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芸的学生时代 第一章 小学篇(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时也会换换口味,从给妹妹买的奶粉里,用勺子舀出半勺,放进一个大碗里,再放进一些糖,用暧壶水砌开,搅匀,泡馒头吃,有时青芸也偷偷地用勺舀奶粉吃,不过不能多吃,怕被妈妈发现,而且奶粉在当时贵且不好买,需凭票供应。不过,奶粉泡馒头的时候也都很少,大都是作好早点,就迎着北风,边走边吃,到学校需要走二十分钟的路,等到了学校,早点也吃完了。
学校里有热水,青芸也有杯子,但水很热,到了课间时,接水处又往往一大堆的人挤不上前,所以青芸常常喝自来水,把水嘴用手抺抺,就对着水灌个够,冰凉又败火,春夏秋冬都是如此,这么折腾自己,居然没有得胃病,直到现在胃还是很好,也许和人的身体素质有关,就像有的人怎样用眼,眼睛都没事一样,有的人如何地抽烟,肺居然没问题一样。可小妹就胃就不行,直到大了还怪说胃不好就是因为小时候做家长的没给准备好早点,可青芸却清晰地记得只要爸爸在家,每天早晨为了能让上学的孩子吃上,都跑着步去买早点,还戏称说一举两得,还锻练了身体。不过有时青芸也会特意早起,去早点部吃早餐。
早点部的豆浆二分钱一碗,老豆腐五分钱一碗,便宜又好吃,只是人很多,尤其是买油条的人更是排成了长长的一队,没有个半个小时四十分钟休想排得到,而且经常还限制购买的数量。
青芸很喜欢吃油条,却没有时间排队,只能喝老豆腐,早点部里总是弥漫着滚滚的热气,卖豆浆和卖老豆腐分开,各由两个师傅管着,都动作迅速地从大铁锅里往外舀滚烫的豆浆或老豆,人们左右各排一队,队伍迅速地向前移动着,老豆腐总是满满地一碗,师傅盛好后放在案台上,每到这时青芸都特紧张,端着碗那热得烫手随时都可能洒出来的老豆腐对青芸这个小孩子来说本身就有难度,何况肩上还背着沉重的书包,早点部点人挤得满满的,很多人都站在桌旁吃早点,没地方坐。
早点部里的桌子是方桌,坐位就更简陋,是一条长凳,可坐两人,每次坐在长凳上人吃完了,大都会对同凳的人说:“您坐稳了,我起了。”这样同凳的人好有个心理准备,起码会腿肚子绑着劲,把**稍稍提起。否则的话,有可能凳子会一头翘起来,把坐着的人摔个正着。
青芸非常爱吃油条,于是奢想如果以后能够早、中、晚三餐都吃到新鲜的油条那该有多好啊。也许这个愿望并不只有青芸这样的小孩子有,以后青芸长大后终于有一天发现了24小时营业的豆浆油条店,而且还是连锁店,生意居然还挺火,说明有这种愿望的大有人在。
有一个小伙伴家里养蚕,并下了很多的小蚕,于是青芸几个小孩也都跟着养起了蚕,蚕宝宝们还没有米虫子大,有十几只,但胃口很大,好在院里有两棵桑树,给蚕宝宝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粮。
可有一天半夜,青芸突然发现盒子里的桑叶让蚕宝宝们给吃光了,它们在挨饿呀!而已经晚上九点多了,妈妈不让青芸出门,说:“不行你就揪点隔壁黄大夫家厨房里的笋叶吧。”青芸当时也真笨得可以,几下子就把人家的一根笋上的叶子揪个精光,妈妈一看青芸捧回这么多的笋叶,再一看邻居家光秃秃的笋,气不打一处来,给了青芸几巴掌,邻居回来后,青芸还在哭,但泪眼朦胧中听到了妈妈在跟她赔礼道歉,但尽管如此,过了不久,青芸的这些蚕宝宝还是不幸夭折了。

一天,同层另一个单元里住的老太太来青芸家借葱,青芸妈转身到厨房去拿,叮嘱青芸看好床上的小妹,这时青芸肚子很饿,一心惦记着妈妈刚买的蛋糕,小妹在床上挺靠里的,就转身去拉柜门去拿,就在青芸正去够柜子里的蛋糕时,只听见“咕咚”一声,随着传来小妹哇哇的哭声,小妹从床上滚到了地上。
青芸妈急奔过来,抱起小妹的同时,朝着青芸的脑袋就是几巴掌,打得青芸楞在那里,呆呆地望着妈妈。“你就这么没出息吗?就非等不急地去吃啊?臭不要脸的。”小妹的哭声震天响,头上磕出一个鼓包,这更增添了青芸妈的怒气。
青芸妈一生气,就会开骂,什么难听就骂什么,怎么解气就怎么来,主要原因还是一个女人独自带一个七岁的孩子和一个几个月大的婴儿,实在太艰难了,所以把气都撒在了青芸身上,青芸成了妈妈的出气筒。其实大人又怎样,就不出错吗?以后青芸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当了一年的专职妈妈,虽百般地细心但还是让孩子摔到过地上几次,又怎么样了呢?其实真用不着这样大动肝火的。
青芸已经记不得这是第几次挨打了,自从有了小妹后,青芸妈的脾气变得暴燥起来,常常为小事打青芸,开始时,青芸还觉得挺惭愧,有一种内疚感,但随着青芸妈武力的升级,这种感觉就越来越少,青芸妈也意识到用手打人挺疼的,于是就开始动用工具,有时是扫床的扫帚,有时是晾衣物的小棍,有时甚至是擀面杖。随着疼痛的加剧,青芸脾气中倔强的成份也在增加,明明是自己做错了事,但只要妈妈一打自己,她就觉得扯平了,自己就没错了,所以妈妈打青芸时她很少求饶,后来连哭都少了,只是一声不吭地看着妈妈,既愤怒又委屈。
这个时候青芸就会更加想念奶奶,因为奶奶从小到大几乎没有真正打过青芸,顶多吓唬几下就完了。可青芸妈也最恨这点,打了半天,看青芸居然没反应,气就更大了,下手也越狠了。惹得青芸妈总跟邻居说:“我家老大,从小是奶奶给带大的,和奶奶亲,和我没感情。”也许真正和青芸感情疏远的不是青芸,而是青芸妈自己,青芸妈总是这样跟外人讲,讲到最后连自己都相信这是事实了。也许不是自己亲手带大的孩子,心里多少都会有些隔阂,而青芸本身也不是那种乖巧的孩子,性格倔强。
自从有了老二,在青芸眼里妈妈再也不是那个整天笑迷迷,晚上给自己讲故事的妈妈了,而变成了一个严历的妈妈。那时虽在同龄人当中青芸不是最能干的,但已经是训练有素了。每天晚上,七岁的小青芸会主动地铺床,拉窗帘,拿便盆,上闹钟,早上起来还要还要倒便盆,甚至是倒屎盆,平时给小妹妹喂水喂奶,是青芸看到二个月零十六天的小妹在哭闹中用力翻了第一个身,七岁多的青芸已经会自己料理早点了,因为当青芸起床的时候,妈妈还没有起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