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芸的学生时代 第一章 小学篇(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青芸妈下班时把小妹从托户家接回来,然后就在厨房里忙乎饭菜,把冷米饭用蒸锅热一热,再炒一个菜,而青芸在屋里也没有闲着,一会儿给小妹喂水,一会儿又喂奶,在妈妈的教导下,都用的是正确的方法,如喂奶或水时不能让小妹吸空气之类的,青芸还会用奶锅给小妹热牛奶,热开后,用凉水降温,放在奶瓶里,每次都是温度正好,倒没有出一次纰漏。
有时,还会做些采买的工作,到隔着一条街的小铺去买油盐酱醋,还有鸡蛋。鸡蛋是凭付食本供应的,每月每人半斤,每次青芸去买一斤或半斤,小铺的售货员把鸡蛋放在一个木箱子上,木箱子上有好多的窟窿,木箱子里有灯光,可以照见鸡蛋是否没问题。
能够当售货员在当时可是美差,可以为亲朋好友搞到紧俏的食品。在当时,号召大家“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也不是资本主义的苗,”,但草是不能吃的,所以社会主义的苗就更少了,买什么东西不是要本凭票就是排队,买菜排上一个小时买到两三个茄子,是常事,每人还限量,不能多买。
买肉是凭票供应,走十五分钟来到大街上的肉铺,妈妈一再强调青芸要瘦肉,但肉铺的售货员一刀下去,一半都是肥膘,有时见青芸是小孩好欺负,甚至给些现在称为肉头之类的东西,而且态度非常不好。肉买得不好,肯定还要挨说。妈妈只好把肥肉炼油,炼剩下的油渣,妈妈剁上一些菜邦子就包成了包子,这种包子青芸是一口都不吃。
青芸也不吃猪肉,因为早在她两岁时就已经吃伤了,犹如提前打了预防针一般,在那个缺肉少油的年代倒也并不觉得馋。青芸只是吃鸡蛋,然而光靠这点鸡蛋肯定不够吃,青芸妈总有办法弄到鸡蛋,青芸妈和单位食堂的人挺熟,买菜买馒头从不排队。
青芸对鸡肉也不怎么感兴趣,不过,一次全家吃鸡的时候,爸爸把鸡脑袋里的一个东西剥出来递给青芸,非要青芸吃,说:“这个东西像不像一个被绑着双手跪着的小人儿?”青芸看了看,似乎有点像,爸爸说:“这个是秦桧,是谋害民族英雄岳飞的坏蛋,你把他吃了,人就变得聪明了。”青芸不懂得聪明和吃秦桧有什么关系,但看爸爸这么坚持,就像咽药一样地咽了下去。
到了冬天,只有土豆、大白菜还有山芋,都要凭本供应。记得那次购买山芋情景可谓壮观,天已经黑了,可粮店门口仍然是人山人海,青芸妈让排着队,自己一下子就跑没影儿,过了不知多久,青芸妈突然推着一辆工地用的手推车,车上装满了山芋,招呼青芸回家,青芸妈就有这样的本事。买东西从来不排队,即使夹个儿,也别人心甘情愿地让你夹。
青芸成年后,一次遇到妈妈的同事,她还夸赞青芸妈这方面的才能。说一次她俩出差到西安,来到车站,没有要到回家的卧铺号,因为卧铺始终是紧俏的,车站的人宁可把卧铺号连票卖掉而不愿意给铁路上的人。青芸妈让同事在旁边等着,没过多久就回来了,身后跟着一位穿路警制服的人,两个人跟着路警上了车,一人一个卧铺,同事问其中的奥秘,青芸妈笑笑说你就别管了。
青芸妈很能干,一个人带着两个幼小的孩子过活,居然没有一点的邋遢像。屋里收拾得一尘不染。青芸每天放学回家,照妈妈的吩咐,把屋子擦一遍,然后再做功课。星期天早上起床,青芸妈先收拾屋子,扫地擦地擦桌子,一样也不能少,青芸也跟着前后左右地忙着,直饿得头晕眼花。

除此之外,青芸妈带着青芸跟后院住的张娘学如何积酸菜,如何泡菜,这样夏天的时候可以吃到酸的杨白菜和酸黄瓜,冬天菜少的时候可以吃到酸菜,可不知为什么,酸菜总有烂的部分,不知是哪个环节技术不过关。青芸妈还学会了淹咸鸭蛋,总之一切可以提高生活质量的事情,青芸妈都有兴趣参与,甚至学会在一种布满细密网眼的罗纱纹上用红线绣了一副枕套。
而青芸也不落后,看到别人用漂白线和钩针勾的窗帘、桌布和盖茶杯的盖布,非常羡慕,于是也弄到一把钩针,开始练习勾小辫。那是一把带舌头的勾针,勾的比较慢,别人的勾针都是自制的,用废车条加工而成,在一端锉出一个小勾,在中间部分砸扁,是用手握住的部分,然后用塑料头绳在光秃秃的钩针上编出一个套,套在上面,又好看又实用,当时彩色的塑料头绳可是好东西,小姑娘用它梳辫子,更有巧手的人用它来编成水杯套,又防滑又隔热。别人家里都有男同志给作钩针,可爸爸还出差在外,青芸只好暂时作罢。
青芸最爱吃妈妈做的酒酿了。妈妈把米饭放在一个大而深的搪瓷饭盆里,放一层米饭,酒一层药,然后中间挖个洞。冬天的时候,由于屋里没有炉子,有些冷,又不能放在炉火旁太热的地方,那样米饭会变质,只能让米饭一点点地起化学作用,于是就用毛巾裹着,放在棉被垛里,青芸每天都要拿出来看上一两次,她焦急地等待着,等啊等,终于过了五六天,米饭变得稀软并淌出浆液来,才算熟了,可以吃了。
用铁勺挖一块,甜甜的还带着浓浓的酒香,实在是好吃。后来青芸长大了,也想像妈妈一样自己做酒酿吃,但却总也找不到那种药粉。好在离家不远的一个大院门口,总有一个歪着嘴的老太太在那里卖酒酿,老太太是南方人,卖的是自制的酒酿,歪着的嘴一看就是中风的后遗症,老太太卖的酒酿和妈妈做的味道很像,只是有些贵,但看她那可怜的样子,青芸也就不在乎了。
后来青芸自己也从老太太那里花钱买了包药,学着妈妈的样子做,但做出来的居然是苦得难以下咽。后来那个地方拆迁了,再也看不到那个歪嘴老太太的身影了,让青芸怅有所失,只好到超市买着吃,但超市里的酒酿米少汁多,不够甜且有重重的苦涩味,味道差远了。
早晨,如有时间,七岁的青芸就打开炉子,放上锅,煎一个荷包蛋,拿馒头夹着吃是再好不过的,只是一般没有这么多的时间,因为蜂窝煤虽每天能封住炉火,保持不灭,省去了天天生炉子的烦恼,但要炉火旺起来也很慢。所以青芸的早点通常是馒头抺酱豆腐,或抺麻酱和白糖。
<ahref=http://www.xiaoshuodaquan.com>起点中文网www.xiaoshuodaquan.com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