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芸的学生时代 第一章 小学篇(2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青芸也很是诧异,心想以前一直以为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人民在受苦,可现在看到这三分之二的受苦人居然过得这么好?青芸问爸爸为什么日本会这么富?爸爸说因为日本是战败国,不允许装备军队,所以节省下大量的资金去发展工农业。
青芸还喜欢看香港的电影,其中一部叫《八士奇遇结良缘》,看到连售票员居然都穿得这么洋气,青芸又问爸爸,爸爸说那些也叫工人,叫贵族工人阶级。青芸仍然不解,于是开始用自己的头脑来考虑这件事情。
学校和老师也对青芸他们进行反复教育说:社会主义正处于初级阶段,所以还存在着许多的困难,但这只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的。社会主义终究要战胜资本主义,**一定能实现!等实现了**,就不用再像社会主义那样按劳取酬,而是按需取酬,那时候社会生产力极度发达,人们的思想觉悟也很高,工作不再是被迫的,而成为一种乐趣。
工作是如何变成一种乐趣的,关于这一点青芸还是不能很好地理解,但仍然很想往,不过青芸也似乎意识到了等到**实现的那一天,自己也许早已不在人世了,不由得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青芸爸弄来几个玻璃的罐头瓶,然后把一种圆圆的发白的软乎乎的东西放在了里面,并灌上茶水,放上白糖,青芸问:“这是什么?”爸爸说这叫“红茶菌”,是现在最流行的一种保健饮料,是从日本传过来的。
据说人们发现日本的一个村的人有很多长寿的老人,问他们长寿的原因,大家说是归功于饮一种自制的茶饮料,所以现在传到了中国,单位同事中几乎家家都在喝。”等过了一天,爸爸说可以喝了,从罐头瓶里倒出来,甜甜的略带酸味,很好喝。
过了一段时间,街上又流行甩手疗法,于是每天早晨,公园里马路边,到处可以看到甩动着双手的老头老太太们。
菲律宾的马克斯夫人也来华访问了,马克斯夫人穿着件白色的长裙,两个泡泡袖高高地鼓起,大大的眼睛戴着假捷毛,于是街上又开始流行高泡袖,讲究一些的女孩子都上衣穿一件高泡袖娃娃领的白衬衣,下面穿一条粉红色的百褶裙,以至于青芸也很神往,很想拥有一身。
可是妈妈的女红不是很精,佐估半天也没弄好,正好邻居桐桐妈也埋头在缝纫机前忙乎,已经做了一套出来,于是心急的青芸非要拉着妈妈去向邻居请教,遭到了妈妈的训斥,原来这样让妈妈觉得很没有面子。
桐桐妈很快就做了三套出来,桐桐和她妹妹各一套,还给后院的红红做了一套。桐桐妈一直很会搞人际关系,红红的爸爸是青芸爸妈单位的院长。青芸的衣服终于也做好了,青芸穿在身上在镜子前左照右照,觉得自己美极了,还不解气,又找来一顶街上流行的可折叠的布制的大沿儿的凉帽戴在头上,这样青芸觉得自己有些像电影里人物的打扮了,于是既使去隔一条街的小铺买油盐酱醋,走起路来也要一步三摇,惹得路人每每侧目。
来滨海出差的舅舅在街上花八角钱买了一只出口转内销的长毛玩具狗,青芸看了分外的喜欢,舅舅干脆把它送给了青芸。于是青芸穿着漂亮的套装,在家里天天把长绒小狗抱在怀里,仿佛感到它是有生命的一般,使青芸感到格外的温馨。但青芸的举止终于让爸爸看不过去了,勃然大怒说:“你看你像个什么样子,简直就像过去资产阶级的臭小姐,小心玩物丧志!”
青芸听了吓了一跳,从此脱下了套装,收起了长绒狗,又恢复了原来的打扮,青芸的爱美之心也就此收敛了起来,依然做艰苦朴素状。可小青芸七岁的小妹的爱美的天性却得到自由自在充分的滋养,也许是由于小的缘故吧。
小妹四岁时就有了很高的擦皮鞋的技巧。开始,她模仿大人的动作擦自己的皮鞋,还会用布把皮鞋面磨得光亮无比。但对于别人的皮鞋就没有那么大的兴趣了,可一个孩子对自己鞋子的光亮度有很高的要求又不麻烦别人只是多废些鞋油,是大家都求之不得的了。
街上刚开始流行烫发,青芸妈带着小妹和青芸的姨姨一起去了,回来时,不仅青芸妈和青芸姨变了模样,小妹也给烫了发,满脑袋的羊毛卷,像只小绵羊似的,倒也不难看。不过青芸和奶奶都颇有异议,觉得是否会影响小孩子的健康?不过,烫发给小鼻子小眼睛的小妹倒也增添了几分美丽。

家里有一管半截的口红,那是青芸姥姥的遗物,口红是玫瑰红色,散发着淡淡的香气,是当时市面上看不到的,在青芸的眼里很珍贵,只有过年时才拿出来,在蒸好的馒头上用它点上红点儿,并用它抺在嘴唇上。口红让小妹看到了,争着吵着自己也要抺,于是青芸在小妹的额头上点上一个红点儿,但小妹仍不罢休,从此便霸占了去。
被小妹一起霸占的还有姥姥的一副玻璃水晶钻的耳环,之前青芸也只是偶尔拿出来欣赏一下,并无其它的用途,但到了小妹的手里,就被充分利用了起来,从此成了小妹爱美的工具。
小妹戴上耳环,头上披着粉色的纱巾,用发夹把纱巾固定好,不知从哪里翻出来的珠珠串成手镯带在了手腕上,又找出其它的纱巾围在腰间,打扮得像《冰山上来客》里的古兰丹姆,擦上口红,描好眉毛。
青芸放学回家时,经常看到一群孩子中间,一个披着长长的粉色纱巾,打扮成妖精一样的装饰古怪的小人,准就是小妹了,小妹毫不介意别人对于她装束的评价,只要她自己觉得好就行。
小妹的思维也很奇特,一天,老师让同学们准备一寸照片,青芸回家后翻了半天,也没找到,只找到了一张上三年级照的底片,无奈地叹口气说:“只好明天拿到街上去洗了。”过了一会儿,当青芸准备把底片装到书包时,却怎么也找不到那张底片了,正着急时,只见小妹从厨房走出来,嚷嚷着问:“洗相片要不要用肥皂?”这时大家才注意到那张底片已被小妹用水“洗”过了!青芸真是哭笑不得,又气不恼,只好第二天去照相馆重新照了一张。
小妹天资聪慧,不仅给自己打扮成这样,而且还着手画,专画小女孩,和她一样的装束,长长的裙子,戴着珠珠串串的耳环、手镯,到了五岁的时候,就已经画得有模有样了。长大后,小妹终于把这一绘画才能充分展示出来,自己的一张脸经过她的涂鸦后就大放光采了,而且还会画人物的素描,自己的、男朋友的,一张又一张。
青芸上小学五年级时,学校的新楼终于盖好了,青芸他们搬了进去,赵老师还教青芸他们班,只是光教语文课。一天,赵老师把青芸叫了去,给她一套题,说是北京景山小学的题目,很难。
青芸拿回家,和爸爸一起做,尽是些鸡兔同笼之类的题,一会儿把鸡拿出来,一会儿又把兔子放进去的折腾,青芸做得是糊里又糊涂。快考试复习了,青芸妈给青芸找来一些别的学校的卷子,想让青芸做,可青芸也没怎么看,这一年是第一次全区初考实行统一考试,青芸迷迷糊糊就进了考场。
考试结果下来了,整个学校只有一个人被重点中学录取了,接着同学中间很快谣言四起,说考上重点中学的那个孩子的妈妈是小学老师,给自己的孩子准备了许多的范文让她背,于是大家开始对她嗤之以鼻。
青芸在家里生闷气,青芸妈得知情况后,找到了青芸的小学校,又和班主任一同找到了区教育局,又不知如何地据理力争,和赵老师一起跑到教育局去查了考卷,竟然给青芸找回了七分,赵老师也趁机给小珉他们找回了几分,但既使这样,青芸离重点中学的录取分数线还是差了3.5分。亲戚朋友纷纷为青芸妈的壮举竖起了大拇指。
暑假里青芸按着妈妈的要求把初一的数学书看了一遍。暑假快结束时,一天妈妈告诉青芸,说重点还有一两个录取名额,让青芸去试一下。青芸和爸爸一起到了重点中学,一共有十几个学生参加考试,只考数学,但题目很难,甚至有初中的内容,青芸没做出几道。
考完后,青芸和爸爸遇见了爸爸的同事和他的女儿莉莉,莉莉长得比青芸高,头发卷曲,眍眍眼,像个新疆人,显得很成熟,莉莉说考得还可以。回家的路上,爸爸告诉青芸,莉莉的姐姐在重点中学当英语老师。
青芸终于在上高中时又遇到了莉莉,也见到了莉莉的姐姐——一个绝色美女。再后来这姐妹俩一个去了加拿大,一个去了德国。莉莉的父亲是青芸爸爸单位的一个处长,据说他去世时,居然留有二十多万元的美金和一百多万元的人民币,让回国处理后事的姐妹俩惊讶不已,这是后话。青芸就这样结束了自己无忧无虑的小学时代,走向了初中生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