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笑话一则:雅文就快要结婚了,但是她很怕蒜头知道她不是处女,于是将内心的恐惧告诉了妈妈。妈妈跟她说:“这个简单,以前我和你爸爸结婚的时候,也发生过这种问题,可是我还不是混过去了!你就准备一个金属夹子,放在**下面,当蒜头把他的那个塞进你的身体时,你就将夹子扳开后放掉。蒜头就会听到一声“ㄆ一ㄚ”,他一定会问那是什么东西,你就回答:那是处女膜破裂的声音……”于是当新婚当晚,蒜头很兴奋的准备“推进”时,“雅文,那是什么声音啊?”蒜头紧张的问。雅文帮意装成很害羞的样子回答:“那是人家处女膜破掉的声音嘛!”“什么?”蒜头忍不住叫起来了“你赶快把处女膜打开啊!他咬住了我的蛋蛋。
听完张巨正的话,大家不再说话了,张巨正的这一举措或者叫改革吧,不是没有他的道理。这样以来,六科之托有了依靠,六部的权利就会大大消减,内阁就会真正凌驾在六部之上,内阁之首的张巨正就会成为大明朝的真正的主宰者。从此以后,内阁大权在握,位高权重,将来无人来制约内阁,长此以往,又将会出现什么结局呢,尚书们有点茫然了。
过了好长时间,户部尚书声音低低的说:“张大人提出的办法度的确是个好办法,能从根本解决官场的疲沓习气,实行这套办法对国富民强有好处,长期坚持肯定会使我朝的各项实力大增,国力更加强盛就不远了。不过,这样一来,六部权轻,内阁权重,轻重失调,时间一长会不会产生什么乱子?”张巨正闻言说道:“这一点各位不必忧虑,因为六科人员的任命由六部来解决定,内阁只考核他们的工作实绩,作为官员升降的依据,各级官员的人事变动大权仍然在吏部,由吏部来决定。各部来干各自的事情,职责分工明确,各尽其责,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合作,只不过多了一层监督,促使各位官员干好自己的工作而已。况且,最终决定权还在皇帝,一切政令均由皇帝颁令天下,所以各位不必考虑这些。”经过张巨正的解释,大家不便再说什么了,只能是表面上万分赞同,心里却十二万分的不舒服。但没有办法,现在的张巨正得罪不起,他有皇家作为坚强后盾,皇上把一切都交给了他,他的意见就代表了皇家的意旨。皇帝现在才十几岁,张巨正就是实质上的皇帝,他要收权就让他收吧,权力太大了,并非是什么好事,听之任之吧!让张巨正去奋斗,实现自己的宏伟理想吧!
大家便不再权力上打转子了,礼部尚书问道:“这考成法真有如此神能,实行后不增加税收就可以使国库充实,有这么大的神通吗?它是如何实现这些的我们搞不明白,大人不妨讲一讲,让我们听听。”张巨正解释道:“简单的说,就是应收尽收,所有粮税按实数征收,不准有一点拖欠。无故拖欠的要按照考成法严惩不贷,主要是通过,其一是:按实际用土地数量计征,现在土地兼并剧烈,土地流失令人费解,国家的版图未减,然而耕地数量锐减,国家税收年年减收,入不敷出,这里面肯定有大的弊端存在。全国大大小小的乡官,绅士、举人、监生都拼命的兼并土地,致使土地都集中在他们手里。他们又往往与官府勾结,利用种种手段,虚报瞒报,偷漏国家税收,把这些税收转移到已经失去土地的贫苦百姓身上,使得怨声载道,民不聊生,买而买女,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各地不断爆发农民暴动,严重影响到社会安定。如今实行考成法,不要求重新进行土地分配,只要求按照实际土地占有量如数申报纳税,如有偷漏税收的,一经查实,决不姑息,严惩不贷。由于没有了官府作靠山,那些土地的占有者,只能如数的缴纳税收,使国家该收上来的税收如数收上了。第二种办法是:整理地方财政,由户部牵头,要求地方必须存留税负情况如实上报,同时,给地方核定一定数量的留存,其余的上缴中央财政。第三种办法是:停止豁免和追征陈年税粮。第四种办法:严惩贪官污吏。实行考成法以后,对于贪官污吏抓住一个严惩一个,决不姑息,这项工作应该常抓不懈,一刻也不能停止。我相信只要我们认真去做,坚持不懈,就一定会取得预计的成果”
户部尚书是最高兴的,中央财政空虚,使他十分头疼的问题,面对京官的俸禄没有着落,军队的粮饷筹集困难,朝廷内外四处伸手向他要钱的困境,一筹莫展。考成法给了他一个美好的前景,还给了他极大的权利。他举双手赞成,拥护这一新的举措。不禁喜形于色,眉飞色舞:“大人的考成法有如此的神效,以后户部不用因为财政困难而发愁了!”兵部尚书也说:“是啊!财政困难,部队发不出粮饷,导致军纪败坏,现在好了将士们可以从振雄风了!”张巨正见到各位尚书的疑虑打消,心里非常高兴,想到实行考成法肯定会有种种的阻力,决不会一帆凤顺,肯定会有不少险阻,不无忧虑的说道:“各位不知,实行考成法肯定会伤及一些人的经济利益,必然会带来许多的不满和非议,困难还是很多的。”吏部尚书张显看到先生忧虑,说道:“先生不必担心,实行改革肯定会给某些人带来一定的损失的,只要对国家有好处我们就要坚定不移地去做。”新任的内阁大学士看到张巨正的担心,说道:“张大人不必顾及这些旁枝细节,我们实行考成法是因时而动,因需而发,是为了国家的利益着想,没有半点私心,无私而无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做臣子的本分,不要顾及其他一些无谓的东西!”张巨正看到大家都坚决的支持他,更加将定了改革的信心,说道:“有大家的支持,我就更加坚定了,让我们团结一致,共同奋斗,为国富民强的那一天的到来而努力吧!”

中南海里,种有10万亩野生荷花。夏日来临,满湖荷花,飘香十里,它与潋滟的湖光、叠翠的山色交相辉映。清晨赏荷,莲叶玉珠滚滚,别有情韵。中午赏花,映日花朵更显得娇艳妩媚。到了傍晚,整个北海,片片流霞,朵朵争艳,犹如置身于美妙仙境之中。
中南海的荷花久负盛名,成了游人争相游玩的胜地,每到夏令,烟波浩渺,荷流香波,花吐莲蓬,艳丽妩媚。远看,一片片荷叶如翻滚绿波,花若红云;近看,叶如伞状,有的浮于水面,有的凌于碧波之上,相互簇拥,花有白的、桃红的、粉红的,朵朵绽开在绿叶丛中。清风徐徐,泛舟湖上,恍若置身于如诗美景中,真有“粉尖花色叶中开,荷气衣香水上来”的感受。石涛有一首【荷花】赞叹: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走在湖边,张巨正无心欣赏这美好的景色,想着实行考成法的重点在于议人,虽然六部尚书们的态度坚定,种种阻碍已经扫除,但还不能使他完全放下心来,这议人之举必须有监督控制的办法,否则将会是一致空文,将会使考成法流产。国事艰难,百棘丛生,当国之初,不得不用心,考虑周密啊!天气有点热,张巨正还穿的规规矩矩,严严整整的,身上难免有点燥热,看看眼前没有人,在岸边的一棵大树下坐了下来,揭开领扣透透风。“报告大人!有一件祥瑞的事向您报告,中午卑职在翰林院当值,见到一双白燕落在翰林院的树上,这可是件祥瑞的事情,我赶快来向您报告来了。”来人是翰林院左都御史葛守礼,兴高采烈的向张巨正汇报。“呃!是吗?白燕落在翰林院可是一件祥瑞之事,预示着皇室之福祉,万民之福祉,国家之福祉。走!领我去看看。”说完就跟着葛守礼往翰林院跑去。
翰林院里人声喧闹,闻讯而来的人们都在那里看着、议论着、指点着。那对白燕洁白如玉,浑身玲珑剔透,身上带着一股灵气,在翰林院里上下翻飞,犹如一对情侣在用情的翩翩起舞,跳得那么的投入,那么的优美。那一双燕子一边飞舞着,一边鸣唱着,声音是那么得动听,委婉入耳,犹如美妙的歌唱。这双燕子也不怕人,对人们的挑逗反而非常的喜欢,鸣唱着,飞舞着,与人们嬉戏着。人们拿来食物喂它们,它们就跳到人们的手心里叨食,待到人们动手抓它时,已经敏捷的飞到了高处。
张巨正看着这两只白燕,心里也非常喜欢,他马上想到应当把这个消息告诉两位太后和万历皇帝,如果能把这双白燕带到宫里就更好了。张巨正对葛守礼说:“如果有人把它抓住多好,太后和皇帝见到该多高兴啊!”葛守礼说了一声:“我去安排一下。”过了一会儿,只见一个年轻男子一身轻打扮,带着捕鸟的工具,敏捷的上到了树上,那男子嘴里学着鸟鸣。上到树上以后,竟然和鸟儿对鸣,一唱一和的,有点像《百鸟争鸣》的乐曲。过了好长时间,捕鸟人好像与白燕建立了一种友谊,白燕不再防备他,开始在他的周围飞来飞去,甚至落到他的头上,手上。又过了一会儿,捕鸟人拿出工具,是一只小小的罗网,将罗网放在枝条密集处。然后,又开始与白燕嬉戏,对鸣,如此仿佛的对鸣,嬉戏,最后那双白燕竟然自己直奔罗网而去,在柳条之上鸣了一会儿,然后竟然直接钻了进去。那个捕鸟人,见到白燕入网也不着急收网,嘴里还是不停的鸣叫着,慢慢的暗地里收网,罗网的出口被封死,这才收起了罗网,从树上溜了下来,说了声:“抓住了!”迅速的跑到张巨正眼前,将白燕轻轻的交给了他。张巨正这才看清这个捕鸟人,眼前一亮,原来就是那个具有非凡经历的侠客阿宝。张巨正好奇的问阿宝:“你不是跟着刘显在前方吗?什么时候回来的?”阿宝说:“战争结束后,四川那里已经没有什么事情了,我本来是到那里散心的,离开李诗烟已经好几个月了,真有点想得慌,就向刘显辞行和韩之忠一起先回来了。”
张巨正与高力宝像是商量好似的,不约而同地来到了后宫,两宫皇太后听着张巨正的汇报,万历皇帝看着笼子里的白燕,童心大发,不停的斗着鸟儿,鸟儿不停的鸣唱着,像小孩子一样与万历嬉闹着,把万历高兴的嘴都合拢不住了。两人看着皇家的人都如此高兴,就说:“这个白燕乃人间罕物,是个祥瑞之物,一定是皇太后仁厚天下,感动了上天,特降这白燕为太后赐福,这是我大明朝的福音哪!是社稷之福哇!”高力宝在一旁也不断的说:“仁母恩德浩荡!仁母恩德浩荡!”太后听后非常高兴,说到:“白燕产于翰林院,天降吉祥,是社稷的祥瑞,此是上天之意,与哀家没有多大关系。”张巨正也是个马屁精,又说:“皇后过谦了,翰林院出现祥瑞,是上天在奖赏太后的仁德之心,不然这白燕怎会落脚于翰林院,就连中南海多年不开的莲花也盛开了,今年可是繁花似锦哪!漂亮极了!”
“如果真是如此,那就太好了,说明大明朝又要兴旺发达了,这是一件大好事。不过!这件事使我想起来,我曾经许愿要修一座寺庙,到现在还没有实现。”张巨正问道:“不知太后要修那一座庙?”“看到这白燕和莲花,我就想修承恩寺、慈寿寺和万寿寺,借以普度众生,为天下苍生祈福吧。”太后对张巨正说:“这由何难,太后可以派人修建就是了。”太后高兴地说:“既然先生也同意修建,就让高力宝着手修建就是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