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武术的目的和方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武术,包含一切格斗方法,本质上的追求是为了在**和冷兵器战斗中取胜。
武术的产生是人类战争的产物,无论现在说的什么武德修养和健身强身,武术最本质和最直接的追求就是在格斗中胜出,至于胜利同杀戮是否相关,答案几乎是一定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武术的产生来源于人类过去在冷兵器时代的生死较量,最早是在捕猎中对付野兽,后来则是在各种明暗战场上对付同类,最早的搏斗方法也就是扭打(一般人也就是这么打),凭借身高和力气取胜,后来慢慢地有人开始模仿野兽的方法,比如老虎,熊,猴子等等,期望能获得比对手更快的速度和力量。比如形意拳,就是一种仿生的武术,这种朴素的师法自然的思想,在修炼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但是人毕竟是人,没有动物的生理结构,要机械地模仿动物的方式战斗其实是不太现实的,所以武术后来的发展多数往人体力学,人体结构弱点,人体特性方面下功夫,而且想方设法提高**的各种能力和反应速度。比如用硬功加强攻击部位(头,拳头,膝盖,肘,手指,脚等等)的硬度和身体的抗打能力。内家拳的发劲练习是为了提高人体整体发力的效果,中国特有的马步,弓步和步型转换也是为了整体发力,将力量集中于一点。对太阳**,喉咙,腋下,小腿和膝盖,小指的弱点攻击,柔道和柔术的关节技等等。截拳道的速度训练,空手道神道流的速步练习,拳击的反射防御和攻击训练,这些都是为了加强反应速度和动作的速度。
但是问题就来了,大家可以看到,无数的武术,无数的流派,练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战斗,那么这个目的也就决定了他们的局限性,也就是过份执著于战斗,特别是徒手和冷兵器的战斗。对于战斗的执著又决定了对于**强化的执著,因为战斗的重要武器和手段就是自己的身体,可以不夸张地说,武术的一切方法都是为了对**强化。
**强化主要的指标,一是强度,二是柔韧,三是速度,四是反应速度,五是体质,武术强化的方面,不外乎这五点,可是在实际执行的时候,一二三四往往是受到过分的重视,从而忽视了五。也就是说,为了力量而不知不觉丧失健康的体魄,李小龙的死就反映了这样极端的追求,他的截拳道思想是“以无限为有限,以无法为有法“,可惜的事实是人的**绝非无限,而他的追求相对于**是一种无限的透支,实际上他所做的事情是“以有限为无限“,这样就最终把他的生命消耗掉了。
武术的修炼者们往往意识不到这个修炼上的弊病,因为武术的修法很苦,本身就需要对**进行折磨,体质最后是下降了还是提升了,短期之内根本看不出来,往往是一个长期之后才知道对身体是好是坏,就是提倡“三分练,七分养“的内家拳,往往练习者在长期训练之后,损伤了自己的膝盖和腰,到了晚年才感到痛苦(不少过去的老一辈武术家,马步把自己的盆骨都练得变了形,现在形意拳练内扣伤了膝盖的也不少,虽然内扣对发力很好)。
外家拳在这个弊病上尤其明显,拳击,空手道也包括在内,甚至包括特种兵的训练方法和体育运动员的训练方法,这个思路就是消耗自身的能量来加强自己的**,能量耗尽之后,身体的补充只要能跟上,**就会在高强度的锻炼中慢慢形成一种优胜劣汰的结果,在结构上更加适应高强度的运动。运动员骨密度比一般人高,血液成份,肌肉组织都比一般人好,呼吸心跳频率低就是这个人体生物学适应性的结果。但是,生物学适应是有一个限度的,这个限度从大处来说,受人类这个物种的制约(除非你不是人类,是可以任意强化无上限的异形生物,从小处来说,受个人先天体质的制约,这种耗尽能量催化**的模式并不是一个可以无限的东西,人就是人,如果超过强化的上限,体质不可避免就会下降。这就可以解释李小龙的死和很多运动员/特种兵/武术家过了年轻时段就一定会发作的各种劳损和暗伤。不客气地说,单纯遵循这个思路,如果一条路走到黑的话,是对自己身体的自残。
那么这个方法有用吗?答案是一定的,而且见效是最快的一种,为什么呢?因为自身肌肉和骨骼的强化很容易就能在平时反映出来,而且自己感觉得到,也很容易在平时“用得上“,包括对朋友和对手炫耀,格斗的优势也很明显。
这个外家思路的弊病如何去弥补?一个就是营养和睡眠,还有医疗条件,这些外在的辅助可以确保体质的良好,从而支持长期的强化,这也是运动员和特种兵能享受到的福利。另外的思路就是营养类药物和外用草药,这是过去武术门派的方法,还有一个辅助就是不要单纯使用外练,而用内功加以调和,所谓“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
还有一个从门派/师承/机构出发的弥补方法,在挑选学生/训练对象的时候往往选择体质特别优秀,身体结构很好的人,淘汰体质和身体结构不好的人。这也是这个方法的一个限制,如果学习的人体质先天就不是特别好,身体的结构(骨骼的生长方式,体型等等)不是很好,往往无论怎么练也没有大的进展,所以成功者往往是千万里挑一,不是人人都可以的。

好了,那么,除开外家拳,还有一种中国特有的神秘的方法,被称为内家拳的,这个又如何呢?
首先要明确的是,无论内外家,武术就是武术,就是专门为了战斗而发明的技术,这个角度上来说,习武者就必须为了战斗而练习,如果不是为了战斗,也就失去了武术的真谛,比如公园里打太极的,十有**不是为了实战而是为了健身,那么他们练的其实也就不是真正的太极,就只不过是挂着太极名称的一种体操而已。这个不是瞎说,为了实战的武术有很多必须练的功夫,健身者往往连听也没有听过,要不然“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是怎么回事?关于健身和体操一类的,后面的章节再说。
内家同外家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是最基本的,外家用来战斗的多数是依靠局部强度,力量和速度,内家则是----全身劲力,内气和平衡。其实两种拳同人交手都是快捷无比,打到人都是势不可挡,但内家拳多数喜欢破坏对手的身体平衡从中取胜,也不特别强调局部强化,比如铁砂掌,内家的说法是劲力发好了比什么铁头铁腿铁掌都管用。
内家的训练思路跟外家的极限生物适应法不同,原理是整体劲力法,就是说,用特殊的动作和姿势体会到人整体的合力,然后尽量在任何格斗中使用这种力量打击对手,什么叫做整体的合力呢?实际上这是一种力学的原理,不过在使用的时候非常的巧妙,他不是采用正面比拼谁的力气更大(顶牛),而是采用螺旋,杠杆一类的力学原理来取得优势,而且加上独特的瞬间爆发集中于一点,高手发力完全可以将比自己身高力大的对手像小孩一样弄得团团转,或者瞬间打飞出去而毫无损伤(这个本人亲身经历,绝无虚构)。
所以相比外家的思路,内家的思路要好得多,因为它本身不强调一种过分的身体消耗,不把人往死里整,而且比较强调一种普遍性,对人的体质和身体结构要求都不特别高,而且在训练的时候往往本身就配合了内气运行和吐纳,刚柔相济,不容易练出问题,不像单纯的外家那样对营养和药物等依赖性很高。
但是内家本身同样存在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因为他的目的仍然是格斗,动作十有**不是为了进攻就是为了防守,这样格斗的目的是达到了,可是往往也并不符合人体的能量管道和架构,特别是很多桩架和拳路,因为太重视格斗而违反了能量循环的路径,长期练下去对人其实并不好,这样做就像是盆景的制造过程,用一种强制的方法扭曲经络,把它扭成一个符合格斗标准的样子。
第二个内家拳的问题就是能量的训练方式十分粗糙,而且急功近利。内家拳的内气概念基本是等同于纯粹的能量外放,而且往往有放无收,也没有气机循环的说法。练出内气的方式就是从站桩,单纯的刺激产生能量,而且是由内向外地产生,比如三体式站桩,气场完全外张,太极的抱球桩也好不到哪里去,抱球的动作看起来是守住了能量,其实是把内气外放成一个球,然后让这个球在身体之外白白地流失掉。
内家拳的内气活动运用,完全是靠慢动,大成拳叫做“试力“,太极慢吞吞的动作全都是为了这个,用意念,内气,动作,血流,肌肉,力量多者合一,缓慢地磨合,来确保实战中能施展出内劲来,这个方式对于**消耗不大,可是对于内气和人体精气本质是消耗的,这本身也是一大弊病。有的拳家有中医的基础,强调在慢练时气机循环的概念,严格动作的细节,意念的使用,行气的路线等等,也就是唯一的弥补方式了,不过就我所知,目前懂经络走势的内家高手也不多,很多人练功根本不知有经络。王芗斋干脆把经络从试力中剥离,呵呵,这个就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了,试力的动作不能随意乱编的,要不然怎么拳家一代不如一代呢,就是因为每一代都会把自己不理解的内容当作无用,改掉或者删掉,如果能保持尊重原拳的,反而在流传中损失不大。
也有高明的拳家,把修炼同格斗分开处理,修炼就是为了增功长力,格斗则完全用另外一**作和架势,这个处理方法还是很不错的,基本上避免了上面的问题,唯一的麻烦就是格斗中作用不明显的修炼也不可能有了,所以也就有了武术同法术和异术的区别。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听说过所谓的“力拳功法道“的说法,虽然出于同源,内家外家武术的力拳功,同法道慢慢地已经不是一个领域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