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现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去泰陵是在一个月以后,基本上已经告别了春天,前段时间我带着春子去汤峪美美的泡了几天温泉,然后在西安附近到处去走了走,最后在家美美的享受了半个月的恋爱滋味,才做好准备去泰陵。
这次去的人除了上次我们三个之外,还多了一名我一直认为是高人的时光。在我们的怂恿下,时光终于辞掉了那开锁的工作,决定跟我们去找宝贝。而伟子毕竟是商人,他说刚从老家回来,得安排一下今年的工作,等工作顺利了再和我们去。不过在我的吹捧下,他还是用车把我们送到蒲城,然后自己回西安做他的生意去了。
泰陵位于蒲城县的东边,为山陵,此山名叫金粟山,海拔只有八百多米,是唐十八陵最东边的一座,金粟山山势秀美,猛一眼看去,一连三个连绵起伏的山岭,仿佛一条巨龙盘居此。。
据说,当年李隆基拜桥陵,见金粟山风景秀丽,又有龙盘之势,就对手下大臣说:“吾千秋后宜葬此地。”又据史书记载,李隆基在位时候提倡节俭薄葬,并对大臣说:“自古帝王皆以厚葬为诫,以其无益亡者,有损生业故也。……………………凡诸送终之具,并不得以金银为饰,如有违者,决仗一百…………。”由此看来,泰陵虽然布局和乾陵相同,但规模却要小的多,而从此以后,唐十八陵中规模都不大。
泰陵依山为陵,四周筑有垣墙,陵园平面接近正方形,东西长1680米,南北长1700米,开有四门,以四神命名。朱雀门设神道,长410米,神道两旁置石刻,朱雀门北疑为献殿遗址,下宫遗址据记载在朱雀门外东五里之处,但现在早已荡然无存。在朱雀门内有清陕西巡抚毕沅所立墓碑一座,上书:唐元宗泰陵。需要说明一下,毕沅是清乾隆年间进士,把玄字写成元字是为了避讳清康熙皇帝玄烨的名字。
进入泰陵神道,两旁均为农田,神道是条小路,在两边的杂草中,陈列着36件精美的石刻,越过乳台后,首先是对华表,不过和桥陵比起来,矮小了许多,但是保存完好,接着是两尊翼马,翼马保存较完好,只是西边的略残,而且两边雕刻风格不同,一匹为侍立状,一匹为奔跑状。再朝里几米,是两尊浮雕鸵鸟,身体肥硕,但遗憾的是经过千年风雨洗礼,羽毛已经看不清楚,其中一只背后刻有北宋绍圣元年的字样。里面依次为四对仗马,可惜的是七座已残,马高不到两米,旁边站有牵马人,都没了头部。过了仗马就是翁仲了,不过此翁仲高达2。9米,没有乾陵的高大,而翁仲已经非常清晰的按照东文西武的模式排列,东边文官戴冠着袍,足蹬高头履,腰间束带,双手执笏,面带微笑。西列武官则戴盔甲高冠,肩有背带,着靴,双手驻七节剑,威风凛凛。在接近墓碑的地方,为阙台遗址,东西两边分别为一只石狮,按照左牡右牝排列。

“太壮观了。”看完后春子感叹道。
“这也叫壮观,你没见过更壮观的。”我笑笑说。
“走,咱去看看高老头的墓。”时光收起相机说。
按照原路返回,走到一个村子的西口,这个村子号称:蒲城第一村。进村后才知道,村子已有千年历史,村中城墙遗址都在,而且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关中民居建筑,进了村子拐过几个弯后,来到了高力士的墓前。
一个只有三米高左右的大土冢,其中半边已经给村民建房挖去了大半,如果不是土堆前所树立的保护碑,我们怎么也不能相信,这就是一代权臣高力士的墓葬。墓冢上面长满了荆棘杂草,而被挖空的一面显然成了村民的垃圾场,真可谓臭气熏天。
“哎,这村民,真一点保护意识都没有。”时光感慨的说。
“他们知道个啥,没给你弄成平地都不错了。”大光说道。
“哎,走吧,天色不早了,咱还是找个地方住下来,吃好喝好,明天一大早就来,希望能够找到点线索。”我说道。
上了公路,拦了辆三轮蹦蹦,我们去了最近的翔村镇。
去泰陵是在一个月以后,基本上已经告别了春天,前段时间我带着春子去汤峪美美的泡了几天温泉,然后在西安附近到处去走了走,最后在家美美的享受了半个月的恋爱滋味,才做好准备去泰陵。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