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巨正的府邸,这几日高朋满座,川流不息。大门外,各色的轿子,车马把整道大街都堵的满满的,以致交通都堵塞了。并不是张巨正在搞什么庆典,而是他在朝廷上提出的两项改革,触动了这些官员的中枢神经,在神州大陆上犹如放了一颗原子弹,在官场上下引起巨大的反响。改革驿递制度和清丈土地,实行按实际土地占有量纳税和承担相应的义务,这两项改革触动了他们的切身利益,不能不引起他们的重视。万历皇帝已经指望不住了,他已经明确表态坚决支持张巨正的改革,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现在只有说服张巨正,希望能动摇张巨正的改革决心,起码让他有所动摇,实行起来不那么坚决也好。
张巨正的书房走了一茬又来一茬,有的干脆不走了,和张巨正耗上了。这时的张巨正很无奈,大臣们来了不能不接待,接待了,张巨正说破了嘴,达不到他们的目的就是不走。改革学风一事正在进行,大臣们看到了张巨正的作风,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又要进行两项改革,大臣们怎能不胆寒和不安呢?众官无不忧心忡忡。这驿递使官员们的福利,那个官员能不出门,出门就应该享受驿递之便。清丈土地更是涉众甚多,这些大员们谁家不拥有大量的土地,他们都是通过种种手段虚报满报,获取了大量的经济利益,如今张巨正要收他们的土地,真些官员怎肯善罢甘休。
张显是张巨正一手提拔起来的,官位居张巨正之后,是张巨正的得力干将。在当时出兵四川之时,张显坚定不移的支持了张巨正,他一直为张巨正是命,马首为詹。从内心说,他既敬重他的恩人,敬重张巨正的为人,敬重他一心为国,敬重没有一点私心,但也明显地感到,这位宰相现在已经变了,变得那么的不近人情。张显弄不明白,为什么张巨正老是与这些大臣过不去,不惜以得罪全体官员来取悦小民,即便是为了国家,付出这样的代价,是不是有点太大了。
他不能不说话来,为了老朋友,为了老朋友未来的政治前途,他应该劝劝张巨正使他悬崖勒马,能够回头。他也是为了百官,想替百官讨个公道。张显进入张巨正的书房,看到众多的大臣正在于张巨正交涉,就坐到张巨正的对面对张巨正说:“驿递和土地兼并之事,是古已有之的。本朝建国之初,就已稍见弊端,历经历朝历代,并不是一时形成的,中间经历了许多朝代,各届政府都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几百年的积弊都没人能铲除,仅凭您一人就能铲除吗?!代价太昂贵了,精明的政治家也不会如此去做呢?改革学政已招来许多的非议,留下多少骂名!驿递虽然有改革的必要,但您没有必要去得罪天下的官员。清丈土地国家可以增收,农民可以获益,但官绅因此不能享受既得利益,地主、官绅能不群怨沸腾吗?!恩师呀!一但您有个三长两短,将会落得什么下场,您想过吗?!”张显说着不觉得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了。
众臣为张显的举动捏一把汗,这几天张巨正的火气特别的大,为了这两件事情,张巨正已经烦了好几天了,像一个快要爆发的火山,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爆发,触到这个霉头。张显处于一片忠心,张巨正也看到了,尽管张显的哭诉有点苦谏的意味,让张巨正看到了阻力,看到了在他的前边布满了种种的障碍和险阻。他强压住内心的怒火,不是自己发火,不想让自己的合作者感到不快,不想使他太难堪。
张巨正满含深情地对张显说:“张尚书您起来吧!谢谢您的关怀!说实话从实施考成法开始,我就把个人的生死荣辱置之脑外,早就无所谓了。现在的这两项改革,并不是针对某些人的,是迫不得已而为之的,一切都是为了富国强民。可能各位不知,大家在驿站的一顿饭,要有多少小民为之工作,一顿饭的花费,就是小民一年的收成啊!民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这些小民在忍无可忍,走投无路的时候就会揭竿而起,到那时,我们就将会死无葬身之地。”
官员们的车轮战使张居正十分的疲惫,是呀!就是一个铁人也承受不了如此的折磨。连续好几天,张巨正反复的向官员们解释,阐述他的改革方案,宣传他的好处和他将会给国家带来的利益。无奈!这些官员就是不听,大道理他们都会说,而且说的比任何人都高,但那时说给其他人听得,并不适合他们,他们要的是特权,是最大的利益。实在没办法了,张巨正快要坚持不住了,只好在太师椅上靠了靠,把眼眯了起来,像是睡着了,又像是在思考问题,场面陷入了沉默。

张巨正其实在闭目养神,耳朵在听着官员们的议论。众人只是小声的议论着,不断拿眼神向张居正飘,看看张居正是不是在听着他们的议论。渐渐的张巨正实在不耐烦了,就产生了逐客的意思,说了一声:“不送各位了,小弟这几天是在太疲劳了。这样吧!容小弟好好休息一晚上,明日早朝咱们再议如何?管家!带我送送各位大人。”说完,连身子也没欠就在太师椅上闭目睡觉了,没多大一会儿就传来了鼾声。众人见状也很无奈,本想今天与宰相拉扯清楚,等到一个比较满意的答案,看来是没戏了,在管家的劝让下,无奈的走出了张府的大门。
张显并没有走,独自留下来静静的喝着茶水,思考着如何说服张巨正使他回心转意。过了一会儿,张巨正醒了过来,这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这个丞相并不好当,日理万机,每天有无数件事情再等着他去处理,没有时间躺在床上认真的休息,实在困了只能在太师椅上眯一会儿养养精神,真是一个钢铁般的人哪。
“哎!你真么没有走?还有事情吗?”张巨正发现张显的存在,惊异的问道。张巨正自嘲的说道:“咳!年龄大了!精气神不行了!一天天睡不够。”说着打了一个长长的哈欠,然后对张显说道:“张显!你还有什么事就说吧?我听着呢!”
“张公!”张显不知道该如何说。其实该说的张显和其他官员都已说完了,张显本来应该随大家一块离开,因为他再说还是那一套,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他也不可能说服张巨正,他再说只会增加张巨正的反感,说不定还会引起张巨正的雷霆之怒。但张显豁出来了,为了朋友,为了报答他的知遇之恩,今天就是撞倒南墙也不能回到头。张巨正看着张显欲言又止,顾虑重重的样子,知道张显在为难,有什么难言之隐,但张巨正有非常希望张显说出来,他也非常想知道,眼前这个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亲信的真实想法,想知道在危难的时候,这位亲信是患难与共呢?还是望而却步,不肯再肯冒风险了。于是就鼓励地说:“张显!有什么就说什么?你我之间还有什么说不出来的!我不会怪罪你的!”
“张公!我这次来并不是想劝说你,放弃你的改革方案的。我只是以你的学生的身份,为你担心,为你焦虑,我不希望我的恩师得罪他下所有的官员,为你的身前身后留下骂名和诸多的遗恨。”张显一脸真诚地说道。
张巨正闻言大笑,笑声中张巨正已经体会到张显的心情,体会到张显的真实想法,就是不想在张巨正一旦失败后,受到牵连,现在想全身而退了。笑着笑着,张巨正的脸色变了,变得一脸的无奈和凄凉。他看着张显,张巨正也知道,他和张显的关系是朝野共知的,没有人不知道他们俩的关系,他两个人是一条线上的蚂蚱,谁也跑不了。现在张巨正感到凄凉,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正需要支持和理解的时候,就连最信任的人,在这个时候也向后撤了,张巨正宽宏的想人各有志,不能勉强,随他去吧!“好!我知道你的意思了!”张巨正宽宏的说。“谢谢先生!只要先生理解我的心思就成了!”张显宽慰的说道。
张巨正看着窗外,院子里盛开的鲜花,不无感叹地说道:“这几天!我可受苦了。这些人都轮流上门,轮番轰炸,试图使我改变改革的意图。这些人有谁能真正理解我的心思呢?恐怕连一个人都没有!”
“他们不是不理解你的意图,而是因为这些制度实施的时间长了,积重难返,一时难以适应,只要先生不要操之过急,慢慢来,不要把天下官员都得罪光了,影响自己的前途。”张显见张巨正平和了下来,也就推心置腹的说了这番话。
“我在实行改革之初,早已把个人的生死荣辱置之脑外,我已经不准备想身后的事了。张大人,你还是回去吧!谢谢你了!免得将来你受到牵连,影响你的前程,您回去吧!”张巨正神色暗淡的说。
张显一听这话,更是不安,张巨正虽然没对他说什么,但他听出来了,这些话比受到责备还要可怕。张显立刻变得不安起来,说道:“先生!何出此言!我要是想你说得那样,早就跟他们走了,还会耗在这里。我只是对先生的提携之恩,磨齿难忘,我一直在寻思如何报答,只是找不到机会。”“好!看了我当初没有看错人,谢谢了!”张巨正宽慰的说道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