者;对于世人来说,他是光明和生命的赐予者、心灵的检查者和法律与正义的根源。
阿亚(Aia):沙玛什的妻子。
伊丝塔尔(Ishtar):美索不达米亚的重要女神。苏美尔时期人称伊南娜(Innina,意为天之主宰、神上之神),被看成是月神欣的女儿、太阳神沙玛什的妹妹及农业和春天之神杜牧茨(后称坦牧茨)的情侣。她的祭祀中心在厄里克(Erech)城,由很多神娼侍奉。另外,她具有多重神格,一是战神,一是爱情和丰收之神,一是医疗之神,在巴比伦时期被视为生命之母、种子的生产者、解梦神以及晨星和暮星之神,与父兄合称星辰三联神。其表征是一个缚带之环或者多瓣的花结。
坦牧茨(Tammuz):原名杜牧茨(Dumuzi),是苏美尔的农业和春天之神,后来改称坦牧茨(Tammuz),在美索不达米亚占有重要的地位。据说他是伊丝塔尔的情侣(一说他们是夫妻),四季的转换都因为他每年仲夏的时候被杀,伊丝塔尔降入冥界去救他,此后大地一切生机停息,第二年春天,伊丝塔尔把他从冥界救出,大地方才恢复生机。在后来的医疗仪式中,他还与伊丝塔尔一起受到崇拜(他象征病人,伊丝塔尔象征医生)。不过,由于美索不达米亚宗教对灵魂终局的悲观论点,他没有成为死而复活的救世主,让后来的耶稣-基督取代了他的神格与地位。
5、冥界诸神
库尔努吉阿(Kur-nu-gi-a):美索不达米亚宗教中“冥界”的名称,意为“永不回返之地”。相应的阿卡德文名称为基-加勒(或基加鲁,Kigallu,意为大地),后来被称成埃尔塞特(Ersetlatari)。在两河流域的神话传说中,它经常人格化称作“大地夫人”而与冥界女王阿拉图姆相等同。
阿拉图姆(Allatum):伊丝塔尔的姐姐,苏美尔时名为埃列什吉伽尔(Ereshkigal),人称伊尔卡路拉(Ir-Kal-al,意为冥界女王),后来被尊为厄里西基加勒(Eresh-ki-gal,意为大地夫人)。在两河流域的神话谱系中,她是一位非常强势的女神(无论你生前是国王还是乞丐、善人还是罪犯,位于深渊之下的冥界都是人类的唯一归宿),拥有和三大主神并列的地位,众神对她都有着一种莫名的畏惧。在伊丝塔尔去冥府救人的时候,她曾展现了非常强大的力量(见上一章)。
古加尔安纳(Gugalana):冥王,阿拉图姆的第一任丈夫,可在女王的强势压迫下,他在相关神话中几乎没有任何地位。
涅伽尔(Nergal):其名意为“巨大居所的力量”。初为天界之神,火星的化身,被视为战争、饥饿、瘟疫与毁灭之神,是宇宙四大主宰之一。古代苏美尔-阿卡得时期,他强娶了冥界女王为妻,成为冥王(一说伊亚赐予他十四个半神,从而攻破了冥府。有人认为,那是因为“男权主义”的不断上升,让女王的地位有所下降,否则他很难娶上女王的——因为他长得非常丑陋),权倾天下,又称“听取祷告、起死回生和预言农牧业丰欠之神”。此外,他还有很多称谓,比如梅斯拉姆泰阿(意为来自圣地梅斯特拉姆者)、卢伽尔吉拉、卢伽尔阿皮亚克等,祭祀中心在巴比伦附近的库图(Kutu)。
6、其它神怪
阿达德(Adad):恩利尔的忠实部下。在苏美尔时期,名为伊西库尔(Ishkur),巴比伦和亚述时期成为风暴之神。据说,雷鸣就是他的声音,闪电是他的武器,人们虽然惧怕他的力量(“大洪水”就是他受恩利尔之命降下的),可也十分爱戴他(因为他的降雨能带来丰收,就像中国的四海龙王一样,^_^)。他本来是苏美尔神话中一位不怎么显赫的神,在传入迦南之后被尊为巴力-哈达德,成了雷雨之神。
吉比尔(Gibil):火神,恩利尔的重要助手,又名努斯库。
拉哈尔(Lahar):恩利尔的女儿,家畜与创造女神。
阿什南(Ashnan):畜牧与谷物女之神。
伊斯穆德(Isimud):恩奇的助手。
伊什木(Ishum):涅伽尔的助手。
俄安内(Oannes):半人半鱼的可怕怪物。据说在洪荒时代,他曾将文明和各种技艺传授给巴比伦人(载于巴比伦祭司贝若苏所写的《巴比伦-迦勒底史》)。
7、王者、英雄与祭司
伊坦纳(Etana):苏美尔时候的奇西城(Kish)之王。巴比伦宗教和亚述宗教的文献传说中记载了他骑鹰升天的神话故事,说他想寻找一种“生育草”来建立一个王朝。
阿达帕(Adapa):厄里克城的传奇英雄。据说他因为折断南风的翅膀而被安努传召受审,伊亚告诫他勿接受任何饮料和食品,因为饮食将决定他的其命运。安努后来宽恕了他的行为,赐以“生命粮”和“生命水”,他拒绝领受,因而失去了永生。
吉尔伽美什(Gilgamesh):曾统治库拉布(Kullab,属于厄里克城邦)126年,是美索不达米亚神话史诗中的传奇英雄(见《咏吉尔伽美什史诗》)。
恩奇都(Enkidu):本来是野兽相匹配的野人,后来与神灵交媾而得到开化,遇到吉尔伽美什之后,成为其朋友和仆从。据说他与吉尔伽美什救出伊丝塔尔之后,女神想和吉尔伽美什结婚,被拒绝后恼羞成怒,派了一头神牛要撞他们,恩奇都杀了神牛自救,惹得女神大发雷霆。惶惶之中,恩奇都梦见安努、伊亚、沙玛什诸神都认为他必须死去,于是得了一场大病,不久便死去了,让吉尔伽美什非常悲伤。
贝若苏(Berosus/Berossus):马尔都克的祭司,用希腊文编写《巴比伦-迦勒底史》,记有关于创世和洪水的巴比伦神话。
------------------------------------------------------------
注:在出土的泥板文献中,这些神祗一度被分为六个行列:第一列是星辰三联神,第二列是三大诸神,第三列是马尔都克等三界王者,第四列是冥界诸神,第五列是为诸神服务的蝎人(类似于北欧古典神话中的精灵和侏儒),第六列是“水神”阿达德的象征——闪电和牛。可这个序列的排布方式为何这样,学界尚无明确定论,通常来说,人们还是习惯于将三大主神作为两河流域的最高神祗!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