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郑副局黄昏进寺 一席话拨雾见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午四点多一点,陈浩他们就从清风寨回来了。
陈浩、王萍和张谋带回了两个信息:第一,据葛冬林回忆,龙华寺在一九六七年,共有僧人四十二个,这和惠清禅师所说的情况是一致的,明空禅师交给李云帆的花名册上面所记录的名单也是四十二个人。当时,寺中年龄最高的人是悟觉方丈,最小的就是葛冬林,他当时是二十四岁。陈浩将问题的重点放在了二十八岁到三十二岁之间,葛冬林清楚地记得,龙华寺大修期间,年龄在二十八到三十二岁之间的僧人有五个,但在一九六七年到一九六八年之间这一段时间里面,没有失踪过一个人。葛冬林为什么这么肯定呢?因为,他自从一九六三年进寺,一直到一九六八年春节之前,始终跟着静能师傅在厨房做火头军,每天烧饭都是按照人头烧的;至于另一个死掉的和尚,他叫慧心,一九六八年的春天,死于天花,年龄比葛冬林大一岁。至于和尚还俗是从一九六九年夏天开始的。细心的陈浩还特别提到了一个问题:十三个工匠之中的大蒲和小蒲的身高是多少呢?刘局的勘察记录上面写的是一米六八到一米六九之间。葛冬林说,这兄弟两个的身高一个比他高一点,是弟弟小蒲;一个比他矮一点,是哥哥大蒲,而葛冬林的身高是一米六八点五。为了慎重起见,陈浩他们还和葛冬林二进桃花坞,请车三姑做了一次最权威的确认,因为,车三姑最有发言权,她每天和兄弟俩朝夕相处,又是做饭,又是洗衣服,印象自然要更深一些,也会更具体一些。车三姑说,哥哥大蒲和小林子差不多高,身子粗壮一些;弟弟小蒲比小林子高一点。身子单薄一些。这时候,王萍才在笔记本上面写下了:大蒲——一米六八点五公分左右,小蒲——一米六八点五至一米六九。这时候的陈浩才觉得该掌握的关于兄弟俩的信息应该是比较完整了。陈浩他们所带来的另一个信息是,葛冬林愿意找几个可靠的人,轮流守候在唐二挑家后面、龙华寺东边的树丛里面,今晚就开始,计划守候一个星期。葛冬林之所以要把守候的地点放在那儿,因为那里是唐二挑老婆上山的必经之路,同时又能看到寺院僧人进出的情况。
李云帆听了陈浩的汇报之后非常高兴,他现在绝不是单枪匹马,刑侦度也不是在孤军奋战。这寺院内外,里应外合,说不定就是一张法力无边的罗网。
当李云帆把郑峰要来龙华寺的喜讯告诉给陈浩他们三个人的时候,大家对郑峰的到来充满了期待,小李吵着要立即下山去接郑队长。
“同志们稍等片刻,等我把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再下山不迟。”
李云帆走出房门:“小李,你去把老蔡喊来。”
小李大步流星:“蔡师傅,蔡——师——傅。”他一边喊,一边跑,一边朝老蔡招手。
老蔡跑了过来。
“老蔡,今天晚上的晚饭弄迟一点,郑队长今晚上山,你多弄几个菜,没有酒,菜一定得吃好,你先准备去吧。”
“好唻。你就瞧好吧。”
“聂振华,你在门后面委屈一会,我们把门锁上,即使有人来,在外面看不到你,你也要随时注意外面和院子里面的动静。”
聂振华躲进了王萍的房间。
三个门锁好之后,七个人走出了养心斋,穿过前殿,在众多僧人的目送下走出了龙华寺的寺门,在这些目光之中自然少不了异样的眼神。
太阳眼看就要落山了,奇怪的是,她就要脱衣入睡了,为什么还要涂脂抹粉,并且换上一件更艳丽夺目、更雍容华贵的盛装呢?也许,她还要去出席一个盛大的晚宴,所以才穿上了这件美妙绝伦的晚礼服,赶快把腰带系好啰,拖在地上,也不怕把自己给绊倒啰。你也别担心腰带不够系,有通天河这么长的腰带,还不够你系的吗?
龙华寺、清风寨、桃花坞、龙华堡……,整个龙王山,都跟着沾了光,自然也是呈红溢黛、风情万种、如诗如画、美不胜收啊!
不自意之间,同志们就已经到了山脚下。
“李队,我们能不能买一点酒带到山上去,好几天没喝酒了。”刘建亮用的是一种试探性的口吻道。
“是啊,真怀念在翡翠村的日子。”卞一鸣附和着,
“大家忍一忍,等把案子拿下来,让李队长多请大家喝几次。”陈浩抚慰道。
“我们现在是在寺院,我们旁边就住着僧人,佛门最忌讳这个东西,千万不要给我们自己找不自在。”
“王姐,你放心吧,我们也就图个嘴里痛快,为了能把案子拿下来,就是让我们一个月不喝酒也不碍事。”卞一鸣道。
“王姐,我们就是说说而已,其实,我们过去和酒没有什么感情,不就是跟着李队长上了一趟翡翠村,让马队长给灌出酒隐来了。”刘建亮的刘氏幽默,把大家全给逗乐了。
“李队长,来了。”王萍道。
李云帆和同志们迎了上去。车子停稳了。
“刘局,李队,你快看,刘局也来了,”小李喜出望外。
先下车的是郑峰,刘局随后。
刘局和郑峰与同志们一一握手,李云帆是最后一个和郑峰握手的:先是两只手,接着是四只手,紧紧的、有力的。
“老李啊,看您的气色,案子一定有些眉目了。”
“郑队,你这么忙,还抽时间到龙华寺来。不知道马家集的案子怎么样了?”
李云帆和郑峰走在后面,刘局在其他同志的簇拥之下走在前面。
“郑队,你来的太及时了,龙华寺凶杀案也只是小有进展,但仍然不甚明朗,你来了,正好给我们指点迷津。”
“老李,你先把案子的大致情况说一下。”
“郑队,你在龙华寺呆多长时间,什么时候走?”
“老李,您等一下。”郑峰追上刘局,“刘局,我们今天晚上就在龙华寺歇一宿,明天一早就走,您看怎么样?”
“行,明天一早赶到马家集。”
“太好了,我们有一夜的时间来讨论案情了。”
“太好了,只是,这样不会耽误你那边的工作吗?”
“没事,马家集的案子,正处在了解案情、熟悉材料的阶段,材料有好几袋。地区公安局在时间上没有限定,只是提出要尽最大的努力早日破案,这种事情急不来的,我倒是希望你们这边迅速解决战斗,好去增援马家集。老李啊,我需要您啊!”
李云帆的心里面有一股热流在游动。
“老李,您说吧,把案子的基本情况说说,我们一边走,一边谈。”
“好,我把陈老师叫过来。陈老师。”李云帆向陈浩招了招手。
陈浩跑了过来:“李队,什么事啊?”
“陈老师,我们把龙华寺的案子的基本情况跟郑队长说说,让他帮我们合计合计,看看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做。我先说,说漏了,你补充。”
郑峰从公文包里面掏出两包香烟,塞给李云帆和陈浩一人一包,是牡丹牌香烟:“这是地区公安局宋局长给我的,给你们两人解解馋。”
李云帆刚想把香烟拆开,被郑峰按住了:“这包香烟,你们留着和同志们一块享用吧,抽我的。”郑峰从口袋里面掏出一包香烟,是大前门香烟,一人一支,陈浩掏出打火机把烟点着了。
“说吧。”郑峰道。
“遇害者,是男性,年龄在二十八到三十二岁之间,刘局的勘察记录上面写的是三十岁左右;身高是一米六八到一米六九之间,在顶骨和枕骨之间有一个凹槽,是棱形钝器所致。”李云帆道。
“你们所调查到的情况怎么样?”
“我们调查到的情况是这样的:龙华寺在一九六七年曾经进行过一次大修,工匠一共是十三人,其中有两个姓蒲,是兄弟两个,无论年龄还是身高都和死者比较接近。”
“老李,这些工匠后来到哪里去了?”
“到镇江金山寺去了。”
“寺院之中有没有年龄、身高和死者相吻合的呢?”
“有,但我们反复调查过,在六七年大修的过程中,寺院中没有发生过人口丢失的情况。”陈浩补充道。
“你们等一下,你们的意思是遇害者一定是在六七年寺院大修的过程中被凶手放进菩萨的肚子里面去的吗?”
李云帆和陈浩面面相觑。
“大修过程之后的其它时间,你们想过吗,是不是人的尸体只有在大修的时候,也就是菩萨塑像的时候才能放进去呢?”
李云帆猛吸了一口烟:“我们还真没有往这方面想。”
陈浩的眼睛里面写着两个字:惊异,他不得不钦佩郑峰过人的判断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在侦破葫芦塘和翡翠村两个疑案当中,他已经领教了郑峰的刑侦经验和能力,今天,他对郑峰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郑队,看来,我们的侦破思路太过狭窄和片面了。”李云帆和陈浩颇有同感。
“你们把案发时间定在龙华寺大修期间,这个思路是对的,但也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有些案件之所以复杂,就复杂在我们有时候无法确定究竟是‘一般’还是‘特殊’,而我们往往会习惯性的把脚站在‘一般’这一边。翡翠村的案子,不就是这样吗?刚开始,我们所有人都没有想到姐弟俩竟然能搞在一起。”
刘局和同志们走进了龙华寺,郑峰走到龙华寺山门的时候,在三大金刚的面前瞻仰了片刻,又在命运不济的第四号——我们姑且将他定为第四号金刚跟前蹲下来俯视了一会。
他们三个人走出前殿的时候,明空禅师、惠清法师以及其他在前殿和大雄宝殿里面工作着的僧人都投来好奇的目光,李云帆特别注意了一下:惠清禅师站在静心堂下面那一间禅房里面朝外面看;明空禅师则站在大雄宝殿右侧门口数着他的佛珠。清心禅师依然如故。
他们三个人走进养心斋后院的时候,老蔡正在往房间里面端菜。王萍则在房间里面摆碗筷。虽然没有大鱼大肉,也没有美酒佳酿,但炊事员老蔡的手艺多少弥补了一些缺憾。用刘建亮的话说,这是吃得含金量最高的一顿饭,因为,在吃饭的过程中,除了李队长许诺的那顿饭以外,刘局还答应等龙华寺的案子结束之后,他要以局党委的名义请大家美餐一顿,一顿饭竟然吃出两顿饭来,这含金量还低吗?
刘局和郑峰被安排在李云帆他们的房间,让老蔡和四个年轻人去挤一夜。李云帆把刘局安顿好了以后,和郑峰陈浩进了王萍的房间。刘局之所以把郑峰带到山上来,就是要让郑峰帮李云帆梳理一下头绪,作为干了几十年刑侦工作的老刑警,刘局现在所想的东西要比郑峰和李云帆他们想的更远更深,是雄鹰,就应该让他们自己去翱翔蓝天。
“既然,你们把目标锁定在龙华寺,那外面怎么不安排人值班呢?”行事谨慎,一向是郑峰的风格。
“银杏树上面有一个人值班,刚才我们又安排一个人到玄武塔上去了。”
“你们一共八个人,加上老蔡是九个人,大李到金山寺去了,八个人全在屋子里面,难不成你是孙悟空,能变出人来。”
“郑队,不瞒你说,李队长还真变出人来了。”王萍故弄玄虚。
郑峰是一头雾水。
“郑队,是这样的,我们在清风寨请了两个人,一个是大队民兵营长,叫孙和平。现在,他正在门前这棵银杏树上面;一个叫聂振华,现在在玄武塔上面。两个人都是退伍军人。”
“这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郑峰颇感意外,“老李,你们是怎么想出这一招的?”
“嗨,这也是被逼的,我们进寺的第一天夜里,在玄武塔上面安排两个人监视寺院里面的动静,发现了异常情况,可自从那天夜里以后,影子就凭空消失了,我们怀疑是被人给监视了,所以,才出此下策。”
“这不是下策,是上策,是上上之策,有的时候,我们要化被动为主动,这样才能摆脱困境,走出迷局。结果怎么样?”
“我们发现,的确被人监视了,目标就锁定在五号房间,”陈浩朝东面指了指,“但还不知道是哪一个,因为,五号房间里面有四个僧人,这个人可能不是真凶,至少不是主谋。真凶应该在西北方向。”陈浩又朝西北方向指了指,“不在静心堂就在方丈禅院。”陈浩说的十分肯定。
“那么,凶手作案的动机呢?”
“遇害者可能是发现了龙华寺里面的秘密或者宝藏,所以才遭致杀身之祸。”陈浩说。
“根据是什么?”
“这极有可能和龙华寺一九六七年的那次大修有关,传说龙华寺的下面有地宫,地宫之中有宝藏。”
“陈老师,是谁说的?”
“清风寨九十几岁高龄的裴老爷子说过,寺院之中一个叫静能的老和尚也说过。”

“老李,您有没有向方丈打听过此事?”
李云帆道:“我还没有想到这一步。”
“应该去核实一下,注意,不是核实有没有宝藏,而是核实有没有这个传说。因为寺院之中的宝藏,从来都是绝密之事,而且是收藏极深,可以讲是神鬼难知。”
“那我们明天就去拜访一下悟觉方丈。”
“不用等到明天,我们现在就去,出于礼节上面的考虑,我和刘局进山门就应该去拜访一下。走,刘局可能还没有睡着。”
在前两部小说中,我们已经领教了郑峰雷厉风行,奇招迭出的特点。李云帆推开房间,刘局果然还没有睡下,正在抽烟。
郑峰走了过去:“刘局,我们想去拜访一下方丈,您去吗?”
刘局跳下床:“走。”
时间是八点差一刻,正是时候。
刘局、郑峰、李云帆、陈浩和王萍一行五人走出养心斋,直奔静心堂,静心堂下面的禅房里面有一个和尚正在给佛碗里面添油,陈浩走进去和他嘀咕了两句,和尚走出禅房朝楼上面指了指,告诉陈浩一个大概位置,陈浩是问他惠清法师或者明空禅师的住处。
“你们在下面稍等片刻,我上去一下。”
“陈老师,你先上,我们随后就到,进龙华寺这么长时间,都没有想到去拜访过这两位高僧。”
他们跟在陈浩的后面上了楼梯,楼梯很黑,只能手扶栏杆,摸索着往上走。因为走的匆忙,没有想起带一把手电筒。
“惠清禅师,是您啊!我们正准备找您。”陈浩当时是吃了一惊的。
在楼梯口,站着一个黑影:“请问,你们找贫僧有何吩咐啊?”
“惠清禅师,这位是我们县公安局的刘局长,这位是郑副局长,他们想拜访一下悟觉方丈,只是来的匆忙,多有冒昧,有烦惠清禅师辛苦一趟。”
“不必客气,贫僧这就给你们引路。你们稍等一下,我去拿一个灯笼。”
大家一步一步的向楼下挪动,龙华寺的夜晚是很安静的,惠清禅师走在楼板上面的声音十分清楚,不一会,灯来了,大家跟在惠清禅师的后面穿过静心堂下面的走廊,来到西耳房跟前,惠清禅师掀起长袍,从里面的布腰带上摸出一把钥匙,将锁打开。走出西耳房的门,就是大雄宝殿和方丈禅院之间的通道。
惠清禅师照例用门环在院门上敲了三下,不一会,门开了一道缝从里面探出一个头来,朝外面看了看。
“方丈睡下了吗?”
“没有。”
“这几位刚上山,要拜访方丈。”惠清禅师将一扇院门打开,大家走进院门。方丈正在努力的坐起来。他吃力的靠在床榻的边框上,他大概是听到了外面的声音。在他的身后,有一尊佛——是观世音——而且是千手观音——只相当于真人的四分之一的高度,立于佛龛之中,佛龛前面有一盏油灯。在灯光的照耀下,千手观音慈眉有神,善目安详,鼻满宝气,口含微笑,陈浩想起来了,进寺第一天的下午,他和李云帆来拜访方丈,经过大雄宝殿后门的时候,他们所看到的那一尊观音巨佛,就和眼前这尊千手观音差不多,所不同的是,这尊观音多了九百九十八只手——其实,千手只是一种夸张的说法而已;另一个不同之处是一大一小,除此之外别无二致。
“方丈,这两位是县公安局的领导,他们是特意来拜访您的。”
“您好啊,方丈,我们来看看您,我们的同志在贵寺这么多天,承蒙方丈多方关照。”刘局一边说,一边弯腰施礼。
“不必客气,理所应当,诸位请坐。”
先前那位开门的和尚已经把五张凳子放好了。大家跟着刘局坐了下来。
“惠清,你休息去吧,为师和他们说会话,公安同志在寺院之中,你要尽心伺候。”悟觉方丈说完之后朝惠清禅师摆摆手。
惠清禅师走了,刚才开门的那位和尚也随之退了出去。李云帆和陈浩都很纳闷。
“俗话说的好,无事不登三宝殿,有什么话,你们就问吧。”方丈道。
到底是得道的高僧,竟然能看出同志们的来意。既然如此,那就抓紧时间问吧。
“方丈,寺院内外都有人传说,说龙华寺的地宫之中藏有镇寺之宝,我们怀疑龙华寺的案子可能和这个传说有关联。”李云帆道。
“既然同志们问起这件事情,那么,老衲就实话实说,老衲五十年前来到龙华寺的时候,确曽听说过这样的事情,所谓宝贝,那是凡人的说法,佛门中人,四大皆空,有宝也无宝,一切皆虚幻,宝亦同样。即使有宝,佛祖心机高深,亦难为后人所知,不知为福,知者为祸。”
悟觉方丈的这一番话,在坐的人都难解其意,可谓高深莫测,玄妙之极,够李云帆他们揣摩一阵子的。
陈浩是第二个提问题的:“请问方丈,在玄武塔的塔顶上面,有一首无题诗,我们都是凡夫俗子,肉眼凡胎,不知道诗里面说的是什么意思?”
“这位同志,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可以说是与佛有缘啊,听我的师傅清智长老说,这首诗从建寺的时候就有了,不瞒诸位,老纳自称悟觉,悟了几十年,也没有参透其中的禅机啊!这首诗中除了交代佛祖在菩提树下修成正果,表达佛祖要普渡慈航之意外,一定还包含更深的禅机。至于为什么要刻在玄武塔上,老纳愚钝,此生恐怕难解其意了。”
李云帆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请问方丈,贵寺高僧惠清和明空,还有清心是什么时候,从什么地方来到龙两寺的呢?”其实,李云帆只是想问明空和清心一个人,惠清的情况,他已经从葛冬林那儿知道了。
“惠清是一九六七年秋天到龙华寺来的,来自南京的栖霞寺;明空在惠清之前,是一九五七年来的,来自河南嵩山少林寺,清心随老纳从五台山而来。”
李云帆看了看时间是九点整,便和大家一起告别了悟觉方丈。他们一行五人出了方丈禅院以后,下台阶,再上台阶,进入大雄宝殿。陈浩在观世音跟前停了下来:“你们看,这尊观世音菩萨是不是和方丈房间里面的观世音差不多?”
大家都走了过去。
“确实差不多,除了手和大小不一样外,其他地方一模一样。”王萍道。
回到住处以后,陈浩的第一句话就是:“李队长,和唐二挑老婆在一起鬼混的人十有**就是明空禅师。”
李云帆道:“应该就是他,唐二挑的老婆是尾随他来到龙华寺的。刘局、郑队,是这么回事,清风寨有一个村民叫葛冬林,他曽在龙华寺出过家,有一天在山上看到一个老和尚和唐二挑的老婆偷情,有一点像一个叫明空的高僧,这个女人是个跑江湖唱戏的,是河南嵩山人,原来这个明空也是河南嵩山人。这不是太巧了吗。”
刘局也听出了一点眉目:“那么,这个明空和龙华寺的案子有什么关系呢?
王萍道:”在龙华寺这个凶杀案中,明空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怀疑对象。”
李云帆做了一个及时的补充:“只是怀疑,还在进一步确认之中。”
“老李,您先前跟我说,十三个工匠后来到镇江的金山寺去了。”
李云帆和陈浩同时把头转向郑峰,李云帆道:“到金山寺的只有十一个人。”
“还有两个人呢?”
“还有两个人就是我跟你说的那两个蒲姓兄弟,他们俩在半个月前回广东佛山了。”
“为什么?”
“因为,他们的母亲病危,想见见兄弟俩。”
“等一等,是谁说的?”
“是车三姑说的,她曾经为十三个工匠烧饭洗衣,是她向我们提供的线索。”
“车三姑又是听谁说的,还是她看着蒲姓兄弟下的山?”
“这个,我们倒没有细问,陈老师,我把这个给疏忽了。”
陈浩自责道:“我根本就没有往这上面想。”
至此,郑峰已经对龙华寺凶杀案有了一个初步的轮廓:“刘局,老李,我们睡觉。老李,您明天早晨送我们下山,我们再谈案子,这个案子确实相当复杂,我得好好琢磨琢磨。”
“刘局,明天早上,我也送你们下山。”
“行啊,其他的同志就不要惊动了。”
一夜无事。不对,大家是一夜无事,可孙和平却有事,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事。第二天凌晨四点半钟,李云帆从银杏树上面接下了孙和平;陈浩和小李也去接聂振华去了。
刘局被惊醒了,郑峰就睡了一小会,睡不着啊,他在想龙华寺的案子。他们两个人在这短短的时间里面亲眼目睹了刑侦队的同志们高昂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心里面感到十分的宽慰,有一支这么具有战斗力的队伍,龙华寺的案子一定能拿下来,刘局甚至对拿下马家集的挂牌案也充满了信心。
孙和平哆嗦着走进房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一夜总算没有白挨冻。”
李云帆一边拿了一条毛毯裹在孙和平的身上,一边问:“有情况?”
“有……”孙和平看到屋里面有两个陌生面孔。
“我来介绍一下,刘局。郑队,这位就是我跟你们说的孙和平孙营长,孙营长,这位是我们的刘局长,这一位是郑副局长。”
刘局走上前去紧紧的握住孙和平的冻的冰凉的双手:“小伙子,辛苦了。”
郑峰走上前去,在刘局的耳旁嘀咕了几句。
“孙营长,你在部队是干什么的?”
“侦察兵。”
“好啊,是块材料。想不想吃我们这碗饭啊?”
“我能行吗?”孙和平显得异常的激动。
“我说行就行,我们县公安局眼下正需要人,你先在我这儿挂一个号。”
“来,坐下来说。”郑峰把孙和平扶到床边坐下。
“孙营长,你看到什么了,是不是五号房间?”
“五号房间没有动静,是藏经阁。我在藏经阁里面看到一个黑影子,时间是十一点二十分,一直到十一点五十分。”
“他在干什么?”
“他在监视你们的房间,他也有一个望眼镜,是那种长的,可以收缩的望眼镜。”
“看清楚他的摸样了吗?”
“没法看清楚,他躲在书架的后面,更糟糕的是他还在脸上蒙了一块布,藏经阁里面黑咕隆咚的。”
“这个家伙终于憋不住了,刘局、郑队,你们来的太及时了,凶手不知道我们的葫芦里面卖的是什么药,想一探虚实。我们再看看聂振华会带来什么样的情况?”
话音刚落地,门就被推开了,陈浩、小李和聂振华夹带着一身的寒气走进了房间。郑峰将一条毛毯披在聂振华的身上。
“聂振华,把你看到的情况说一下。”
“李队长,我没有看到任何情况,今天又白候了一夜。”
郑峰和李云帆互相对视了一下。
“李队,是不是孙营长这边发现了情况?”陈浩看出了端倪。
“正是,影子出现在藏经阁,而且还有望远镜。”
“是谁?”
“看不清楚,他的脸上蒙了一块布。”
“那他走的路线一定是方丈禅院和大雄宝殿之间的通道,穿过东耳房的门,走进养心斋,上了藏经阁,然后原路返回,这只狡猾的狐狸。”
刘局和郑峰要下山去了,老蔡跑过来告诉李云帆:早饭已经好了,稀饭、馒头和大头菜,老蔡四点半钟就起来准备了,不管怎么说,一定要吃饱了肚子才能下山,其他的同志也都醒了。
吃过早饭之后,同志们都要送刘局和郑峰下山,让刘局给挡住了:“让老李和陈浩送我们下山就可以了,在路上还要谈一些工作上的事情,来日方长。”
在下山的路上,郑峰把他个人的想法告诉了李云帆和陈浩:“你们目前要做的事情,就是找那个叫什么三姑的核实一下,蒲姓两兄弟回广东佛山是她自己亲眼看见的,还是听谁说的,有没有人亲眼看到他们下山。是什么时间下的山,我觉得这个问题很重要。”
“郑队,我想起来了,车三姑说他们两个是夜里面走的,陈老师,是不是这样?”
“确实如此。”
“然后,你们就耐心的等待大李回来,如果,蒲姓兄弟一直没有到金山寺去,那么,龙华寺凶杀案的遇害者很有可能就是蒲姓兄弟中的一个,至于另一个,只要你们找准了突破口,那么,其他的问题一定会水落石出。”
“还有一个问题也非常重要,龙华寺山门之前的八大金刚是谁塑和上彩的,因为在寺门口,寺院进出之地,车三姑应该知道。”
汽车已经在山下等候。
李云帆和陈浩和刘局、郑峰,握手,然后挥手告别。吉普车很快消失在转弯处。
“李队,郑队长是怎么想到这个细节的,真是不可思议啊。”陈浩道。
李云帆感慨道:“郑队一定能拿下马家集的凶杀案。”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