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芸的学生时代 第一章 小学篇(1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青芸妈坐在床上一动不动,脸色铁青,小妹早已在妈妈怀里睡着了,奶奶和姑父直劝妈妈,说是姑姑的不对,让妈妈别计较,姑姑有点轻微的精神病。后来回到家里,青芸妈和邻居一五一十地说起来,还说青芸的奶奶太偏心,把自己和青芸爸存在她那的结婚用的钱给小姑子买了手表。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向邻居诉苦了,青芸妈和婆婆、小姑子的矛盾,大家都知道,邻居也是一个人带着六岁的孩子过日子,男人去援外,已经快两年没回来了。两人同病相邻,自然说到了一起。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青芸他们的大院里也热闹起来,因为组织起了向阳院。那时,正在放映一部电影名叫《向阳院的故事》,于是院里的大孩子,模仿着电影,也组织起了向阳院。其实就是把孩子们组织起来,一起玩。
为首的是的家住平房别墅的小萍的的哥哥小军,任命自己为大队长,下设几个中队长,中队长有楼上的燕姐,小萍,还有几个大孩子。青芸岁数小,连个小队长都不是,只是一个小兵。可虽是小兵,几个中队长却都争着要青芸,因为青芸的兵器多,有红樱枪,长剑、机关枪、手枪,而且青芸还胆子大,不怕黑。
晚上大家经常玩捉特务和捉迷藏的游戏,一次,洋洋的哥哥小江当特务,居然从大院外翻墙而入,被独自躲在暗处放哨的青芸看到,忙大声疾呼,引来了同伴,终于将“特务”逮住,为本队立了战功。
还有一次,轮到青芸她们中队去搜索另一个中队的人。大家找遍了院子也没找到敌方的踪影,正在疑惑时,只见院墙角落处隆起了一个奇怪的大鼓包,其他的人也看到了,但谁也不敢过去,因为不许使用手电,只有青芸一步步地走过去,终于发现这个大鼓包是另一个中队的几个人用几件大衣把自己围在了里面。
青芸一直是一个胆子比较大的孩子,但后来有一次非要去看当时放映的香港故事片《画皮》,因为许多人都说这部片子特恐怖,青芸看完后,吓得整夜睡不着觉,看屋里的大衣架,怎么看怎么像是那个女鬼朝自己扑过来,连睡在对过床上的奶奶穿着白衬衣,也让她觉得很恐怖,出了一身身的冷汗,从此,仿佛受到了刺激一般。
爸爸教育青芸说:“世界上本来没有鬼,都是人们自己吓自己。”于是给青芸讲了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一个村上住着两个自称胆大的人,一个叫张大胆一个叫李大胆,两人谁也不服气谁,都认为自己的胆子最大。于是两人相约要进行一场比试,比试的地点是村外的坟地,比试的内容是坟地里有一口棺材露在外面,里面躺着死人,两人轮流去给死人喂饭。第一个晚上,张大胆先去了,到了坟地,打开棺材,把饭填到了死人的嘴里,然后平安无事地回来了。第二个晚上,李大胆去了,到了坟地,打开棺材,当他给死人喂饭时,居然那个死人一口口地吃起来,李大胆看了顿时毛骨悚然,但仍然硬撑着,好不容易等一碗饭喂完了,刚想转身离去,没想到那个死人张口说:‘我还要。’吓得李大胆转身就跑。失魂落魄地跑回村,对张大胆甘拜下风。”

爸爸说到这里,问青芸:“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青芸说:一定是那个张大胆装死人去吓那个李大胆。”爸爸说:“就是的,世上本无鬼,庸人自扰之。”尽管青芸也赞成爸爸的看法,但从此还是胆子不如以前了。
大队长毕竟是**,天生带着一股优于别人的傲气,组织能力也很强,把整个大队的活动搞得风声水起,给大家规定了平常的哨音和紧急集合的哨音,并规定了铁的纪律,如若紧急集合哨吹响,人没有来,除非有极其正当的理由,否则就会被除名,而这些是每个人都不乐意的,因为孩子们都愿意在一起玩,所以既使有时需要搞些操练,如稍息立正齐步走之类,有时还拿着青芸的红樱枪练刺杀,大家都愿意参加。
参加向阳院还有一个好处,谁家有困难,大家都来帮忙,比如有一次青芸家又来煤了,就是大队长带着人一齐搬的,使青芸妈很受感动,也变得支持起来,这样做,很像是解放军拥军爱民的作法,赢得了家长们的支持,到了最后,连有的大人都参加进来,说义务当孩子们的辅导员。
青芸爸妈单位也很支持,把院墙旁施工时临时搭建的两间平房腾了出来,做孩子们的活动室,有时大队长组织大家看书学习,有时还要写诗歌之类,无怪乎一些仿着“东风吹,战鼓擂,这个世界上究竟谁怕谁,不是人民怕敌人,而是敌人怕人民”之类的诗歌,青芸虽小但也写了一首很长的诗歌,开头是“红小兵,上战场,拿起笔,作刀枪……”,受到了辅导员的表扬。最后连青芸的学校都知道他们搞起了向阳院,并上了学校的黑板报。
大队长很严历,青芸开始时很崇拜他,因为她亲眼看见大队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用手一挥,就捉住了一只落在他家一楼阳台上的一只绿头大苍蝇。但后来一次活动时,青芸不拘小节地把一只脚踏在了长凳上,让大队长看见了,说:“把脚放下来,你们家的椅子你也这样踏吗?”大队长的训斥让自己的光辉形像在青芸的心目中终于不再那么光芒四射了。其实大队长不仅对青芸严历,对待那几个中队长也很严历,一次,青芸去找雁姐给自己编塑料花,看见雁姐正在抹眼泪,一问,才知道刚挨了大队长的说。
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如拾废钢铁,积肥活动。拾废钢铁时,青芸总是和瑞霞一组,两个结伴回家,边走边拾,不放过路边的一块小铁片或一要铁丝,有时还去居民楼里转悠。瑞霞的眼尖,总是比青芸捡拾得多,废铁都串在一起,用一要铁丝拖着,在地上发出丝丝拉拉的声音。上学时,就各自拖着自己的战利品交到学校的后院里,后院里有老师在那里估价,另一个老师登记班级和姓名。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