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传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有个习惯,每到一个新的地方,总会找一些当地人聊聊,来熟悉当地的一些风俗,虽然说都是在关中地带,但是俗话说:十里不同音,八里不同俗。因此虽然在一个大的地域范围之类生活,各县乡镇甚至各村之间都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而一般所找的人不是给我们开车的司机就是旅馆的老板或者是附近的村民。
我们做住的旅馆位于公路后面,是名上了年纪的村民利用自家房子经过简单装修而成,没有任何手续,但是住这里便宜也方便,泰陵就在不远处。
吃完饭后,天已全黑,我信步下楼,到院子里,五十多岁的老板正在发扫卫生,见我下来,连忙递上一个笑脸道:“出去转转啊。”
“不是,这么早,睡不着,找你老来说说话。”我停下脚步。
“呵呵…………那好那好,你座。”老板笑着指了指小院中的一张石桌说。
我走过去坐下来,说:“大爷,生意好不好。”
老头停止下手中的活说:“不好,我这里离街道远,平时来人不多。”
“那不是亏本了吗?”拿出烟,自己点了一支。
“哎,没关系,我也是为了方便大家,这房子是自己盖的,又没啥大的成本,来不来人无所谓。”老头倒是开的很开。
“来,大爷,抽烟,别扫了。”我给老头递烟。
老头接过烟,把手中的扫把放在一边,拍了拍身上的土来坐在石桌边。说:“哎,你看我,一个人,儿子都在城里工作,丫头也出嫁了,总得给自己找点事干么。”
“哦,大娘呢。”我这才注意到,自从我们进来,就没看见这老头的老板。
“哎~~命不好,还没来得及享福,肝癌,不在了。”老头脸上掠过一丝悲凄。
“实在不好意思,我真不知道。”我连忙道歉,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眼前这位精干的老头正是需要伴的时候,老板却不见了,他的悲伤我是能够觉察到的。
“呵呵…………你们从那里来?”老头突然转移了话题。
“从西安。”
“来旅游的吧?我去给咱倒点水。”老头起身进了屋子,不一会端着一壶茶,手里拿着几个杯子出来了。
“算是吧,来转转。”我接过茶壶,放在石桌上。
“这里有啥好玩的,西边那桥陵不错,你们去过了吗?”老头坐下问我。
“恩,已经去过了,确实不错。”还不错,一提起桥陵,我就想起让老头。
“这里也有个唐王陵,是唐明皇的。”老头指着东边说。
我笑了笑,说:“恩,我们已经看过了,只是没开发,也确实很好。”

“那就再没有什么啦,这地方小,哦,唐王陵下面有个敬母庙,那里的神很灵的。”老头一边倒茶水一边说。
“是吧,里面是什么神?”我问了一句。
“哎,说了你都不信,那村在过去有个大孝子,母亲生病卧床,孝子天天在家对天乞求神保佑母亲康复,这样过了三年,母亲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加重了。”老头倒完茶水,又补充道:“把你那几个朋友也叫下来一起喝。”
“谢谢大爷,他们估计在挖坑,你说那母亲最后死了么?”我突然对这个故事有点兴趣。
“肯定死了么,人那能不死,只是后来在一天夜里,打雷闪电,一声巨响,把孝子院子里的一棵有千年的大树给让雷劈了。”老头喝了口茶。
“那树肯定成精了。”我说道。
“可能是吧,树给劈死了,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最后在灰里头劈出来一个神像,孝子就以为是上天派了神来救他母亲,就把神像供奉起来,然后每天烧香磕头,乞求神让母亲康复。”老头说道。
我连忙又抽出烟递给老头点着,问道:“那有用吗?”
老头抽了口烟,说道:“说了也奇怪,他母亲真的好了,在此之前,那孝子可是把方圆几十里的大夫就请完了,你说怪不怪?”
“是有点怪,那后来呢?”
“后来,那孝子就把那神像供奉了起来,这事方圆的人都知道了,凡是有什么事就来求神,都很灵验,再到了后来,就有人出钱在那院子里盖了间房子,专门供那神像,还让人给起了个名字叫敬母庙。”老头说道。
“那大爷你见过那神像是什么样子没有?”我问道。
“见过,不大,一尺多高,好象是铜的,身上密密麻麻的写着字,我不识字,也不知道写的啥?”老头说。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就是那孝子救母亲。”我继续问道。
“我也不知道,可能几百年前吧,我也是听我的爷爷说的。”老头笑了一下。
“那现在那还有人吗?”我掐灭烟头,苦笑了一下。我还以为是前几十年呢。
“有,是那边村里的人看的。”老头说道。
“恩,那谢谢大爷,我明天也去那烧个香,求个财。”我喝了口茶,不错,是铁观音。
“去吧,只要你心诚,一定能够实现的。”老头一脸的虔诚。
和老头再寒暄了一阵子,就上楼睡觉,并在床上把这个故事说给了春子听,可还没等我说完,胳膊上就传来了春子那均匀的呼吸声。
睡吧,宝贝,我亲了一下她的额头,轻轻抬出手臂,侧身而睡。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