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国仇家恨终得报 清明盛会庆新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50年的春天,**的军队攻下了屏山,五星红旗插上了西关城楼。
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山地的屏山,西接大凉山的雷波,南临云南绥江,北连乐山沐川,东与宜宾交界。这个地方历史悠久,原名马湖府,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便在屏山置平夷军使,元初置马湖路,明万历17年(公元1589年)置屏山县。锦屏山麓的屏山城沿江而筑,略呈“凸”字形的五丈高城墙,连接东南西北四座双层开檐式屋顶的城楼,金碧彩绘,宏伟壮观。城内48座庙,座座奇妙,个个辉煌。占地6000平方米,宋熙宁二年(1069年)马湖郡守安静创建的万寿观,里面的天师殿、天王殿、玄帝宫、三清宫、通明宫等五重大殿,建造奇特,美伦华丽。而位于县城小南门,创建于明代的禹帝宫,主殿为单檐歇山式九脊顶大殿,正脊火珠宝顶,大吻战兽齐全,前卷棚廊,廊下雕花驼峰,檐下满饰如意斗拱,斗拱雕有各式花卉,为屏山古城增色不少。青石铺面的古街,呈井字形,弯弯曲曲,曲径通幽。一幢幢灰砖黑瓦的明清建筑,紧紧相连,歪歪斜斜,颇有趣味。
瑟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古城屏山,锣鼓喧天,红旗漫卷。县师范学生侯平发和同学们上街载歌载舞,迎接解放军的到来。入城式刚结束,侯平宣奉命率领部队执行新任务,解放大西南。军令如山倒。底坝老家未回去看一眼,叔娘金秀未去问一声好,侯平宣在禹帝宫的司令部里,急急把城防移交兄弟部队,然后与侯平发依依惜别,匆匆带兵走了。为了给屏山新政权培养干部,军管会在县城街上张贴招生广告,面向进步青年和学生,招收政训班学员。侯平发报名应考,被政训班录取。政训班军事化,学员统一着装佩枪,学习的内容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及**的方针政策。用军管会领导的话来说,学员要用**思想武装头脑,肩负革命重任。军装还未穿热,战事起了变化,刚解放几天的屏山城又被土匪包围了。政训班学员们打着背包,跟随解放军连夜撤出了屏山县城。
这是因为,解放军兵临宜宾时,国民党72军在军长郭汝瑰的带领下起义。而该军营长陈超则退出宜宾起义,拖出两个半营、7个连1000多人,携带轻重机枪、迫击炮等美械装备,逃到屏山,组建了“国民党川康滇第一游击纵队”,自封司令,与胡国光、邱绍沛、七星椒几股大土匪纠集一起,负隅顽抗。这些政治土匪猖獗一时,依仗人多势众,从县城北门坡倾巢而动,向县城开炮。三、四千土匪漫山遍野,包围了屏山县城。形势严峻,二月二十八月晚,党政机关及九十多名训班学员在解放军三十师九十团三营的掩护下,撤离屏山城。屏山城陷落了。历史上,有解放军三进屏山,屏山有三次解放之说。国民党军陈超部开进来了,土豪劣绅的还乡团打回来了,邱绍沛率领喽罗杀回来了。他们对屏山民众烧杀强夺,反攻倒算,无恶不作。头戴礼帽的邱绍沛,手持文明棍,斜挎盒子枪,腰别左轮,带着身背卡宾枪的卫队,在街上来回走动,耀武扬威,不停地吆喝:“石板开花无根底,穷人翻身上天难。凡是跟**走的,统统杀。”
杀光、抢光、烧光,土匪猖獗,危害社会,威胁新生的人民政权。匪患不只是屏山,全国也是一样。50年初,解放军178师政治部主任朱向离,率20多人的加强班由石板滩返回成都,途经新都木兰乡蔡家坡,遭到匪特汪荣其部伏击,战至弹尽粮绝,全体阵亡,由此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全国剿匪运动。1950年1月29日,根据**中央和中央军委的部署,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展开了大规模的剿匪斗争,先后共抽调39个军140多个师约150余万兵力,配合地方政府剿匪。历时4年,人民解放军及民兵共消灭匪特武装240余万人,相当于又打了一个解放战争。全军出动了,向天南海北的土匪开战。1949年8月4日,在湖南长沙起义的国民党主力29军、71军组成的第一兵团,在兵团司令,猛将陈明仁的带领下,于1949年11月,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兵团,陈明仁任兵团司令员。1950年2月,二十一兵团由浏阳移驻醴陵,全军集中整训后,焕然一新,士气大振,斗志昂扬,剑指湘西,挥戈广西,在十万大山,清剿匪特。历时5个月,歼匪3万余人,而剿匪中荣立战功的陈明仁本人,这个曾在47年6月东北四平街战役中,与**交过手,让**心有余悸的原国民党中将司令,55年在北京怀仁堂,由**亲自授勋,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
为配合轰轰烈烈的全国剿匪,西南军区发出11号剿令,组织大量兵力对辖区匪徒进行围剿和合剿。采用野战部队,地方部队,民兵联手,军民联防,合力清剿。由于土匪大多是国民党军溃退下来的散兵游勇,由中统、军统人员指挥,清缴起来异常激烈、残酷。侯平发听3营的首长讲,年初,他们部队在地处川东南的乌龙镇剿匪,那乌龙镇四面崇山峻岭,荆棘丛生,野兽出没。一天傍晚,有个班的战士搜山归来,走出丛林,疲惫饥饿,在班长张辽生的带领下,误入了镇边的“丹心酒店”,吃了驼背老板卖给他们的肉包子后,全部中毒昏迷,被害。这引起上面关注,经侦察,突袭,抓获了该店老板李驼子及其手下的几个彪形大汉伙计,在酒店地窖里找出了几十具血肉模糊的尸骨。经突击审讯,真相大白,李驼子名叫李福儒,四川达县人,是国民党胡宗南部中校、军统特务。解放前夕受命潜入“丹心酒店”,杀害了店老板,把该店作为**联络据点。他用棉花塞在后背,假装成驼子,引人同情,掩人耳目。店里卖的肉包子则是人肉陷的,混了蒙汗药,人吃了人肉包子,昏迷后即被杀,又被做**肉包子出售。阴险毒辣,残暴之极。
李驼子被镇压了,而黔东南的一个布依族女匪首陈莲珍则幸运,逃脱了制裁。剿匪中,按惯例,土匪中队长官佐以上的被抓住,要掉脑袋。而陈莲珍官至土匪团长,却幸免于难,后来还连续担任几届县政协委员,80年代,76岁高龄时还当上了贵州惠水县政协常委,不能不能说是个奇迹。被人们称为“女孟获”的她,22岁出嫁,与丈夫为匪,乡邻称之“陈大嫂”,是黔东南**救**团长,双手骑马使枪,百步穿杨。解放初,她率兵攻打惠水县城后,沿路烧杀抢夺,逃到提篮洞,因其害怕炮火袭击,洞壁跨塌而出洞被解放军俘虏,惊动**。**指示,刀下留人,说‘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女匪首,又是少数民族,杀了岂不可惜?人家诸葛亮擒孟获,就敢于七擒七纵。我们擒了陈大嫂,为什么就不敢来个八擒八纵?连两擒两纵也不行?总之,不能一擒就杀!”
领袖胸怀,宽广无边,历史佳话,千古流传。
屏山的土匪在流窜。国恨家仇,侯平发咬牙切齿,誓把土匪全扫光。他扛着机关枪,和政训班战友跟随解放军,翻越石碑坳、老君山、五指山,转战龙溪、龙华、中都,奔袭岗界、底堡、沐川,为分化、瓦解土匪,策反胡国光部起义献计献策:为消灭陈超、七星椒、邱绍沛残部,又一次解放屏山城建功立业,博得了首长和战友们对他的好评。陈超在解放军的一连串打击下,犹如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三十六计走为上,没办法,他率残部逃出屏山,流窜到珙县、高县、筠连一带喘息。不甘心失败的他,招兵买马,扩充实力,纠集当地土匪在沐爱镇成立川、滇、黔游击总指挥部,担任下辖11个纵队、11个直属大队、一个大刀队、一个教导师,兵力约3万多人的总指挥。在川南军区48师等多个部队的合围下,陈超主力在连天山被歼,土崩瓦解。化装成商人潜逃的匪首陈超和他的警卫营长樊述德在叙永县江门乡八保,因没有路条(通行证)被联防队押送到农民协会审查,就此落网!年底跟手下的五大金刚一起在泸州被镇压。土匪七星椒也被活捉,经公审枪毙了。胡国光率部起义,荡平屏山境内土匪,挥师大、小凉山剿匪走了,唯有邱绍沛漏网,四处逃窜。
犹如困兽,男扮女装、长发披肩的邱绍沛一手提枪,一手提串包谷粑,在锦屏山野中东躲西藏,昼伏夜行。孤零零的他闭上眼睛,呈现的是侯献成怒目的样子,梦中展现的是侯平发愤怒的身影、解放军黑洞洞的枪口。他走投无路,绝处求生;渴了,就喝沟水;饿及了,摸黑到庄稼地啃生包谷。一有风吹草动,他就惊恐万状,每晚要换崖腔、石缝、草丛好几个地方睡觉。
解放军围剿多时,虽未得手,但侯平发判断,邱绍沛钱财耗尽,异乡人地生疏,不可能远走高飞。他向领导建议,就在底坝周围布兵伏阵,消灭邱绍沛。果然不久,邱绍沛在底坝附近的猫猫沟出现了。腰别手枪,身背冲锋枪的他饥饿已极,口流清水,瘫倒在一块巨石下,被走亲戚的侯平发的母亲金秀发现报了官。蒋德宏、侯平发率兵赶来,经过一阵激烈的枪战,蓬头垢面、身穿花衣裳绿裤子的邱绍沛弹尽粮绝,留着最后一颗子弹,正要举枪自杀,被前来参战的金秀飞石击落。蒋德宏、侯平发等人迅速上前将邱绍沛抓获。提着缴获的手枪,金秀平静地说:“邱绍沛,你这个样子,人不人,鬼不鬼,也有今天?”
“士可杀,不可辱!大丈夫能做能当。”清水寡脸的邱绍沛头一昂,“要杀要剐,随便!”
“哼,大丈夫?死不要脸,杀人魔王一个!”金秀手指邱绍沛,“做孽事,活不长!你恶贯满盈,遭报应了”。
“遭就遭,有啥子法?”邱绍沛无可奈何地说,“风水轮流转,党国大势已去,我又有啥子法呐?”
“你是和尚的脑壳——没法!”金秀奚落道:“到阴间,被你整死的人些还要找你算账!”
“算就算,栽就栽,栽在你们侯家手头,我服啦!”
“你不是栽在侯家手头,是栽在**手头,是栽在人民手头”侯平发义正词严,“人民政府要公审你、要镇压你!”
邱绍沛翻着白眼,喘着粗气,无语。他耷拉着头,被五花大绑押往县城,经公审后枪决。
秦孝龙也被枪决了,不过,不是五花大绑。去刑场的路上,他坐的是黄包车。
屏山人氏秦孝龙性格复杂,在他当混成旅旅长、宜宾城防司令时,既镇压**的武装斗争,又曾私下掩护、放走陈琳等多名地下**员。枪杀**人李家勋时,竟搭桌台,让李家勋在台上宣传三个小时的革命道理。他退出军界后,讲袍哥义气,出资帮农民打官司,帮穷人免绢款,为朋友排忧解难。宜宾和平解放,他买来许多鞭炮,与家人上街,夹道欢迎解放军入城,并腾出自己的住家“筱园”,让解放军官兵居住。他对子女们说:“如今解放了,**喜欢劳动的人,我们大家都要学会劳动,自食其力。”得知其曾救过的地下**员陈琳当了宜宾军管会主任后,他踌躇满志,戒了大烟,每天到河边锻炼身体,用他自己的话说,“练好身体,也要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希望落空了,51年镇反,他被逮捕了,原因是他历史上作恶多端,民愤极大。在狱中,当他知道陈琳调离宜宾,自己被判死刑时,瘫倒了......

而胡国光比秦孝龙死得优待点,是死在红地毯上的。
胡国光率部在大、小凉山征战,剿灭土匪后,庆功仪式结束,被上级领导好酒好菜招待了一番。领导给他讲,他过去为匪,为非作歹,平不了民愤......他明白了,自己罪有应得,不过,拿人家吴化文部来比,多少还是有点想得通。一生事五主的原**中将吴化文,48年在济南战役中,关键时刻,率其部2万多人举行战场起义,赢得该战役胜利。后由其率领的整编96军编为共军35军,浴血奋战,挥戈南下渡江,4月22日,一举攻占南京,占领总统府,成为蒋政权在大陆的掘墓人。建这共和国史上盖世奇功的吴将军,庆功宴后,则病退上海修养,其麾下35军撤编。自己一个小小的团长算什么?再说,自己年轻的时候,当过**混7旅士兵,29年6月29日,旅长邝继勋率全旅5000官兵脱离国民党,在遂宁牛角溪起义,任红军四川第一路军总指挥,与各路川军交战中,他胡某人逃之夭夭,回到屏山。后来,听说他的顶头上司邝继勋官至红25军军长、川陕省临时革命委员会主席,与贺龙、徐向前共谋军事,打了许多恶仗、硬仗、胜仗,一度还参加军委“红队”除奸,叛徒和**闻风丧胆。结局呢,被上司张国焘打成托派,由保卫局行刑队阴悄悄勒死在山道旁一根青冈树上,死无葬身之地。他胡国光如今落了个红毯裹尸,棺木安葬,值。他漠然地跪在早已准备好的红地毯上,接受惩罚,旁边是大红棺木。
土匪剿灭了,人民当家做主了。阳春三月,王家广及大哥侯平宣带着卫队回来了,衣锦还乡。身为解放军师级干部的哥俩,兴致勃勃来到了底坝,看望了叔娘金秀。为了欢迎侯平洲和王家广荣归故里,侯氏家族在底坝廖家院子提前举办了一年一度的清明会。族人从四乡八村邀邀约约而来,有的背大米,有的提菜油,有的拿猪肉,有得抱公鸡,有的送蔬菜,交给族长收纳。宴席从屋里到屋外院坝中摆了99桌,预示侯氏家族久久兴旺。宴席上,除了猪、牛、羊肉,还有鸡、鸭、鱼、兔,冷、热菜加拚盘,共十八大腕。暗示侯氏家族要发。宴席上的酒,是金秀亲手酿的女儿酒,窖藏多年,浓香扑鼻。
此酒存放时间越长,越香醇浓烈。这是她生五女儿侯平珍前一月时着手酿制,把上等糯米蒸熟放在苦竹簸箕里,拌适量酒曲发酵,再混以女贞子和枸杞,装入土罐,外裹棉被,储藏在自家的地窖中。原计划是等女儿长大出嫁,宴请宾客时饮用,现提前开了坛,办王家广和侯平宣的招待。大家都说金秀酿的女儿酒好,窖香浓郁、醇厚甘美、香味悠悠、回味绵绵。
宴席上的菜是金秀下厨所做,侄儿媳妇王家致充当下手。王家致边洗菜边说,“还是屏山好,屏山好。我跟平宣结了婚,随军这么多年,还是不习惯。天天行军打仗,过得快,就是吃的不习惯,顿顿窝窝头、菜糊糊,干瞪眼,哪儿有这家乡好哟。你看,这时鲜蔬菜,地里刚摘;腊鸡、腊鹅及过年猪腌制的腊肉皮肥肉红,看到就嘴馋。”
“你想家乡就回来嘛,跟平宣一起回来。现在全国解放了,回来容易。回来婶娘给你们做家乡的风味菜。”
“晓得婶娘的菜做得好吃,做的大头菜,脆生生、甜丝丝、辣乎乎。制的套醋,酸中带甜,拌个菜,做个汤,爽口又下饭。身上哪里不舒服,有个头疼脑热,鼻子不通,喝几口就好啦。做的女儿红酒呐,又香又醇,有滋有味,醉倒好多人,就不消说啦。”
说的也是,心灵手巧的金秀,所做的菜不论咸菜还是炒菜、蒸菜,杀鸡炖膀,方圆十里颇有名气。临近解放的几年,她在家门口的桥墩子开了一个小店,除卖些自酿的胡豆酱、套醋外,还做些包谷粑、叶儿粑、黄粑、泡粑和豆花儿饭来卖。过路歇脚的人及周围乡邻来店子里吃上一顿,都说味道好。她最拿手的菜是凉拌鲫鱼。做法是用鲫鱼5尾1斤,破腹打甲,抠腮打净,拌上料酒、盐,滴上猪油,装入大腕,放入适量花椒、葱,上竹蒸笼干蒸15分钟即熟。然后倒入由红辣椒豆瓣、香油、酱油、蒜泥、葱花、芽菜末、红椒油、套醋兑成的调料,即可食用。此菜通红油亮,麻辣鲜美,香气浓郁扑鼻,来客吃得津津有味、大汗淋漓,上下通气舒畅。然后喝上金秀做的海带清汤,清香可口,酸味悠长。此汤做法其实很简单,海带丝放入鸡汤,微火熬制,滴入套醋提味。套醋是侯家家传,108味中草药酿制,据上辈人讲,源于底坝后山太洪寺高僧所传。喝了套醋滴入的清汤,满口油腻的嘴,顿时清爽。
宴席从中午摆到晚上,采用流水席,半夜又来个宵夜。大家围桌而聚,围聚而饮,边吃边喝边叙旧,边看各种各样的节目表演。讲评书的、拉二胡的、清唱的、打川戏锣鼓的、打金钱板的、耍木偶戏的、舞狮子龙灯的,好戏连台,个个精彩。侯平宣、王家广带来的卫队也给乡亲们表演了拼刺刀和拳术,引得满堂喝彩。主持清明会的侯平发,诗兴大发,代表族人,举杯向侯平宣、王家广祝酒:
“今日底坝中,
山花映旗红,
捧杯敬亲人,
豪饮对春风。”
侯平宣从席位上站起来,也用酒歌应答:
“春来女儿红,
举杯对花丛,
放歌赞故乡,
醉步舞春风。”
一问一答,掌声响起;饮酒对诗,兴趣盎然。清明会,会团圆,男女老少乐开颜。办完清明会,侯平宣、王家广跟着侯平发又提着鞭炮、香烛上半山腰给叔父侯献成、侯已山上坟祭奠。归队时,他们准备带侯平发到部队发展,考虑到家里上有老母,下有兄弟姊妹,加之自己已经参加革命队伍了,侯平发谢绝跟大哥走。清明过后,母亲金秀因患病引起枪伤复发去世。把母亲送上后山安葬在父亲旁边后,办完丧事的侯平发把五妹侯平珍接到城里,在屏山中学对面买了一幢两楼一底的大瓦房居住。搬家那天,他特地写了两张大红对联,贴在自家门前。左边是:共军到**逃猫说妙妙妙。右边是:屏山乐满山红狗叫欢欢欢。横批是:旭日东升。众人看了,都说有点意思。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明朗的天空下,侯平发的前程一片光明。从政训班毕业,他被分配到了中都区当区文教干事,认识了青年女教师姚贤图。那时在全区教师“五四”青年节联欢会上,主持会议的侯平发出了个“对对联”的节目,他在会上高声背诵唐诗:“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我来接,杜甫的诗,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一个清脆的女音传来,侯平发定睛一看,一个18、9岁的青年姑娘笑盈盈跨上了台,“姚贤图,中都区小学教师,我来对接。”
“好,欢迎!听倒”,侯平发继续念:“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姚贤图接答,“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侯平发诵道:“劝君更尽一杯酒,王维的。”
姚贤图接答:“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的。”
侯平发诵道:“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涤。”
姚贤图接答:“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红花别样红。”
一诵一答,把联欢会推向了**。一来二去,两人情谊加深,谈婚论嫁时,姚贤图把侯平发带到自己的家见母亲,走到二龙坎山腰间,溪水叮咚,鸟语花香,绿树环绕间露出白墙黑瓦,侯平发不禁念道:“山花绿树簇拥谁家庄园?”姚贤图指着庄门对答:”门上匾联分明是凤凰庄”。凤凰庄是明末清初建筑,内三进,外三进大院,占地三十余亩,庭院深深,雕梁画栋,雄伟壮丽,古意盎然,是姚氏家族聚居地。当地有这样的歌谣:攀石梯,穿森林,进凤凰,骑石狮,跨石墙,走屋脊,钻天窗,步曲廊,忽左忽右看佳境。
急风暴雨的土改中,当地的贫雇农欢天喜地,一夜之间搬进了这华丽的居室,分得了大量的粮食、土地及绸衫、缎被、雕花床等财产;唢呐声中,牛羊栓进了气派的厅堂,鸡、鸭、鹅、猪满院子叫得欢,雪白的墙壁上出现了黑色的手掌印。几十户老老少少的姚姓人家,只准带走随身换洗的衣物,丢下财产、粮食、土地,拖儿带女,扶老携幼,哭哭啼啼,在三伏天烈日暴晒下,被民兵武装押送、分散到了屏山各地,脱胎换骨。姚贤图的父亲解放前病逝,一家人靠母亲王氏的针线活过日子,生活清苦。后来,一家子被安置到了中都区太平乡平和村——一个缺水缺粮,土地贫瘠的地方。姚家从明清以来,既是书香门第,又是耕种人家;出过不少秀才、举人及民国以来国共两党的高官和富商。姚贤图就是出生在这个大家庭,排行老五,家里有兄弟姊妹十个,聪明伶俐的她被父母送到新市镇念书,解放后考取了教师,被分配在中都教书。51年少时奔投革命,随红军长征到延安,当了解放军师长的二哥来接她到部队当兵,“二哥骑在一匹又高又大的马上,周围有十多个警卫,我又羡慕又害怕。”姚献图后来对丈夫侯平发说。“就跟你一样,不愿离开家乡、不愿离开母亲,没有跟二哥走。”妻子后来生下侯明明、侯练红两兄弟后,跟着丈夫双双调入县城,63年,妻子又生下三儿侯亚红,一家人日子平平和和。文革以来,家庭内部发生了争吵,妻子就是不准他外出,老老实实呆在家里。侯平发知道,妻子希望安安稳稳,为的是他好。话说回来了,今天听说她和儿子侯明明在城隍庙遭欺负,心里急得很,什么也不顾,提枪赶来了。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