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茶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杭州茶馆
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西湖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箫鼓,绿杨影里秋千。
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取春归去,余情寄、湖水湖烟。明日重扶残醉,来寻陌上花钿。
——俞国宝《风入松》
杭州茶馆是我去过的最好的休闲场所。
北京的茶馆华而不实,老舍先生笔下那种丰俭由人、三教九流汇聚的茶馆早已销声匿迹。成都的茶馆倒是保持了茶馆的本色,但很难找到清静之地,有的已经无关茶事。
杭州茶馆兼有两地茶馆之长,你付完三五十元的茶钱,上百种瓜果茶点就可以随意品尝。市面上常见的水果、坚果你几乎可以吃遍,更别说天下知名的江浙茶点。这里的水果干果比我们自己买的还要香甜,因为茶馆可以去水果市场任意挑选。如果你是我这样的闲人,你可以从早泡到晚,在舒适的藤椅上看书聊天,或者在轻柔的音乐中打盹出神。这里的饭菜同样不另收钱,味道花色超过杭城一般饭店,不过好菜数量有限,你得眼疾手快捷足先登。下午六点之后你如果还不想走,再付大约百分之五十的茶钱,就可以一直呆到深夜两点,是为续茶。
杭州茶馆大都在西湖附近,你坐久了可以漫步湖边,回到茶馆只要不超过晚上六点,还是算一份茶钱。
外地游客到了杭州,往往因饮食不习惯提前打道回府。除了慕楼外楼和奎元馆的虚名到此一游,大多只能对画栋飞檐的江浙菜馆望而却步。他们经过茶馆也不敢进门,以为和其它城市一样,花数百元只能买到清茶一壶,屏风背后还藏着睡眼惺松的打手。所以杭州茶馆消费的主要是本地人。尽管如此,几家有名的茶馆依然顾客盈门。
很多初来乍到的人想不通杭州茶馆这种果菜丰富完全自助、几十块钱呆上一天的做法怎么能赚钱,这就是浙江人做生意的精明之处,物美价廉,和他们的小商品一样赚了你的钱还让你佩服感叹。我觉得这种经营模式可以向全国推广,彻底挤垮那些价格相近、专卖垃圾食品的洋快餐和见利忘义、不讲卫生的土馆子。事实上几家茶馆已经在这样做,把茶馆开到上海和苏州等地,甚至北京、山西。

在杭州我去得最多的茶馆先是曲院风荷附近的门耳,然后是和门耳相距不远的紫艺阁。紫艺阁楼上有一家碧水沁云,最符合茶楼的本义,坐在靠窗的位子你就成了陶渊明,饮茶东篱下,悠然见栖霞。老板长得有点像歹徒,但据说原来是名警察,难怪有人说警匪一家。最近则喜欢去茅家埠新开张的乐天阁。
比较起来,我还是喜欢去乐天阁。因为这里离西湖不远,却很少游人,窗外即是茶园。附近的双峰村是我见过的最美丽的小山村,那里有中国茶叶博物馆。我对展览破烂的博物馆向来不感兴趣,但这里令我流连忘返。我发现双峰村的过程很象武陵人发现桃花源,“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乐天阁的座位宽敞,特别适合看书写作,我没有写出什么绝妙好文只能怪自己没有才华以及面对美食定力太差,这里供应的个别炒菜如辣炒猪脚不在很多餐饮名店之下,南瓜饼和春卷更是好得无以复加。我甚至和茶楼的厨师长成为好朋友,他对我颇为照顾,我也学安东尼伯顿在这里谢谢他。
不幸的是,年前我再去时听到晴天霹雳,因茶楼不如属于同一饮食集团的醉白楼饭店那样迅速盈利,老板已决定关门。这么好(在我看来是最好)的一家茶馆就这样匆匆来去,果然商人重利轻别离。
要领会杭州茶楼的好,决不能象很多游客逛西湖一样走马观花,走雷峰塔过苏堤经岳庙到灵隐一天拿下。你得找一家好茶馆,坐在视野开阔的窗边,偷得浮生半日闲。茶杯多半是玻璃杯,不如紫砂壶本色,却让人感觉春水碧于天,青山落杯前。坐在杭州的茶馆里,你不是在饮茶闲聊,而是在拜访春天。
这里大部分的茶女都来自浙北山区和邻省安徽、江西,纯朴自然,殷勤备至。她们身穿蓝色印花衣裳,和采自月下明前的茶叶一样,别有一种清爽。有人用西子三千来形容千岛湖的秀丽,我觉得同样可以用来形容西湖茶女。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